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海
[摘 要]本文利用中國學術期刊網絡總庫文獻檢索,對《檔案學通訊》這一核心期刊統計了2000至2011年四大直轄市及部分大城市檔案局館檔案信息化建設研究論文,并對這些學術文章進行主要屬性、研究方法、研究對象、檔案信息化建設趨勢分析,旨在反映新世紀以來各大城市檔案信息化建設的發展狀況和趨勢。
[關鍵詞]檔案學通訊;檔案;信息化;定量分析
眾所周知,《檔案學通訊》是由人大主辦的檔案學研究方向的核心期刊,是檔案學術研究方面的金字塔尖。一個單位的檔案信息化建設學術文章在該期刊上發表狀況可以被認為是衡量該單位檔案信息化建設發展水平和在國內檔案信息化建設地位的一個重要指標。利用文獻計量學方法對一個學科在該期刊上發表的學術文章進行定量化分析研究,可以從一個側面了解該學科專業的國內發展水平與動向,評估該學科專業在國際上所處地位等,從而作為制定該學科專業發展政策、發現和培養該學科專業人才、改善該學科專業管理等方面的重要參考依據。檔案信息化建設的學術文章是個人為職稱評定、學術交流、宣傳單位檔案信息化建設而提交的學術文章。一般來說,能在該期刊上發表的檔案信息化建設學術文章是反映國內外較高水平的重要文獻資料。
一、學術文章檢索過程
本文利用中國知網,在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中文獻檢索核心期刊《檔案學通訊》,統計了從2000至2011年國內有關檔案信息化建設的學術文章。具體方法是:
(一)中國知網的檢索,百度到中國知網并點擊,即可打出中國知網的首頁。
(二)學術論文的檢索,在中國知網首頁上雙擊“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即可進入,點擊標準檢索后:
1、輸入檢索控制條件:(1)期刊年期:從2000年至2011年;(2)來源期刊:檔案學通訊;(3)來源類別:全部期刊;(4)支持基金:空;(5)作者:有作者或第一作者
2、輸入內容檢索條件:選中“主題”、“篇名”、“關鍵詞”、“摘要”、“全文”、“參考文獻”、“中國分類號”分別輸入相應內容并且可選擇“并且”、“或者”與“不包含”的關系進行檢索。
3、根據檢索出來的內容,選擇“全選”,再“保存”,在“簡單”、“詳細”、“引文”、“自定義”、“Refworks”、“ndnote”、“oteExpress”、“查新”、“同方知網pdl”中選擇“詳細”,將“序號”、“題名”、“作者”、“中文刊名”、“單位”、“摘要”的內容全部選中復制到Excel電子表單中,再進行數據格式變換,轉換成符合要求的Excel表單。
(三)檔案信息化建設學術論文的檢索,點擊標準檢索后:
1、輸入檢索控制條件:(1)期刊年期:從2000年至2011年;(2)來源期刊:檔案學通訊;(3)來源類別:全部期刊;(4)支持基金:空;(5)作者:分別輸入“空”、作者和第一作者為“北京”和“上海”、“天津”和“重慶”、“南京”和“杭州”、“廣州”和“深圳”、“西安”和“昆明”、“青島”,其關系為“或者”。
2、輸入內容檢索條件:選中“全文”項輸入“信息化”、“數字化”的內容并且選擇“或者”的關系分別進行檢索,得到檢索信息為2000至2011年間的《檔案學通訊》上發表的檔案信息化建設學術文章為14條,其中北京2000至2011年間發表的檔案信息化建設學術文章為8條;上海2000至2011年間發表的檔案信息化建設學術文章為1條;天津2000至2011年間發表的檔案信息化建設學術文章為1條;深圳2000至2011年間發表的檔案信息化建設學術文章為3條;西安2000至2011年間發表的檔案信息化建設學術文章為1條;重慶、南京、杭州、廣州、昆明、青島2000至2011年間發表的檔案信息化建設學術文章為0條。
3、根據檢索出來的內容,選擇“全選”,再“保存”,在“簡單”、“詳細”、“引文”、“自定義”、“Refworks”、“ndnote”、“oteExpress”、“查新”、“同方知網pdl”中選擇“詳細”,將“序號”、“題名”、“作者”、“中文刊名”、“單位”、“摘要”的內容全部選中復制到Excel電子表單中,再進行數據格式變換,轉換成符合要求的Excel表單。
二、學術文章數量分析
本文利用中國知網,在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中文獻檢索核心期刊《檔案學通訊》,統計了2000至2011年國內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南京、杭州、廣州、深圳、青島、昆明有關檔案信息化建設的學術文章,在該數據庫中全文輸入“信息化”、“數字化”的內容并且選擇“或者”的關系分別進行檢索,得到2000至2011年間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南京、杭州、廣州、深圳、青島、昆明十家檔案局館發表檔案信息化建設學術文章14篇。
2001至2004這五年間,《檔案學通訊》上刊登關于檔案信息化建設的學術文章數量是這十一年中最多的,當時檔案信息化建設處于剛起步階段,檔案界人對之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從那時以后,辦公自動化水平不斷提高,檔案信息化建設步入穩步發展階段,而2005年以后,相關文章在《檔案學通訊》上的減少也證明了這點。
三、學術文章應用的研究方法
方法是完成研究工作的工具或手段。科學的研究得出科學的研究結論,反之則可能得出錯誤的結論。可以肯定地說,研究方法對檔案信息化建設的質量起著決定性作用。
學術文章所用的研究方法一般是下列六種方法之一,引文分析、實驗設計法、理論分析法、調查研究法(隨機研究、通訊咨詢、面談),歷史分析法(包括傳記和文獻法)、其他方法。
大體而言,其中采用調查研究法的較多,歷史分析法較少,而理論分析法最少,這可能和檔案信息化建設是一門新的交叉學科有關。
四、學科趨勢分析
檔案信息化作為一門相對年輕的交叉學科,很多領域還有待挖掘,已有的理論仍有進一步的發展空間。一方面,它可以向相關學科輻射;另一方面,相關學科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在檔案信息化領域都能得到全方位的應用,加快了檔案信息化向綜合性學科發展的進程。
綜合上文分析可以看出,2001年至2005年是我國檔案信息化建設起框架的階段,此階段隨著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檔案數字化進行了量的積累,檔案管理系統與辦公自動化系統兩者開發的有機結合,保護了檔案實體,提高了檔案館的工作效率,檔案工作從那時候起就邁入了一個新的天地。
參考文獻:
[1]翟彬偲.淺談檔案計量方法在檔案學研究中的運用.云南檔案,2009年第10期.
[2]化柏林.圖書情報學核心期刊論文關鍵詞計量分析研究(上).情報科學,2007年第5期.
[3]冷雪.近十年我國檔案學與圖書館學領域知識管理研究的計量分析.檔案學研究,2013年第6期.
[4]化柏林.文獻計量分析研究的分類與處理流程.情報科學,2007年第9期.
[5]楊旦熙(韓).關于計量分析方法論的檢驗.中國流通經濟,2005年第2期.
[摘 要]本文利用中國學術期刊網絡總庫文獻檢索,對《檔案學通訊》這一核心期刊統計了2000至2011年四大直轄市及部分大城市檔案局館檔案信息化建設研究論文,并對這些學術文章進行主要屬性、研究方法、研究對象、檔案信息化建設趨勢分析,旨在反映新世紀以來各大城市檔案信息化建設的發展狀況和趨勢。
[關鍵詞]檔案學通訊;檔案;信息化;定量分析
眾所周知,《檔案學通訊》是由人大主辦的檔案學研究方向的核心期刊,是檔案學術研究方面的金字塔尖。一個單位的檔案信息化建設學術文章在該期刊上發表狀況可以被認為是衡量該單位檔案信息化建設發展水平和在國內檔案信息化建設地位的一個重要指標。利用文獻計量學方法對一個學科在該期刊上發表的學術文章進行定量化分析研究,可以從一個側面了解該學科專業的國內發展水平與動向,評估該學科專業在國際上所處地位等,從而作為制定該學科專業發展政策、發現和培養該學科專業人才、改善該學科專業管理等方面的重要參考依據。檔案信息化建設的學術文章是個人為職稱評定、學術交流、宣傳單位檔案信息化建設而提交的學術文章。一般來說,能在該期刊上發表的檔案信息化建設學術文章是反映國內外較高水平的重要文獻資料。
一、學術文章檢索過程
本文利用中國知網,在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中文獻檢索核心期刊《檔案學通訊》,統計了從2000至2011年國內有關檔案信息化建設的學術文章。具體方法是:
(一)中國知網的檢索,百度到中國知網并點擊,即可打出中國知網的首頁。
(二)學術論文的檢索,在中國知網首頁上雙擊“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即可進入,點擊標準檢索后:
1、輸入檢索控制條件:(1)期刊年期:從2000年至2011年;(2)來源期刊:檔案學通訊;(3)來源類別:全部期刊;(4)支持基金:空;(5)作者:有作者或第一作者
2、輸入內容檢索條件:選中“主題”、“篇名”、“關鍵詞”、“摘要”、“全文”、“參考文獻”、“中國分類號”分別輸入相應內容并且可選擇“并且”、“或者”與“不包含”的關系進行檢索。
3、根據檢索出來的內容,選擇“全選”,再“保存”,在“簡單”、“詳細”、“引文”、“自定義”、“Refworks”、“ndnote”、“oteExpress”、“查新”、“同方知網pdl”中選擇“詳細”,將“序號”、“題名”、“作者”、“中文刊名”、“單位”、“摘要”的內容全部選中復制到Excel電子表單中,再進行數據格式變換,轉換成符合要求的Excel表單。
(三)檔案信息化建設學術論文的檢索,點擊標準檢索后:
1、輸入檢索控制條件:(1)期刊年期:從2000年至2011年;(2)來源期刊:檔案學通訊;(3)來源類別:全部期刊;(4)支持基金:空;(5)作者:分別輸入“空”、作者和第一作者為“北京”和“上海”、“天津”和“重慶”、“南京”和“杭州”、“廣州”和“深圳”、“西安”和“昆明”、“青島”,其關系為“或者”。
2、輸入內容檢索條件:選中“全文”項輸入“信息化”、“數字化”的內容并且選擇“或者”的關系分別進行檢索,得到檢索信息為2000至2011年間的《檔案學通訊》上發表的檔案信息化建設學術文章為14條,其中北京2000至2011年間發表的檔案信息化建設學術文章為8條;上海2000至2011年間發表的檔案信息化建設學術文章為1條;天津2000至2011年間發表的檔案信息化建設學術文章為1條;深圳2000至2011年間發表的檔案信息化建設學術文章為3條;西安2000至2011年間發表的檔案信息化建設學術文章為1條;重慶、南京、杭州、廣州、昆明、青島2000至2011年間發表的檔案信息化建設學術文章為0條。
3、根據檢索出來的內容,選擇“全選”,再“保存”,在“簡單”、“詳細”、“引文”、“自定義”、“Refworks”、“ndnote”、“oteExpress”、“查新”、“同方知網pdl”中選擇“詳細”,將“序號”、“題名”、“作者”、“中文刊名”、“單位”、“摘要”的內容全部選中復制到Excel電子表單中,再進行數據格式變換,轉換成符合要求的Excel表單。
二、學術文章數量分析
本文利用中國知網,在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中文獻檢索核心期刊《檔案學通訊》,統計了2000至2011年國內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南京、杭州、廣州、深圳、青島、昆明有關檔案信息化建設的學術文章,在該數據庫中全文輸入“信息化”、“數字化”的內容并且選擇“或者”的關系分別進行檢索,得到2000至2011年間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南京、杭州、廣州、深圳、青島、昆明十家檔案局館發表檔案信息化建設學術文章14篇。
2001至2004這五年間,《檔案學通訊》上刊登關于檔案信息化建設的學術文章數量是這十一年中最多的,當時檔案信息化建設處于剛起步階段,檔案界人對之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從那時以后,辦公自動化水平不斷提高,檔案信息化建設步入穩步發展階段,而2005年以后,相關文章在《檔案學通訊》上的減少也證明了這點。
三、學術文章應用的研究方法
方法是完成研究工作的工具或手段。科學的研究得出科學的研究結論,反之則可能得出錯誤的結論。可以肯定地說,研究方法對檔案信息化建設的質量起著決定性作用。
學術文章所用的研究方法一般是下列六種方法之一,引文分析、實驗設計法、理論分析法、調查研究法(隨機研究、通訊咨詢、面談),歷史分析法(包括傳記和文獻法)、其他方法。
大體而言,其中采用調查研究法的較多,歷史分析法較少,而理論分析法最少,這可能和檔案信息化建設是一門新的交叉學科有關。
四、學科趨勢分析
檔案信息化作為一門相對年輕的交叉學科,很多領域還有待挖掘,已有的理論仍有進一步的發展空間。一方面,它可以向相關學科輻射;另一方面,相關學科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在檔案信息化領域都能得到全方位的應用,加快了檔案信息化向綜合性學科發展的進程。
綜合上文分析可以看出,2001年至2005年是我國檔案信息化建設起框架的階段,此階段隨著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檔案數字化進行了量的積累,檔案管理系統與辦公自動化系統兩者開發的有機結合,保護了檔案實體,提高了檔案館的工作效率,檔案工作從那時候起就邁入了一個新的天地。
參考文獻:
[1]翟彬偲.淺談檔案計量方法在檔案學研究中的運用.云南檔案,2009年第10期.
[2]化柏林.圖書情報學核心期刊論文關鍵詞計量分析研究(上).情報科學,2007年第5期.
[3]冷雪.近十年我國檔案學與圖書館學領域知識管理研究的計量分析.檔案學研究,2013年第6期.
[4]化柏林.文獻計量分析研究的分類與處理流程.情報科學,2007年第9期.
[5]楊旦熙(韓).關于計量分析方法論的檢驗.中國流通經濟,2005年第2期.
[摘 要]本文利用中國學術期刊網絡總庫文獻檢索,對《檔案學通訊》這一核心期刊統計了2000至2011年四大直轄市及部分大城市檔案局館檔案信息化建設研究論文,并對這些學術文章進行主要屬性、研究方法、研究對象、檔案信息化建設趨勢分析,旨在反映新世紀以來各大城市檔案信息化建設的發展狀況和趨勢。
[關鍵詞]檔案學通訊;檔案;信息化;定量分析
眾所周知,《檔案學通訊》是由人大主辦的檔案學研究方向的核心期刊,是檔案學術研究方面的金字塔尖。一個單位的檔案信息化建設學術文章在該期刊上發表狀況可以被認為是衡量該單位檔案信息化建設發展水平和在國內檔案信息化建設地位的一個重要指標。利用文獻計量學方法對一個學科在該期刊上發表的學術文章進行定量化分析研究,可以從一個側面了解該學科專業的國內發展水平與動向,評估該學科專業在國際上所處地位等,從而作為制定該學科專業發展政策、發現和培養該學科專業人才、改善該學科專業管理等方面的重要參考依據。檔案信息化建設的學術文章是個人為職稱評定、學術交流、宣傳單位檔案信息化建設而提交的學術文章。一般來說,能在該期刊上發表的檔案信息化建設學術文章是反映國內外較高水平的重要文獻資料。
一、學術文章檢索過程
本文利用中國知網,在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中文獻檢索核心期刊《檔案學通訊》,統計了從2000至2011年國內有關檔案信息化建設的學術文章。具體方法是:
(一)中國知網的檢索,百度到中國知網并點擊,即可打出中國知網的首頁。
(二)學術論文的檢索,在中國知網首頁上雙擊“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即可進入,點擊標準檢索后:
1、輸入檢索控制條件:(1)期刊年期:從2000年至2011年;(2)來源期刊:檔案學通訊;(3)來源類別:全部期刊;(4)支持基金:空;(5)作者:有作者或第一作者
2、輸入內容檢索條件:選中“主題”、“篇名”、“關鍵詞”、“摘要”、“全文”、“參考文獻”、“中國分類號”分別輸入相應內容并且可選擇“并且”、“或者”與“不包含”的關系進行檢索。
3、根據檢索出來的內容,選擇“全選”,再“保存”,在“簡單”、“詳細”、“引文”、“自定義”、“Refworks”、“ndnote”、“oteExpress”、“查新”、“同方知網pdl”中選擇“詳細”,將“序號”、“題名”、“作者”、“中文刊名”、“單位”、“摘要”的內容全部選中復制到Excel電子表單中,再進行數據格式變換,轉換成符合要求的Excel表單。
(三)檔案信息化建設學術論文的檢索,點擊標準檢索后:
1、輸入檢索控制條件:(1)期刊年期:從2000年至2011年;(2)來源期刊:檔案學通訊;(3)來源類別:全部期刊;(4)支持基金:空;(5)作者:分別輸入“空”、作者和第一作者為“北京”和“上海”、“天津”和“重慶”、“南京”和“杭州”、“廣州”和“深圳”、“西安”和“昆明”、“青島”,其關系為“或者”。
2、輸入內容檢索條件:選中“全文”項輸入“信息化”、“數字化”的內容并且選擇“或者”的關系分別進行檢索,得到檢索信息為2000至2011年間的《檔案學通訊》上發表的檔案信息化建設學術文章為14條,其中北京2000至2011年間發表的檔案信息化建設學術文章為8條;上海2000至2011年間發表的檔案信息化建設學術文章為1條;天津2000至2011年間發表的檔案信息化建設學術文章為1條;深圳2000至2011年間發表的檔案信息化建設學術文章為3條;西安2000至2011年間發表的檔案信息化建設學術文章為1條;重慶、南京、杭州、廣州、昆明、青島2000至2011年間發表的檔案信息化建設學術文章為0條。
3、根據檢索出來的內容,選擇“全選”,再“保存”,在“簡單”、“詳細”、“引文”、“自定義”、“Refworks”、“ndnote”、“oteExpress”、“查新”、“同方知網pdl”中選擇“詳細”,將“序號”、“題名”、“作者”、“中文刊名”、“單位”、“摘要”的內容全部選中復制到Excel電子表單中,再進行數據格式變換,轉換成符合要求的Excel表單。
二、學術文章數量分析
本文利用中國知網,在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中文獻檢索核心期刊《檔案學通訊》,統計了2000至2011年國內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南京、杭州、廣州、深圳、青島、昆明有關檔案信息化建設的學術文章,在該數據庫中全文輸入“信息化”、“數字化”的內容并且選擇“或者”的關系分別進行檢索,得到2000至2011年間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南京、杭州、廣州、深圳、青島、昆明十家檔案局館發表檔案信息化建設學術文章14篇。
2001至2004這五年間,《檔案學通訊》上刊登關于檔案信息化建設的學術文章數量是這十一年中最多的,當時檔案信息化建設處于剛起步階段,檔案界人對之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從那時以后,辦公自動化水平不斷提高,檔案信息化建設步入穩步發展階段,而2005年以后,相關文章在《檔案學通訊》上的減少也證明了這點。
三、學術文章應用的研究方法
方法是完成研究工作的工具或手段。科學的研究得出科學的研究結論,反之則可能得出錯誤的結論。可以肯定地說,研究方法對檔案信息化建設的質量起著決定性作用。
學術文章所用的研究方法一般是下列六種方法之一,引文分析、實驗設計法、理論分析法、調查研究法(隨機研究、通訊咨詢、面談),歷史分析法(包括傳記和文獻法)、其他方法。
大體而言,其中采用調查研究法的較多,歷史分析法較少,而理論分析法最少,這可能和檔案信息化建設是一門新的交叉學科有關。
四、學科趨勢分析
檔案信息化作為一門相對年輕的交叉學科,很多領域還有待挖掘,已有的理論仍有進一步的發展空間。一方面,它可以向相關學科輻射;另一方面,相關學科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在檔案信息化領域都能得到全方位的應用,加快了檔案信息化向綜合性學科發展的進程。
綜合上文分析可以看出,2001年至2005年是我國檔案信息化建設起框架的階段,此階段隨著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檔案數字化進行了量的積累,檔案管理系統與辦公自動化系統兩者開發的有機結合,保護了檔案實體,提高了檔案館的工作效率,檔案工作從那時候起就邁入了一個新的天地。
參考文獻:
[1]翟彬偲.淺談檔案計量方法在檔案學研究中的運用.云南檔案,2009年第10期.
[2]化柏林.圖書情報學核心期刊論文關鍵詞計量分析研究(上).情報科學,2007年第5期.
[3]冷雪.近十年我國檔案學與圖書館學領域知識管理研究的計量分析.檔案學研究,2013年第6期.
[4]化柏林.文獻計量分析研究的分類與處理流程.情報科學,2007年第9期.
[5]楊旦熙(韓).關于計量分析方法論的檢驗.中國流通經濟,2005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