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英
摘 要:群眾文化來源于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實踐以及他們所創造的精神財富,是為人民群眾精神生活的豐富以及和諧社會的健康發展而服務的,做好群眾文化的相關工作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將首先剖析群眾文化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礎上對如何建設與完善群眾文化提出比較合理的建議。
關鍵詞:群眾文化 重要性 文化活動 運作機制 文化隊伍
中圖分類號:G2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4(b)-0217-01
在時代不斷發展以及社會飛速進步的大背景下,文化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文化不僅是民族的創造力與凝聚力的重要支撐源泉,而且是提高綜合國力的重要活力。群眾文化是我國文化建設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促進社會公眾的溝通交流、促進文化產業的發展以及強化民族團結等方面都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
1 開展群眾文化工作的重要性
1.1 群眾文化是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的重要媒介
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改革開放力度的不斷加大,我國民眾對于文化的強烈需求是有目共睹的,人們在追求高質量的物質生活之時,更渴望精神世界的充實。群眾文化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指的是在職業工作之外,人們所進行和開展的自我開發、自我組織、自我娛樂以及自我參與的社會性文化,是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選擇[1],讓群眾在參與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的過程中,其身心都得到了極大的陶冶與熏陶,在喜聞樂見的狀態下提升了群眾的審美情趣和心靈的凈化水平。
1.2 群眾文化能夠為我國的工業、農業、國防以及科學技術的現代化以及進步奠定扎實的軟實力基礎
在加快建設群眾文化的進程中,廣大人民的道德文化素養會得到全面的提升,這有利于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為經濟的發展以及社會的全面進步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動力,促使我國的經濟建設與文化發展能夠相輔相成、共同進步,為現代化的實現乃至整個社會的進步奠定扎實的基礎。
2 推進群眾文化建設的良好途徑
2.1 組織形式多樣的群眾文化活動
新時期,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與創造力的重要源泉[2],群眾文化的建設與發展,能夠為社會文明的發展及其良性循環提供更多的保障,為了充分調動起群眾參與到文化活動中來的熱情與積極性,也為了群眾文化工作的可持續發展,我們需要開展多種多樣的文化活動,從而逐步實現既定的文化目標。詳細一點來說,首先,在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過程中,要將團結互助、愛國愛民以及艱苦奮斗等基本性的社會道德規范以及良好社會風氣融入進去,并且將滿足群眾對于文化的需求作為首要出發點,因地制宜的開展多樣的文化活動,比如傳統的廣場舞、健身操、戲曲、太極拳等;其次,為了群眾文化活動的順利開展,要注重營造積極的群眾文化氛圍,要根據實際情況建設良好的文化活動場所,比如群眾藝術館、不同區域的群眾文化館、群眾活動廣場等,從而在更大的程度上提升群眾參與到文化活動中來的熱情和主動積極性;再者,要做好群眾文化的創新工作,努力豐富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內容和形式,要大力加大青少年文化、社區文化、公園街頭文化、農村文化以及企業文化等不同群體的文化活動建設,促使各類社會群體都能夠在適宜自己的文化活動中受到思想上的熏陶與心靈上的凈化,以個人文化素養的提升帶動整個社會文化水平的提升。
2.2 改革與創新群眾文化運作體制
推動文化體制改革,不僅能夠為一套成熟完善的文化運行機制的形成做好準備,而且推動了文化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具體來說,要明確文化的公益性與經營性并存的兩種基本屬性,公益性文化是由政府主導的、免費向社會公眾所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務和產品,而經營性文化則是由市場主導的帶有精神產品特征的經濟產品和服務。要努力促使文化的公益性與經營性的完美融合,政府要加強對市場信息的了解和掌握,制定利于文化在市場經濟中傳播的良好政策與規定,為文化產品的宣傳和普及提供更多的可能,而且,經營性文化產品的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和帶動了公益性文化產品的發展。總而言之,合理的運作機制不僅能夠為群眾文化的發展提供保障,而且使得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3]。
2.3 強化群眾文化隊伍的建設
在知識經濟時代到來的今天,人力資源在各行各業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抓好群眾文化隊伍的建設工作,不斷地提升文化工作人員的工作技能和業務素養,是擺在群眾文化工作面前的重要任務。要針對工作人員的實際工作情況,通過專題會議、業務培訓、輪崗、員工手冊教育、網絡教學等多種培訓與教育的手段,全方位的提升文化工作人員的素質,以便促使他們更加自如的面對工作中的新挑戰和新任務;還有,要強化對文化工作人員的考核力度,考核的內容不僅僅只是涉及到職稱、學歷等內容,而更應該考慮到他們日常的工作業績、與群眾的交流力度、人際關系、道德品質等多方面的表現,從而進行公正、全面的評價,對員工采取合理的獎懲措施,如此一來不僅能夠在掌握文化工作實際的情況下不斷地調整與完善工作內容和方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文化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和主動積極性,便于今后群眾文化工作的順利開展。與此同時,加強工作人員的培訓與教育工作,要注重強化全員的敬業精神,中心負責人要經常性的深入到員工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去,與他們進行溝通和交流,了解與掌握文化工作人員最新的思想發展動態與工作情況,給予適當的生活上的幫助和工作上的指導,讓他們意識到每個人都是在一個工作大家庭中,只有共同的努力才能促進群眾文化的進一步發展。在對他們進行培訓與教育的進程中,也要為員工提供良好的放松身心的環境與途徑,比如經常性的組織員工開展各種技能比賽、節假日出去旅游、適時的開展主題性的拓展訓練活動等,在一系列輕松的活動中舒緩工作人員的疲憊,讓他們在接下來的工作中能夠保持積極的心態,把群眾文化活動健康有序的開展起來[4]。
3 結語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蓬勃發展的今天,群眾文化在社會的各個角落都散發著迷人的魅力和璀璨的光芒,加強群眾文化的建設與發展,與經濟、政治等的建設具有著同等的重要地位。我們要不斷地總結實踐經驗與借鑒精華,探索更多的利于群眾文化發展的良好途徑和對策,讓和諧、樂觀、積極的群眾文化豐富社會公眾的生活,促進社會的發展,為我國競爭力的增強提供更多不可替代的重要活力。
參考文獻
[1] 屠鳳娟.淺談新形勢下怎樣開展群眾文化工作[J].青年文學家,2013(11):224.
[2] 姚延玲.新時期群眾文化建設現狀與發展[J].現代企業教育,2012(15):160.
[3] 金永良.試論新形勢下如何開展群眾文化工作[J].科技資訊.2007(7):234.
[4] 陸選萍.新時期群眾文化工作的思考[J].大眾文藝,2011(13):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