摘 要:高效課堂是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精心備課,尤其是備學生、課堂節奏的把握、設計完美課堂提問、注重科學的學法指導等方面談如何打造高效課堂。
關鍵詞:高效;興趣;備課;設計;節奏;學法
高效課堂是一種對理想的教學境界的追求,表現為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高效課堂是有效課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課堂基于高效教學。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打造高效課堂呢?我認為應該把握好以下幾點: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堂上,學生的學習興趣高不高,也影響到課堂效率的高低?,F實中,有些課上學生無精打采,既不積極地思考問題,也不積極地回答問題,課堂氣氛沉悶,這樣的課堂效率不會高。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能使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學習,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學成功的關鍵。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也是提高效率的法寶。課堂教學要提高效率和質量,首先必須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點燃他們求知的火花,才能引發他們求知的欲望,調動起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喜歡課堂。
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創設教學情境。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創設學生感到親切而又感興趣的情境。例如,在講“相似三角形周長的比等于相似比”的時候,引入問題:“某市的地圖上有處呈三角形的出土文物區,現要造一圍墻,將其保護起來,而量得該處在圖上的周長為24 cm,已知比例尺為1∶10000,請你幫文物管理處求出它的實際周長?!弊寣W生議論、計算并猜想得出:“相似三角形周長的比等于相似比?!本脑O計問題情境,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師的課堂教學設計只有讓學生保持較高的學習興趣,能圍繞學習目標積極地參與、認真地思考,才能使課堂教學有效、高效。
二、精心備課,尤其是備學生
現在教師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上課上,而不是放在備課上,沒有精心備課就去上課,以致課堂效率較低。教師備課不是單純地寫教案,而必須備教材、備學生,不僅要花工夫鉆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細琢磨教學的重難點,更要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選擇課堂教學的“切入點”,合理設計教學活動。仔細考慮課堂教學中的細節問題,對于課堂上學生可能出現的認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慮,針對可能發生的情況設計應急方案,確保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
例如,廣東移動通訊公司開設了兩種通訊業務,“全球通”使用者先繳50元月基礎費,然后每通話一分鐘,再付0.4元;“神州行”不用繳月基礎費,每通話一分鐘付話費0.6元。若一個月通話x分鐘,兩種通訊方式的費用分別為Y1和Y2元。
1.分別用含x的代數式表示Y1和Y2.(寫出兩種通訊方式的函數關系式。)
2.一個月內通話多少分鐘,兩種通訊方式的費用相同?
3.哪種通訊方式比較合算?
上例的題目經常會出現,但問題的設計必須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而設計,第1和第2問大多數同學會做。第3問很多學生都會答不全,會被題目的問法所迷惑,他們會認為不是“全球通”就是“神州行”合算,因此如果能力比較強的學生教師不妨先放手讓學生自己做或者可以分組討論,如果是理解能力一般的學生不妨在學生做之前教師做適當的引導,如果是數學思維比較好的學生不妨在第3問做好之后給學生做一個拓展,首先先引導他們哪個合算不就相當于比較大小嗎,這樣就為列不等式做了鋪墊,接著聯系第1問中出現了函數關系式這樣的說法,那個合算不就是將問題轉化成了兩個函數比較大小嗎,告訴學生今后我們會在函數章節中繼續來研究這樣的問題,并且會有不同的方法來解答,其實這樣做也是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激發他們的潛能。
三、課堂節奏的把握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扮演著“演講者”的角色,而真正高效的課堂教師應該是“導演”,教師既能駕馭課堂又使學生回歸為課堂主人。以下幾種現象不應在我們的高效課堂中出現。
現象1:在課堂上,經常有教師剛給學生提出問題,學生還沒足夠時間思考,就馬上要求他們回答。這樣其實不僅浪費了給學生假思考的時間,而且有效性很差。這種形式主義的教學方式使無效勞動充斥課堂,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現象2:有的教師只對學生提出比較籠統的要求而沒有明確的指令,學生不明白教師要他們干什么和要他們怎么干。這樣,學生就失去了教師的有效指導。
現象3:有的教師讓學生閱讀課文內容、小組討論和交流、做鞏固練習等,不提具體時間和要求,學生漫無目的地閱讀與交流,課堂組織松散,時間利用率低。
因此,要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和思維空間,要減少“講與聽”,增加“說與做”,同時可以嘗試“教與評”。
四、設計完美課堂提問
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學生沒有學習的愿望,我們所有的計
劃,所有的探索和理論統統都會落空?!倍季S永遠是由問題開始的,設計適當的問題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牽引學生的思維處于活躍狀態。在真實、常態的課堂教學中,有些教師所提的問題本身就有問題,無效問題、假問題、無價值問題充斥課堂,教師的很多提問耽誤了學生寶貴的課堂學習時間,影響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師要高效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就必須注重對課堂提問的研究,要提高提問的有效性,有效提問是課堂對話的開端,能引起學生的思維、興趣的激發。問題的有效性表現在一要具有一定的開放度,二要具有一定的深刻性,三要注意對象的層次性,以達到讓不同的學生都擁有思考的興趣,思維的空間。
例如,在《矩形的判定》一節課中,教師可以對照黑板上畫好的平行四邊形這樣提問:
(1)假如平行四邊形一組邊垂直(例如鄰邊);四邊形的形狀可能發生什么改變?
(2)除了邊改變,還有什么替代(例如對角線),會有什么改變?
(3)把這些組合條件形成特殊的平行四邊形會有什么特征?比較各種特殊四邊形的異同點。
可見,有效的提問發散學生思維空間,擺脫單一的對話式問答。善教者必善問,善問是一種藝術,只有“善問”,課堂氣氛才會活躍,學生的思維才能被激活。
五、注重科學的學法指導
俗話說:“予人以魚,惠其一時,授之以漁,惠其一世?!痹趥魇谥R的同時,還應注重學習思想方法的指導和歸納,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認知方法。鼓勵學生敢于提出疑問,引導學生產生疑問,進而發現問題,要給學生充分的質疑時間和空間,使學生可以隨時質疑,會質疑本身就是思維的發展、能力的提高。通過質疑使學生獲得有益的思維訓練,變“學會”為“會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再發現問題”養成勤于思考的習慣。
例如,若m-n=2,求2m2-4mn+2n2-1的值。分析:已知m-n=2要解出m,n的值是無論如何都解不出來的,那么能不能用特殊的方法呢?能不能把m-n當做一個整體來做。提公因式再用整體法就解出來了。我在教這一類題目時,提醒學生優先采用整體法。
高效課堂影響著學生的全面發展和老師的成長。打造高效課堂是減輕學生學業負擔、提高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作為我們老師應積極更新觀念,提高自身業務素質和教學水平,優化教學方法和對學生的學法指導。爭取使我們的數學課堂真正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參考文獻:
劉麗娟.如何打造高效課堂.數學學習與研究,2011(12).
作者簡介:樊建斌,男,1982年1月出生,大學本科,就職于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唯亭學校,研究方向:中學數學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