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耀鋒
摘 要:本文通過對車工實訓教學過程中,從培養學生綜合職業技能為目標,以就業為導向,實訓教學實際出發等方面作了分析,在“校企合一”的教學模式下,還實踐了在這市場經濟條件下,車工實訓教學要與企業產品生產相對接,可以提高學生對職業技能訓練的興趣,同時提高了學生職業操作技能,降低生產實訓成本。
關鍵詞:車工 實訓教學 校企合一 產品生產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6(a)-0173-01
車工是機械加工制造業的基礎,是職業院校常設的重要課程。目前,我們學校機加工實訓多以基本操作作訓練的目標,實訓的內容簡單化、內向化,導致學生思維的靈活度不高,獨立解決加工問題的能力不夠。車工實訓教學與企業產品生產對接,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也讓學生熟悉了企業產品的加工工藝,又減少了車工實訓的耗材,同時還為學校創造了收入,既為企業培養出人才,又生產出企業需要的產品。
1 堅持以就業為導向,深化車工實訓與企業產品生產相對接的教學改革
車工實訓教學課題的設置應按照“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由小到到大、由一種形式到另一種形式”的原則進行整體設計,將學生掌握的各項技能和知識進行綜合性的訓練,而未掌握的技能和知識,通過車工實訓項目與企業產品生產相對接,進行強化訓練。這樣可使車工實訓教學與企業產品生產相對接,盡早讓學生熟悉企業生產產品管理的模式,了解企業生產管理機制,與企業產品的質量管理要求,使學生在校的車工實訓期間就能體會到企業的生產文化,以便更快的適應今后的職業崗位和企業生產要求。
1.1 車工實訓教學課題產品化
參照發達國家的職業教育經驗,將職業院校學生需要訓練的操作技能,盡量編成各種企業產品形狀、形式的課題,學生完成車工實訓課題的同時,也完成了企業的某種“產品”的制作,并因此產生“成就感”,這樣既有利于激發學生技能操作的興趣,又能逐步培養學生對產品生產的意識。
1.2 車工加工工藝、手段、工時等生產化(產品化)
既然把車工實訓課題當成企業的產品,則相應的加工工藝、手段、工時等均應盡量以產品生產來要求。對于同一產品(零件),其加工工藝、方法、手段很多,指導教師應讓學生較全面地了解,并著重指出在企業實際生產中一般選定的加工工藝、方法、手段以及選擇的原則,使學生學會選擇生產效益高的加工工藝和方法。加工工時概念也必不可少,特別是對于企業批量加工的產品,應讓學生明確,在企業實際生產中效率也是非常重要的要素,所有產品加工都有工時規定。學生除達到在規定的工時內保質完成“產品”(零件)加工的要求外,還應了解各“產品”(零件)工時的計算方法。
2 加快推行“校企合一”的教學模式
“校企合一”教學模式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推行“學校即企業,教室即車間,教師即師傅,學生即員工”的人才培養模式。利用“校企合一”和產教結合,開展課程和教學體系的改革,與企業共同制訂教學計劃、教學內容,實行“產學研”結合,完成教育教學從虛擬到模擬再到真是的無縫過渡,“零距離”實現從學生到企業員工身份的轉變。教學方面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工作過程為主線,將教學安排變成員工培訓模式,按生產產品實訓過程的工藝流程進行,根據工作過程將實訓作業按零件加工工藝來考核,實現從知識學習到技能培訓的轉變。實訓方面推行企業化管理,學生方面實行按企業員工管理。這樣才能讓學生提前適應企業的工作環境,以及企業里面的“車工”是怎么工作的。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的基本規范和安全生產常識等。
生產企業缺少車工技能操作型人才,但在職業院校就業招聘現場上卻招不到合適的學生,而職業技術院校培養出來的絕大數具有車工操作技能的機械制造類畢業生卻不受企業的歡迎。為此我拜訪了我們學校周邊的企業,了解企業最近些年招聘的技能類學生的工作的情況,同時查閱了相關資料,發現校企聯合辦學是各國職業院校教育普遍采用的一種辦學模式,并成為進一步職業教育教學體制改革的基本方向。
3 車工實訓教學與企業產品生產相結合的重要性
車工實訓教學這個機械加工制造業的最基礎操作技能,就要盡可能地與企業產品生產相結合,這樣既能培養出技能型人才,又能生產出企業需要的產品,也是培養合格技能人才的需要,所以它應有的價值是不可低估的。首先,我們依據職業院校教學大綱及參照最新的職業技能鑒定標準,及車工的一體化模塊操作內容的要求,提供有價值的產品,這樣就能避免由于大車小,小車大了消耗性實訓造成的浪費。其次,學生通過直接參與企業產品生產,才能訓練出真正的技能,這樣畢業后走上工作崗位才能獨立完成生產加工任務,還可以為國家創造物質財富,節約開支。同時,把車工實訓教學和企業的產品生產相對接起來,也是實習車間,乃至整個職業技術學校的需要,這是生產實訓教學的管理內容,也是實習車間要進行的經濟核算的內容,更是學校創收的一大內容,這一點重要性是不難看出的,也是絕對不容忽視的。
把車工生產實訓教學與產品生產對接后,不但節約了原材料,還會增加收益,減輕學校的支出負擔,根據學校的固有設備,定期更換車工生產實訓中于企業對接的加工產品,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多的了解和提前熟悉企業產品的多樣性和創新性,可使學生在車工生產實習過程中,盡早的了解生產企業的情況;盡早熟悉生產企業的制造加工方向和新產品的開發趨勢等等。最終讓職業技術院校機械制造類專業的學生,在畢業及面向就業時,讓企業對平時在車工生產實訓中,表現突出的學生,優先錄取,優先進企業實習和工作等。
參考文獻
[1] 郭秀明,張福建.車工理論與實操[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10.
[2] 陳新飚.淺談車工實習課的興趣教學[J].現代技能開發,2003(10):64.
[3] 翟轟.校廠一體,產教結合——前校后廠辦學模式的案例分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