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剛
提 要:具有操作技能的教師,因為有在生產一線工作經歷,能將生產一線的生產環境、生產作業流程、生產設備及生產操作,結合教材上的理論,利用豐富的教學經驗,在教學中教給學生,使技工學校學生們在走出校門前,就能熟悉生產一線,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幫助學生就業時有優勢,以后在企業一線提高操作技能水平,打好基礎。
關鍵詞:技工學校 操作技能 教師 學生 就業
中圖分類號:G7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4(b)-0150-01
近年來,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培養社會大量需要的具有一定專業技能的熟練勞動者和各種實用人才為主。而技工學校是我國中、高等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培養中高級技術技能人才為主要目標的綜合性、多功能的教育學校,是技師、高級技師的搖籃。因此,技工學校為職前教育,主要以為企業培養具有高技能的技術工人為主要目的。
1993年7月原勞動部頒布的《職?業?技?能?鑒?定?規?定》[1]中,將職業工種主要分為社會通用工種和行業特有工種兩大類。社會通用工種在實驗等實踐教學上,雖然教學設備滯后于現代化企業的先進設備,但畢竟有相應實訓的設備。行業特有工種所使用的設備,比如金屬壓力加工專業中的軋機、水壓機等,因相對復雜精密、價格昂貴,學校不具備條件擁有。這種情況下,在行業工種的某些專業課教學中,因學校無專業設備或者生產線,無論課堂、實驗課、實訓課,如果只依靠一般無操作技能的教師講解理論,而學生沒有或者較少有實際的動手操作機會,將無法滿足對學生的操作技能的培養。
在技工學校的實踐教學中,學校開設的實驗課程與生產實踐相距甚遠。學校通常又將教師分為理論課教師和實習教師。這樣的區分,又會帶來不少弊端,如而專業理論課教師,對專業實踐技能不熟悉;實習教師僅僅指導學生進行動手操作,導致學生理論和實踐技能脫節。而技工學校的學生在專業知識上,是無法跟大學生的理論水平相比較,又因為不能滿足企業對用工必須具備一定的操作技能的要求,就業形勢將面臨很大困難!2005年10月國務院出臺了《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2],提出: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因此,國家大力發展雙師型教師,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這樣的狀況。
做為生產企業,通常希望招收到的新員工,能盡快熟悉生產作業流程、熟悉生產線及設備操作規程、掌握和使用生產操作技能,能盡快頂崗。本人曾在企業生產一線工作多年,接觸過很多新員工。了解到,部分剛進企業的新員工,由于對生產現場、對生產流程、對設備操作等不熟悉,在工作中不能滿足企業的要求。如果技校學生進入企業也出現這樣的狀態,將嚴重影響技校學生的就業。
對于以上情況,我認為,教師既擁有豐富的理論教學經驗,又具備豐富的實際操作技能,通過教學,彌補學生去生產現場少,接觸生產設備少,影響操作技能培養的缺陷,能有效提高學生對生產現場的熟悉,進一步掌握操作技能,為今后就業時有優勢,在企業工作時,不斷提高操作技能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礎。
相對一般教師,有實際操作技能的教師有較大優勢。
1 熟悉生產現場環境
具有生產一線操作技能的教師,因為自己多年在生產現場的工作經歷,熟知生產現場環境,生產線及各設備布置;熟知水、電、壓縮空氣、蒸汽、循環水等各能源網絡,及其在生產中的應用;熟知生產現場安全等知識。這些知識是在教材上找不到,但企業要求生產員工必須掌握的。具有生產一線操作技能的教師把這些知識結合教材上的內容,在教學中,展現給學生,使學生熟悉生產現場,在進入企業后,能很快地融入企業的生產活動中,結合已經掌握的操作技能,滿足企業用工的要求。
2 熟悉生產流程
具有豐富一線生產操作技能的教師,非常熟悉生產流程:從生產任務的下達,到物料的交接,原輔材料的準備,各工種、崗位人員的協作,半成品、成品、待處理品及廢品的處理及存放等。在教學中,結合專業課程,將教材中的理論知識,結合教師自身的實際生產經驗,利用多媒體教學方式,給學生還原一個生產現場,讓學生有身有感受,使學生對一線生產流程熟悉,將來對學生就業,走進企業,做準備,這樣能更快融入企業生產一線,擔當相應崗位上的工作,為以后提高操作技能,都能打下良好的基礎。
3 熟悉生產設備
具有生產一線操作技能的教師,熟悉設備的內外部結構、原理和功能,熟悉設備參數及設備操作,教師將教材中的理論、工藝和設備相結合進行教學,讓學生加深理論工藝與實際應用的聯系。通過教師講解,讓學生熟悉設備的功能和內外部結構,了解并盡量熟悉操作步驟,為今后就業、進入企業一線,盡快頂崗、上崗打下良好的基礎。
4 熟悉生產操作技能
具備熟練的操作技能的教師,熟知工藝上的生產要素、生產技術參數、質量控制、異常工況的處置,包括熟知必要的生產現場安全常識和安全應急措施,有些還有操作上的竅門。并且,還需要懂得,在生產前,要根據生產任務單,了解當班的生產任務,并查看生產卡片,根據生產工藝,選擇生產輔助材料。熟悉各生產要素的工藝參數值,包括:水、電、壓縮空氣、蒸汽、循環水等生產要素,滿足工藝要求才能啟動設備,開機進行生產。點動生產線各設備,檢查各部位是否正常。學習這些操作技能、經驗,幫助技校學生樹立就業優勢。
5 在未來教學發展方向上
未來教學,特別是實踐教學,在職業教育,甚至包括高等教育中,將會普遍使用模擬仿真系統,這是個大趨勢。所謂模擬防真系統,就是將實際生產場景、生產流程、設備、操作技能在電腦上模擬實現。學生通過學習與實際生產一線相同的工序流程和工藝流程,用與實際生產要求相同的工藝參數對模擬防真的設備進行控制,完成一系列的生產任務,培養學生的操作技能。由于模擬系統是模擬實際生產環境下的操作,需要有實際操作經驗和技能的教師,才能完成演示教學,并且學生在訓練的時候,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對學生講解操作技能及要領。這樣,即使學生在沒有實際接觸生產一線的情況下,通過模擬防真系統,完成對生產一線的熟悉熟知和對操作技能的掌握。
由于具備以上優勢,有操作技能的教師,教會學生熟悉生產環境、生產流程、生產設備,特別是學習到了一定的生產操作技能,這對技工學校的學生以后在就業時,具備競爭優勢,并在企業生產一線提高操作技能水平,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這些都是一般教師所不具備的。由上述比較可見,相對一般教師,具有操作技能教師在教學中,具有很大的優勢。
參考文獻
[1] 勞動部.勞部發[1993].134號文件.
[2] 國務院.國發[2005].35號文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