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農林院校畢業生涉農領域就業現狀調查分析

2014-11-10 18:30:34趙媛陳誼張哲
企業文化·中旬刊 2014年10期
關鍵詞:調查分析就業

趙媛+陳誼+張哲

摘 要:我國是農業大國,在由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邁進的過程中,人才是關鍵。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農業行業領域主要分布在相對偏遠或環境比較艱苦的地區,農林院校畢業生不愿從事涉農崗位,畢業生就業與專業相關度較低,在就業流向上大多選擇留在大中城市和發達地區。由此導致農業行業領域人才匱乏,出現嚴重的人員斷層現象。面對這種困境,如何有效引導畢業生樂于并長期服務于涉農領域是當前農業發展過程中急需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農林院校畢業生;涉農領域; 就業; 調查分析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大學畢業生就業模式發生了改變,從原有計劃經濟時代的包分配制度到供需雙方自主選擇制度,加之高校招生規模逐年擴大,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現象日益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和國家關注的重點。我國作為農業大國,對“三農”問題一直十分重視,農業的穩定和發展,是關乎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重大問題。中央一號文件連續11年聚焦“三農”問題。2010 年6 月6 日,在黨中央國務院頒布的《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年)》中就明確指出人才對于我國農業發展的重要性。制定了符合現代國情的“現代農業人才支撐計劃”及“高校畢業生基層培養計劃”。因此,廣泛倡導和鼓勵農林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引導其回歸基層發揮專業之所長,對我國的農業建設及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調查對象、方法及規模

以上海農林職業技術學院畢業半年后的2013屆高職畢業生為調查對象。大學生畢業半年后的就業狀況趨于穩定,有工作經歷的畢業生也能夠評估工作的滿意度。調查方式采用問卷調查、實地走訪、個別訪談等方式,力求獲取到全面真實客觀的就業信息。

上海農林職業技術學院2013屆畢業生總人數1288人,調查共回收問卷1177份,答題率為91.4%(答題率=回收問卷數/畢業生總數),其中有效問卷1076份,有效答題率83.5%,(有效答題率=有效問卷數/畢業生總數)。共覆蓋了22個高職專業。樣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農林院校畢業生涉農領域的就業現狀

(一)就業現狀滿意度

1、整體就業現狀滿意度與就職涉農企業就業現狀滿意度比較

2013屆畢業生對自己目前的現狀進行滿意度評價,是畢業生的主觀判斷指標,代表著畢業生對就業的滿意度。上海農林職業技術學院2013屆畢業生就業現狀滿意度較高,滿意度達(83%),其中“非常滿意”、“滿意”、“比較滿意”屬于“滿意”的范圍,其余為不滿意范圍(下同)。上海農林職業技術學院2013屆畢業生涉農企業就業現狀滿意度為(76%),略低于整體就業現狀滿意度。

2、對就業現狀不滿意的原因分析

畢業生對就業現狀不滿意原因主要集中在收入低(46%)和發展空間不夠(35%),工作氛圍不好(4%),工作能力不夠造成壓力大(6%),加班太多(4%),工作環境條件不好(5%)。受雇于涉農企業的畢業生不滿意就業現狀的主要原因是工資低,達53%,高于整體不滿意收入水平(46%),發展空間不夠(29%)低于整體水平(35%),工作環境條件不好(12%)高于整體水平(5%)。

(二)畢業半年后的就業去向

上海農林職業技術學院2013屆畢業生畢業半年后大部分受雇于非涉農企業,比例達75.7%,受雇于涉農企業比例為18.1%,無工作繼續尋找比例為2.6%,無工作其他原因比例為1.0%。

(三)薪資分析

月收入:指工資、獎金、業績提成、現金福利補貼等所有的月度現金收入。

畢業半年后的月收入:是指大學生畢業半年后實際每月工作收入的平均值。

畢業半年后月收入區間分布

上海農林職業技術學院2013屆畢業生畢業半年后的月平均收入主要集中在2501-3000元區間段。有32.4%的畢業生集中在此期間的段,涉農企業畢業生中有31.9%集中此區間段。受雇于涉農企業的畢業生收入水平相對偏低。

(四)專業相關度分析

1、專業相關度

2013屆畢業生工作與專業相關度偏低,“完全相關”和“比較相關”稱為“相關”(下同)占43.3%,不到畢業生總數的50%。2013屆畢業中涉及10個涉農專業,總計481人,涉農專業回收有效問卷數437份,專業與工作“完全相關”或“比較相關”僅占27.2%。

2.選擇與專業無關工作的原因

上海農林職業技術學院2013屆畢業生選擇與專業無關工作最主要的原因是“專業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職業期待”(41.4%),其后依次是“專業工作崗位招聘少”(24.1%),“達不到專業工作要求”(17.6%)等。

三、農林高校畢業生涉農領域就業存在的問題

1、社會經濟發展不平衡。改革開放以前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人口占到人口比重的80%。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居于主導地位。隨著社會發展和產業的優化升級,工業和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逐年增加。近十年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很多農村耕地被商業占用,耕地面積逐年縮小。在上海這樣的國際化大都市,以發展現代金融業、現代航運、現代都市工業為主,農村耕地面積少之又少。雖然國家對“三農”問題非常重視,連續11年中央一號文件都與三農問題有關,但農業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比重越來越小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2、優惠政策吸引力不夠。政府雖然出臺了一些鼓勵畢業生到涉農領域就業的優惠政策,比如“國家助學貸款本息由國家代償”、“面向基層就業定向招生”、“提供小額貸款擔保或貼息補貼”等,但這些政策大部分還停留在建議性層面,并為真正落地實處。此外,農村工作條件艱苦,工資待遇低,大部分畢業生希望留在城市工作,特別是從小在城市長大的孩子,雖然學了涉農專業,畢業后也不愿到農村基層工作,一些優惠政策對畢業生形成不了吸引力。從目前實施情況來看,優惠政策力度小,就業崗位相對較少,并不能對畢業生形成吸引力,激發不了畢業生到涉農領域服務的熱情。

3、部分專業設置與社會需求脫節。高等學校專業設置應隨社會需求不斷調整和改變。社會對專業需求具有周期性。在不同的社會經濟發展階段,對不同專業畢業生的需求量不同。在農林領域,隨著現代農業和生態農業的發展,對農業人才的需求也不斷發展變化。因為招生與就業之間存在一定的時間差,就業形勢往往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所以,部分專業的設置與市場需求存在脫節現象。在專業設置方面缺乏就業的前瞻性,對農業行業領域就業形勢預測性判斷偏差也是導致專業設置與社會需求脫節的原因。

4、就業流向不均衡。 廣大基層農村、中西部地區是吸收農林類畢業生的主要渠道。但大部分畢業生更愿意留在東南沿海發達城市,相對來說工作環境好的地方工作。廣大農村工作條件相對艱苦,工資待遇較城市偏低,如果沒有特別優惠的政策,無法對畢業生產生吸引力。據統計,某農林學院2013屆畢業生受雇于涉農企業僅占18.1%,受雇于非涉農企業占75.7%。2013屆畢業中涉及10個涉農專業,專業與工作“完全相關”或“比較相關”僅占27.2%,專業與工作不相關的占到72.8%。數據表明很多畢業生沒有選擇與自己所學專業對口的企業,而是選擇工作環境相對較好,工資待遇相對較高的非涉農企業。

5、自身能力不足。農林院校的畢業生,經過大學里專業的理論知識學習,掌握了一定的農業理論知識,但與生產第一線所需理論知識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工作之后往往覺得力不從心,所學理論知識不能滿足實際工作需要,所學知識與社會需求存在脫節現象。廣大農村是農業生產的第一線,大部分畢業生對農業生產并不了解,缺乏實際生產經驗。雖然在校期間通過實習實訓加強生產技能訓練,但所掌握的技能與實際生產仍存在較大差距。工作后往往需要先進行培訓或跟帶教老師學習一段時間,才能進入工作角色。

四、鼓勵和引導畢業生到涉農領域就業的對策建議

1、加強政府宏觀調控和政策引導。運用經濟手段促進畢業生到涉農領域就業。增強畢業生到農村基層、偏遠地區涉農領域就業的積極性,設置專項資金用于畢業生涉農領域就業經濟補貼。加大優惠政策的力度,認真組織好“三支一服”、“大學生志愿服務系部計劃”、“大學生村官”等項目,對于服務期滿的畢業生,如果工作崗位有空缺,應優先考慮聘用服務期滿的農林院校畢業生。加強用人單位對農林院校畢業生的吸納力度,對吸納農林高校畢業生數量較多的用人單位,國家可以給予稅收減免方面的優惠政策。此外應加強農林類高校畢業生的社會保障機制。由于我國長期以來的二元經濟結構,廣大的農村在社會保障體系方面還不夠健全,許多大學畢業生到農村基層就業存在一定顧慮,建立起農村基層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解決農林類高校畢業生的后顧之憂,才能更好的調動農林類高校畢業生的積極性。

2、完善專業設置與課程設置。農林院校在專業設置上應與社會需求緊密銜接。應社會發展需求開設專業,既要立足“為農服務”的宗旨開始傳統農林類專業,也要兼顧到與傳統農林專業相關的其他專業,將專業設置與社會需求有機結合,以社會需求促進專業設置和發展,為畢業生就業提供保障。深化教學改革,完善課程設置,更新陳舊過時的課程內容,教師在備課時應將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和學科動態傳授給學生,不因循守舊,不照本宣科,做到課程設置合理、課程內容與時俱進。在教學過程中講求知識點針對性和時效性,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改變學生所學理論知識到生產一線用不上、動手操作能力差等不足。只有培養出厚基礎、寬口徑、重應用、能力強、素質高的人才,才能適應社會的需求和時代發展的需要。

3、加強專業素質教育和實踐教學環節。調查結果顯示,學生中學農不愛農,甚至學農棄思想普遍存在,因此對學生進行專業素質教育和學農愛農為農意識培養就顯得尤為重要。要培養學生學農、愛農、務農的職業理想,應從新生一入學就開始抓起。比如在新生入學教育中就安排的專業素質教育內容,邀請各系權威專家介紹本專業的課程體系及就業方向,組織新生參觀校史館、校外實訓基地等。此外,為學生提供教學實習基地,增加對教學實踐環節的考核,也尤為必要。可以每年利用寒暑假期組織學生深入農村和農業生產第一線,開展農村入戶調查、送科技下鄉活動、義務參加農村支教活動等。

4、掌握最新惠農政策和農業行業發展動向,做好就業引導。要使畢業生愿意投身農業領域工作,就要讓他們對農業行業的發展充滿信心和希望,對選擇到農業領域工作有所憧憬和期盼。很多學生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和制約,認為農業領域的工作環境就是條件艱苦、待遇低、發展空間小,要讓學生轉變這種觀念,就需要教師對最新惠農政策和農業行業發展動向進行宣傳。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農產品的需求已不僅僅局限在能吃飽的層面上,而更加注重農產品的質量。比如人們對有機蔬菜、水果,無添加農產品的需求,就是農業未來發展的一個契機。再比如以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為主導的新農業科技革命正在蓬勃興起,農業信息技術正在全面改造和裝備現代農業,并且國家重視農業政策已經逐步實施,這將會大大提高農學相關行業人員的地位和待遇。在這種情況下,畢業后從事涉農領域工作,無論是職業發展空間還是個人的實際利益,都可能有較大突破。

參考文獻:

[1]張競乾.農科專業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及對策[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08,10(1).

[2]邵華.高等農業院校引導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對策探討[J].現代農業科技,2008,(24).

作者簡介:趙媛(1984.2—),上海農林職業技術學院輔導員;陳誼(1972.11—),副教授,上海農林職業技術學院學生處處長;張哲(1977.6—),講師,上海農林職業技術學院就業指導中心。

3、部分專業設置與社會需求脫節。高等學校專業設置應隨社會需求不斷調整和改變。社會對專業需求具有周期性。在不同的社會經濟發展階段,對不同專業畢業生的需求量不同。在農林領域,隨著現代農業和生態農業的發展,對農業人才的需求也不斷發展變化。因為招生與就業之間存在一定的時間差,就業形勢往往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所以,部分專業的設置與市場需求存在脫節現象。在專業設置方面缺乏就業的前瞻性,對農業行業領域就業形勢預測性判斷偏差也是導致專業設置與社會需求脫節的原因。

4、就業流向不均衡。 廣大基層農村、中西部地區是吸收農林類畢業生的主要渠道。但大部分畢業生更愿意留在東南沿海發達城市,相對來說工作環境好的地方工作。廣大農村工作條件相對艱苦,工資待遇較城市偏低,如果沒有特別優惠的政策,無法對畢業生產生吸引力。據統計,某農林學院2013屆畢業生受雇于涉農企業僅占18.1%,受雇于非涉農企業占75.7%。2013屆畢業中涉及10個涉農專業,專業與工作“完全相關”或“比較相關”僅占27.2%,專業與工作不相關的占到72.8%。數據表明很多畢業生沒有選擇與自己所學專業對口的企業,而是選擇工作環境相對較好,工資待遇相對較高的非涉農企業。

5、自身能力不足。農林院校的畢業生,經過大學里專業的理論知識學習,掌握了一定的農業理論知識,但與生產第一線所需理論知識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工作之后往往覺得力不從心,所學理論知識不能滿足實際工作需要,所學知識與社會需求存在脫節現象。廣大農村是農業生產的第一線,大部分畢業生對農業生產并不了解,缺乏實際生產經驗。雖然在校期間通過實習實訓加強生產技能訓練,但所掌握的技能與實際生產仍存在較大差距。工作后往往需要先進行培訓或跟帶教老師學習一段時間,才能進入工作角色。

四、鼓勵和引導畢業生到涉農領域就業的對策建議

1、加強政府宏觀調控和政策引導。運用經濟手段促進畢業生到涉農領域就業。增強畢業生到農村基層、偏遠地區涉農領域就業的積極性,設置專項資金用于畢業生涉農領域就業經濟補貼。加大優惠政策的力度,認真組織好“三支一服”、“大學生志愿服務系部計劃”、“大學生村官”等項目,對于服務期滿的畢業生,如果工作崗位有空缺,應優先考慮聘用服務期滿的農林院校畢業生。加強用人單位對農林院校畢業生的吸納力度,對吸納農林高校畢業生數量較多的用人單位,國家可以給予稅收減免方面的優惠政策。此外應加強農林類高校畢業生的社會保障機制。由于我國長期以來的二元經濟結構,廣大的農村在社會保障體系方面還不夠健全,許多大學畢業生到農村基層就業存在一定顧慮,建立起農村基層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解決農林類高校畢業生的后顧之憂,才能更好的調動農林類高校畢業生的積極性。

2、完善專業設置與課程設置。農林院校在專業設置上應與社會需求緊密銜接。應社會發展需求開設專業,既要立足“為農服務”的宗旨開始傳統農林類專業,也要兼顧到與傳統農林專業相關的其他專業,將專業設置與社會需求有機結合,以社會需求促進專業設置和發展,為畢業生就業提供保障。深化教學改革,完善課程設置,更新陳舊過時的課程內容,教師在備課時應將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和學科動態傳授給學生,不因循守舊,不照本宣科,做到課程設置合理、課程內容與時俱進。在教學過程中講求知識點針對性和時效性,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改變學生所學理論知識到生產一線用不上、動手操作能力差等不足。只有培養出厚基礎、寬口徑、重應用、能力強、素質高的人才,才能適應社會的需求和時代發展的需要。

3、加強專業素質教育和實踐教學環節。調查結果顯示,學生中學農不愛農,甚至學農棄思想普遍存在,因此對學生進行專業素質教育和學農愛農為農意識培養就顯得尤為重要。要培養學生學農、愛農、務農的職業理想,應從新生一入學就開始抓起。比如在新生入學教育中就安排的專業素質教育內容,邀請各系權威專家介紹本專業的課程體系及就業方向,組織新生參觀校史館、校外實訓基地等。此外,為學生提供教學實習基地,增加對教學實踐環節的考核,也尤為必要。可以每年利用寒暑假期組織學生深入農村和農業生產第一線,開展農村入戶調查、送科技下鄉活動、義務參加農村支教活動等。

4、掌握最新惠農政策和農業行業發展動向,做好就業引導。要使畢業生愿意投身農業領域工作,就要讓他們對農業行業的發展充滿信心和希望,對選擇到農業領域工作有所憧憬和期盼。很多學生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和制約,認為農業領域的工作環境就是條件艱苦、待遇低、發展空間小,要讓學生轉變這種觀念,就需要教師對最新惠農政策和農業行業發展動向進行宣傳。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農產品的需求已不僅僅局限在能吃飽的層面上,而更加注重農產品的質量。比如人們對有機蔬菜、水果,無添加農產品的需求,就是農業未來發展的一個契機。再比如以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為主導的新農業科技革命正在蓬勃興起,農業信息技術正在全面改造和裝備現代農業,并且國家重視農業政策已經逐步實施,這將會大大提高農學相關行業人員的地位和待遇。在這種情況下,畢業后從事涉農領域工作,無論是職業發展空間還是個人的實際利益,都可能有較大突破。

參考文獻:

[1]張競乾.農科專業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及對策[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08,10(1).

[2]邵華.高等農業院校引導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對策探討[J].現代農業科技,2008,(24).

作者簡介:趙媛(1984.2—),上海農林職業技術學院輔導員;陳誼(1972.11—),副教授,上海農林職業技術學院學生處處長;張哲(1977.6—),講師,上海農林職業技術學院就業指導中心。

3、部分專業設置與社會需求脫節。高等學校專業設置應隨社會需求不斷調整和改變。社會對專業需求具有周期性。在不同的社會經濟發展階段,對不同專業畢業生的需求量不同。在農林領域,隨著現代農業和生態農業的發展,對農業人才的需求也不斷發展變化。因為招生與就業之間存在一定的時間差,就業形勢往往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所以,部分專業的設置與市場需求存在脫節現象。在專業設置方面缺乏就業的前瞻性,對農業行業領域就業形勢預測性判斷偏差也是導致專業設置與社會需求脫節的原因。

4、就業流向不均衡。 廣大基層農村、中西部地區是吸收農林類畢業生的主要渠道。但大部分畢業生更愿意留在東南沿海發達城市,相對來說工作環境好的地方工作。廣大農村工作條件相對艱苦,工資待遇較城市偏低,如果沒有特別優惠的政策,無法對畢業生產生吸引力。據統計,某農林學院2013屆畢業生受雇于涉農企業僅占18.1%,受雇于非涉農企業占75.7%。2013屆畢業中涉及10個涉農專業,專業與工作“完全相關”或“比較相關”僅占27.2%,專業與工作不相關的占到72.8%。數據表明很多畢業生沒有選擇與自己所學專業對口的企業,而是選擇工作環境相對較好,工資待遇相對較高的非涉農企業。

5、自身能力不足。農林院校的畢業生,經過大學里專業的理論知識學習,掌握了一定的農業理論知識,但與生產第一線所需理論知識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工作之后往往覺得力不從心,所學理論知識不能滿足實際工作需要,所學知識與社會需求存在脫節現象。廣大農村是農業生產的第一線,大部分畢業生對農業生產并不了解,缺乏實際生產經驗。雖然在校期間通過實習實訓加強生產技能訓練,但所掌握的技能與實際生產仍存在較大差距。工作后往往需要先進行培訓或跟帶教老師學習一段時間,才能進入工作角色。

四、鼓勵和引導畢業生到涉農領域就業的對策建議

1、加強政府宏觀調控和政策引導。運用經濟手段促進畢業生到涉農領域就業。增強畢業生到農村基層、偏遠地區涉農領域就業的積極性,設置專項資金用于畢業生涉農領域就業經濟補貼。加大優惠政策的力度,認真組織好“三支一服”、“大學生志愿服務系部計劃”、“大學生村官”等項目,對于服務期滿的畢業生,如果工作崗位有空缺,應優先考慮聘用服務期滿的農林院校畢業生。加強用人單位對農林院校畢業生的吸納力度,對吸納農林高校畢業生數量較多的用人單位,國家可以給予稅收減免方面的優惠政策。此外應加強農林類高校畢業生的社會保障機制。由于我國長期以來的二元經濟結構,廣大的農村在社會保障體系方面還不夠健全,許多大學畢業生到農村基層就業存在一定顧慮,建立起農村基層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解決農林類高校畢業生的后顧之憂,才能更好的調動農林類高校畢業生的積極性。

2、完善專業設置與課程設置。農林院校在專業設置上應與社會需求緊密銜接。應社會發展需求開設專業,既要立足“為農服務”的宗旨開始傳統農林類專業,也要兼顧到與傳統農林專業相關的其他專業,將專業設置與社會需求有機結合,以社會需求促進專業設置和發展,為畢業生就業提供保障。深化教學改革,完善課程設置,更新陳舊過時的課程內容,教師在備課時應將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和學科動態傳授給學生,不因循守舊,不照本宣科,做到課程設置合理、課程內容與時俱進。在教學過程中講求知識點針對性和時效性,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改變學生所學理論知識到生產一線用不上、動手操作能力差等不足。只有培養出厚基礎、寬口徑、重應用、能力強、素質高的人才,才能適應社會的需求和時代發展的需要。

3、加強專業素質教育和實踐教學環節。調查結果顯示,學生中學農不愛農,甚至學農棄思想普遍存在,因此對學生進行專業素質教育和學農愛農為農意識培養就顯得尤為重要。要培養學生學農、愛農、務農的職業理想,應從新生一入學就開始抓起。比如在新生入學教育中就安排的專業素質教育內容,邀請各系權威專家介紹本專業的課程體系及就業方向,組織新生參觀校史館、校外實訓基地等。此外,為學生提供教學實習基地,增加對教學實踐環節的考核,也尤為必要。可以每年利用寒暑假期組織學生深入農村和農業生產第一線,開展農村入戶調查、送科技下鄉活動、義務參加農村支教活動等。

4、掌握最新惠農政策和農業行業發展動向,做好就業引導。要使畢業生愿意投身農業領域工作,就要讓他們對農業行業的發展充滿信心和希望,對選擇到農業領域工作有所憧憬和期盼。很多學生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和制約,認為農業領域的工作環境就是條件艱苦、待遇低、發展空間小,要讓學生轉變這種觀念,就需要教師對最新惠農政策和農業行業發展動向進行宣傳。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農產品的需求已不僅僅局限在能吃飽的層面上,而更加注重農產品的質量。比如人們對有機蔬菜、水果,無添加農產品的需求,就是農業未來發展的一個契機。再比如以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為主導的新農業科技革命正在蓬勃興起,農業信息技術正在全面改造和裝備現代農業,并且國家重視農業政策已經逐步實施,這將會大大提高農學相關行業人員的地位和待遇。在這種情況下,畢業后從事涉農領域工作,無論是職業發展空間還是個人的實際利益,都可能有較大突破。

參考文獻:

[1]張競乾.農科專業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及對策[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08,10(1).

[2]邵華.高等農業院校引導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對策探討[J].現代農業科技,2008,(24).

作者簡介:趙媛(1984.2—),上海農林職業技術學院輔導員;陳誼(1972.11—),副教授,上海農林職業技術學院學生處處長;張哲(1977.6—),講師,上海農林職業技術學院就業指導中心。

猜你喜歡
調查分析就業
構建自考本科到研究生上升通道的思考
繼續教育(2016年11期)2016-11-24 20:06:23
讓學生樂于參與,讓課堂更加精彩
考試周刊(2016年88期)2016-11-24 15:00:28
云南師范大學非體育專業學生參加課外體育現狀的調查分析
大學生網絡參政的現狀、問題及對策分析
人間(2016年28期)2016-11-10 23:08:23
淺議民辦本科院校大學生就業工作
高職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問題的對策研究
瀘州市瀘縣初中生體質現狀調查與分析
體育時空(2016年8期)2016-10-25 20:33:44
華東地區高校園林專業校外實習基地現狀調查與分析
現代園藝(2016年17期)2016-10-17 08:42:44
技工院校以就業為導向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的思考
淺談高校輔導員的就業指導力
大學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25:0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主播在线观看| 国产黄色片在线看|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 小说 亚洲 无码 精品| 国产玖玖玖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毛片在线直播完整版| 99视频精品全国免费品| 99精品视频九九精品|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 国产成人久视频免费|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视频| 91色在线视频| 中国毛片网| 久久久久国色AV免费观看性色| 午夜天堂视频| 国产精品性| 色婷婷亚洲十月十月色天| 欧美色图久久| 波多野结衣无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亚洲高清无在码在线无弹窗| 欧美翘臀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成人在线视频| 亚洲免费黄色网| 久久精品视频亚洲| 91视频青青草| 67194在线午夜亚洲 | 91福利免费视频| a在线观看免费| 色综合天天综合中文网| 高清欧美性猛交XXXX黑人猛交|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视频| 极品私人尤物在线精品首页 |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电影网| 91精品国产麻豆国产自产在线| 国产精品对白刺激| 亚洲黄网视频| 澳门av无码| 中文一区二区视频| 在线播放精品一区二区啪视频| 国产无码性爱一区二区三区| 色有码无码视频| 一级毛片在线免费看| 熟妇丰满人妻av无码区| 成人综合久久综合| 亚洲一区无码在线| 久久黄色一级视频| 欧美福利在线观看| 99re在线视频观看| 日韩无码黄色| 欧美一区二区福利视频|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区| 高清色本在线www| 欧美日韩高清在线| 国产9191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福利免费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成人高清在线| 五月婷婷综合网| 亚洲毛片在线看| 久久夜夜视频| www.亚洲一区| 亚洲无卡视频| 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2021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无码国产伊人| 亚洲视频一区| 日韩无码视频播放| 日本午夜影院| 日韩精品资源| 欧美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不卡av中文在线| 亚洲成人www| 久久性妇女精品免费| 国产成人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久久亚洲国产一区二区| 中文天堂在线视频| 亚洲三级成人| 久久免费视频播放| 91色综合综合热五月激情| 国内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成人一级| 国产区人妖精品人妖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