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雪蘭
摘 要: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說,興趣是一個人傾向于認識、研究獲得某種知識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動人們求知的一種內在力量。學生對某一學科有興趣,就會持續地專心致志地鉆研它,從而提高學習效果。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教師。”由此可見,在學習活動中興趣比智力更重要。在物理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對物理的興趣,成為提高教育質量的關鍵。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興趣;培養
對于初中物理教學而言,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初中物理教師一直鉆研的課題。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物理概念的建立與物理規律的發現,都以實驗事實為依據。實驗是物理學的重要研究方法,只有重視實驗,才能使物理教學獲得成功,學生只有通過實驗觀察物理事實,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識。
一、運用新穎的導課方法,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課堂教學中更是如此。如果我們一開始就能抓住學生的學習心理和情感因素,讓他們達到一個欲罷不能的境界,使學生的大腦處于高度興奮狀態,就可大大激發其強烈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那么我們就能使整個教學活動很好的展開和有效的落實,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求我們老師在備課時精心設計每一堂新課的導入。物理課的導入方法有很多種,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導課方法。
1.運用小魔術、小實驗、講故事、說新聞、看圖片、幻燈片 及多媒體等手段,引導學生從情景中進入角色。
[案例] 慣性――小實驗引入 在引入慣性新課時,老師可用這樣一個實驗來引入。在一個盛有半杯水的燒杯口上放一塊硬塑料片,塑料片上放一個雞蛋,用不銹鋼尺(相當于彈片)與塑料片垂直后拉開,問學生,“放手后,雞蛋會怎樣?”此時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雞蛋上,有的說雞蛋會隨塑料片飛出來,有的說不會。這時,老師把變彎的鋼尺一松手,“啪”的一聲,塑料片飛出去了,只見雞蛋穩穩當當地落在水中,學生緊張而專注地目睹了這一切,此時,再問“為什么呢?”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興趣盎然。
2.導入新課時提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現象,引起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意識到我們的周圍處處都離不開物理。通過探討,使每一個學生都能體會到自己也可以用所學的物理知識來解釋甚至解決日常生活的一些問題,從而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講壓強時問:為什么我們坐在沙發上比坐在櫈子上舒服一些?磨刀不誤砍柴工的物理道理是什么?在講摩擦起電時問:油罐車為什么拖一條尾巴——鐵鏈?冬季晚間脫毛衣時往往看到火星閃爍?在講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時問:為什么生餃子或元宵沉在水底,煮熟后浮在水面之上?
二、教師授課時要有良好的教學藝術
在教學中,教師富有哲理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學生,使自己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
1.生動風趣,激發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是一門語言藝術,語言應體現出機智和俏皮。課前,教師要進行自我心理調整,這樣在課堂上才能有聲有色,才能帶著愉悅的心情傳授知識,從而使學生受到感染。事實表明,教師風趣的語言藝術,能贏得學生的喜愛、信賴和敬佩,從而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即產生所謂“愛屋及烏”的效應。
教學生動風趣,不但能活躍課堂氣氛,而且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例如:在講勢能時,可向學生說,當天花板上有一根雞毛向你頭頂上落下時,你將怎樣?學生肯定會說:“這有什么可怕的。”如再問,若你頭頂上的電風扇落下呢?學生肯定會下意識地手蓋頭頂,“那還不快跑”。從而說明物體的勢能和質量有關。在講勢能和相對高度有關時,可以用從課桌上跳下來和從三樓上跳下來進行比較,肯定會收到良好的課堂效果。
風趣的語言,還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例如,在講到絕對溫度的單位是“開爾文”時,故意說成“就是那個發現進化論的開爾文”,講完后,學生們先是一楞,然后幾乎全班同學齊聲回答“那個是達爾文”,這樣整個課堂氣氛就都活躍起來了。
2.教師授課時,要有豐富的情感,從而激勵學生的學習情趣;豐富的情感,是課堂教學語言藝術的運用,也是教師道德情操的要求。一個教態自然的優秀教師,走進課堂應滿臉笑容,每字每句都對學生有一種熱情的期望。大多數學生的進步都是從任課教師的期望中產生的。富有情感色彩的課堂教學,能激起學生相應的情感體驗,能增強他們的理智感,能激發他們的求知欲,能使他們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教材。
3.講述有趣的物理現象、物理學史和物理學家的故事,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介紹物理學史的發展、物理學家的情況,是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教材。如“指南針”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會使學生有很強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再如“愛迪生和白熾電燈”的故事使學生了解了科學家的成才之路,并深深地體會到“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靈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這一道理。
4.教育學生留心觀察現實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從現象中感知物理意義;物理學是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很多物理定律和規律都是從觀察中發現的。例如,油罐車為什么要拖一條尾巴——鐵鏈?在干燥季節里,在黑暗中脫下化纖衣服,往往能看到火星閃爍,這是什么現象?通過引導,學生會在生活中發現各種各樣的物理現象。有一位學生問過我,在他家附近的抽水站,當通電抽水的瞬間,會發現幾根通電導線抖動起來,為什么呢?我并沒有直接給出答案,而是引導他思索,最后使他恍然大悟。
三、及時給予成功的滿足
興趣是帶有情緒色彩的認識傾向,在物理學習中,如果學生獲得成功,就會產生愉快的情緒,若反復多次,學習和愉快的情緒則會建立固定的聯系,也就會形成越學越有興趣,越有興趣就越想學的良性循環,在物理教學中,教師如能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設計出一些學生經過一定的努力便能解決的問題讓學生自己去解決,遇到困難時,教師再給予適當的幫助,當學生解決了面臨的問題后,便獲得成功的滿足:在實際教學當中要時時刻刻抓住學生的成功處給予適時鼓勵,如巧妙地運用語言激勵,對一般學生可用:“書寫認真”“解法巧妙”“見解獨解”。對已獲成功的基礎較好的學生可進一步用言語刺激:“你還有其他方法嗎?”“你還有更巧的方法嗎?”這樣會使全班興趣高昂,切忌給學生以反復失敗的刺激,這樣才可使興趣持久。
總之,在物理教學中,教師的解頤笑語,有深入淺出、“雅俗共賞”、智中見志的特點和功能;生動有趣的實驗,把“外在”的信息,即物理課題以新奇的方式揭示在學生面前,能使課堂氣氛活躍,引人入勝,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在樂趣中獲得知識,鞏固知識。這樣的教學方法,無疑會產生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張強.怎樣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J];廣西教育;2010年20期.
[2]梁小佳.試談物理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J];教育革新;2008年12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