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對現階段小學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來探討培養小學生對體育課程興趣的有效方法,以促使學生喜歡上體育課,提高小學體育課堂教學質量。據此,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以滿足素質教育的改革要求,促進小學體育教學的可持續發展,從而實現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效益最大化。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效益;培養興趣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對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提出新的要求,其要求教師注重對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的培養,加強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一、現階段小學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小學體育教學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有待進一步改善和解決。由于現在大多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對于孩子過于溺愛,學生在家通常都是嬌生慣養,不需要親自做些什么事情,呈現出一種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現象。這種狀況使得現在的學生性情比較懶惰,對體育運動毫無興趣,致使其不愿意上體育課,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因而,使得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效果比較差,無法滿足新課程標準中所提出的要求。另外,學生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過于被動,常常是由教師強迫去進行運動,缺乏主動性。而教師也未能重視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的主體作用,沒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導致體育教學質量無法得到提高。教師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沒有采取現代化教學技術,沒有積極開展豐富的課堂教學活動,以致于小學體育課堂太過沉悶枯燥,無法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進而無法保障學生的體育學習效果。
二、培養小學生對體育教學課程興趣的有效方法
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新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來采用科學而合適的教學方法,以活躍課堂教學氣氛,培養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
教師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可充分利用游戲教學法,讓學生在輕松的教學環境中自主地探索體育運動的內在規律,充分掌握體育運動的技巧。小學體育教學并不同于其他科目的教學,其形式更為廣闊,常常在課外開展,主要目的在于鍛煉學生的身體,讓學生在緊張的學習環境下放松自己,幫助學生減壓。學生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既能探尋出運動的規律,又能愉悅身心。例如,教師在講解《持輕物投遠》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中開展“看誰投得遠”的游戲,讓學生在游戲過程中發現想要投得遠的方法,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從而提高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質量。
教師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可為學生做示范,以此來規范學生的動作,培養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小學生的模仿能力十分強,在體育課堂中,教師在講解某一運動技巧時,可親自為學生進行示范,用標準和優美的動作來吸引學生的關注,以此來激勵學生去模仿。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嚴格要求自己,做到嚴己寬人。當學生觀賞到教師的示范動作后,便會勾起其學習的興趣,使其能認真地聽教師講解動作要領,可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讓學生的動作更為標準。例如,教師在講解《正確姿勢的自然走》時,教師便可先向學生示范正確的自然走方法,讓學生感受到教師走路時的魅力,并對其產生興趣,然后教師再分步驟地對走路姿勢進行詳細的講解,當學生領會之后,讓學生自行練習。教師在為學生樹立榜樣作用之后,學生便能有效地去模仿學生的動作,不厭其煩地進行練習,從而牢牢地掌握正確的走路姿勢。
在素質教育改革的推動下,我國小學體育教學力求發展,不斷地創新和改進,以為學生的身心健康提供重要的保障。
參考文獻:
楊武.運用有效教學策略,培養學生體育學習興趣[J].考試周刊,2009(33).
作者簡介:蘇進彰,男,1975年10月出生,大專,就職學校:廣東省珠海市萬山區桂山小學,研究方向:小學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