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軟式壘球教學中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方法有:提升素質,增加教學的吸引力;因材施教,區別對待;利用場地器材,創設情境;挑戰自我,體驗成功。
關鍵詞:軟式壘球教學;因材施教;創設情境;挑戰自我
軟式壘球包括跑、跳、投、打,是一項非常好的陽光體育運動。它具有安全無憂、符合新課標要求、教學條件簡易、教學方式豐富等特點。它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能幫助學生開動腦筋,增強反應能力,更能培養學生相互配合的團隊協作精神,是一項有益于青少年開展的體育項目。軟式壘球在我校教學中還是一項新鮮的體育運動,特別是在我們北方地區,由于場地和氣候等原因,軟式壘球對大多數學生還是比較陌生的體育運動,如何在軟式壘球教學中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點去做。
一、提升素質,增加教學的吸引力
羅伯特·特拉費斯說過:“教學是一種獨具特色的表演藝術,它區別于其他的表演藝術,這是由于教師與那些觀看表演的人的關系所決定的。”軟式壘球表演的技巧性、和諧性和美感愉悅性的特點,可以彰顯教師的人格魅力。教師的表演在聲、神、行等方面具有藝術修養,向學生展示自己的能力和真實情感。我認為學生對體育課缺乏興趣,與其責怪學生,不如反問自己。要使軟式壘球教學有實效,第一要緊的是把學生的心吸引過來,使學生樂學。這樣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之間便形成合力,產生“磁化”效應,從而產生師生間的情感共鳴。如,教師在教學軟式壘球動作時,首先講解單手肩上傳球、雙手胸前接球的動作要領,接著組織學生兩人一組,進行傳、接球練習,讓學生真實體驗傳球和接球的動作要領,最后將兩個技術動作組合起來認真練習。這樣學生會對所練的技術動作產生濃厚的興趣,在玩中學,學中得到樂趣。教師除了在業務上精益求精外,還將在思想品德、行為上嚴格要求自己,給學生以愛心與關心。良好的師生關系是上好軟式壘球課的重要條件,也是激發、促進學生積極學習的有力保證。
二、因材施教,區別對待
由于學生家庭、生長發育、興趣愛好、接受能力、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能等方面的差異性,在軟式壘球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區別對待,因人而異。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練習密度和強度。對身體素質較好的學生提高要求,對那些身體素質差的學生讓他們先在教師的幫助下完成動作的部分或全部,同時克服學生的懼怕心理,而對動作完成稍有進步的學生,及時地進行表揚、鼓勵,并讓他們談談學習的方法和成功的體會,這樣就能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強烈的求知欲望。
三、利用場地器材,創設情境
體育課堂的開放性,給我們提供了創新教學環境的機會。場地的布置、器械的擺放與靈活使用,聯系隊形的構成,學習分組的變化,都是一些興趣的激發點。創設典型場景,激發學生的學習情緒,把認識活動與情緒活動結合起來的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展現生活的情境,能讓學生感到新奇有趣,情緒倍增。例如,訓練技能,可采用定向越野的形式實現教學目標;訓練擊球,把遠處目的地用各種顏色的粉筆畫上線,打過第一條線是凡人,第二條線是能人,第三條線是超人,第四條線是……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學習,在學練中達到入情入境,學生就會有濃郁的運動興趣。
四、挑戰自我,體驗成功
失敗是成功之母,而成功更是成功之母。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在學習中獲得成功。而產生鼓舞的地方,才會出現學習興趣。”因此成功感也是激發學生興趣的催化劑。在教學過程中,不斷肯定學生的優點和成績,用欣賞和肯定的目光對待學生是學生獲得自信的源泉。在一個班級中,學生的身體素質良莠不齊,要使每個學生體驗成功就必須根據學生的情況制訂一個彈性的標準。我在軟式壘球教學中常運用分層的教學來對待這些學生原來完不成的工作,做不了的事實,由于改變了條件或要求,動作完成了,使學生在原來基礎上提高也是某一方面的成功。比如,有些學生擊打壘球偏上或偏下,教學時首先要求這些學生熟記擊定位球口訣:雙手自然握棒端,站在球座側后方,側身引棒至后肩,轉體揮棒擊后端。初步掌握握棒、引棒、揮擊、隨揮的動作要領。做正面肩上屈肘自然揮臂,對準目標練習,教會他們正確轉體,正確擊打壘球。利用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讓每個學生在學習中體驗成功,增添自信,從而樂學好學。同樣,另外一種成功屬于堅持到底的人們,當學生克服了種種困難,戰勝自己完成任務時,可能成績很差,可能是倒數,但這又是一種成功的體驗。伙伴的加油、教師的鼓勵能給予其一種堅定的信念“我一定能行”,那么就會改變以往的觀念,能培養他們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能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例如,對學生進行跑壘練習,首先掌握跑壘的動作要領:將球擊出后開始跑壘;不許甩棒,要將球棒放置在安全的位置。按照逆時針方向跑壘,依次踏觸一壘、二壘、三壘以及本壘。初始教學進攻和防守的壘包可以分開放置,以免跑壘時發生沖撞。跑壘時不許滑壘,跑壘員踏觸壘包后可以沖過壘包,但要迅速回壘。經過反復練習,學生快速掌握了跑壘的方法。
總之,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十分重要的教學藝術,關鍵在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創新教學方式,大膽地改革。實踐證明: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巨大動力,有興趣才有質量。
參考文獻:
[1]李春光.感受軟式壘球在校園推廣的魅力.當代體育科技,2013(26).
[2]陳雁飛.學校體育課堂教學問題研究.北京教育學院,2013-03.
作者簡介:謝幼君,女,1969年12月出生,一級教師,大專學歷,在新城中心學校任教,先后6次獲得市、區級優秀教練員稱號,長期致力于小學體育教學及壘球訓練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