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犇 王宗廷
摘 要 獨立學院作為一種新型的辦學模式,有著自己的特殊性。教師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不可能完全照搬傳統高校的做法,必須有創造性的突破。本文從獨立學院特有的情況出發,對教師的職責從教學、管理、引導、示范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 獨立學院 教師職責 高等教育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獨立學院作為一種新型的高等教育辦學模式,自創辦以來發展迅速,為我國高等教育的大眾化發揮著重要作用,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但是,由于辦學時間比較短,尚有許多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和探討。這其中,教師教書育人的實現路徑就大有研究之必要。如果仍然沿用傳統的做法,勢必會有“穿新鞋走老路”之嫌。本文試圖從獨立學院的情況出發,對教師的職責做些探討,以期智者指教。
1 獨立學院的“育人生態”分析
1.1 學生方面
由于獨立學院招生時所處的特有批次,錄取的學生在學習風氣、學習態度、學習習慣等方面都處于“豐富多彩”的態勢。雖然說積極上進者也不在少數,但其中有許多特有現象,確實直接影響著和制約著教書育人。
(1)水平不齊。作為三本學校,招生時有很大的選擇余地。往往高分者錄之,低分者亦收之。統一地區的考生,兩者相差甚至有50~60分之差。更何況全國各地之間的差異,更加劇了這種選材的差異。加之大多數獨立學院又都辦有專科,而專科學生的層次又處于更下一層次。這就形成了獨立學院所特有的學生差距跨度特別大的情況。(2)學風不整。盡管大多數學生的學習是努力的,其中也不乏優秀者,可是,就整體而言,獨立學院學生的學風存在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學習紀律性不強、學習習慣欠佳,缺乏自主學習能力。(3)動力不足。不少學生是帶著遺憾、失望而進入獨立學院的,降低自我要求,覺得混個文憑算了。學習的目標、方向、理想等都有點迷茫。學習缺乏動力,前進的內在驅動力難以持久和堅持。
1.2 教師方面
獨立學院的教師隊伍尚處于初創階段,“老的老,小的小”,還沒有形成完整的結構和穩定的特色。與高標準嚴要求的教書育人目標相比較,存在很大的“缺口”。表現出許多不盡如人意之處:流動性大、學術缺乏專一性、缺乏提升自我的平臺等。
2 教師是學校的根本
在整個學校系統中,管理人員、教學人員、工勤人員等等都是不可或缺的。各自在相應的崗位上,為育人服務。但是,教師卻是一個學校的根本。只有抓好教師隊伍,才是抓準了矛盾的主要方面。
2.1 教師處于教書育人的核心地位
任何學校都是以教書育人為天職,獨立學院也不例外。在教書育人的偉大使命面前,教師處于核心地位。因為“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他是負責學生的教育與全面發展的專業人員。在整個教書育人的鏈條中,教師的角色是重要而無法替代的。學校的一切教學活動都是靠教師去設計——設計教學過程,設計學生和教材之間的相互作用。
2.2 教師的人格魅力是一種無形教育資源
上個世紀70年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編寫的《學會生存——“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所指出的:“現在教師的職責越來越少地傳遞知識,而越來越多地激勵思考;教師必須集中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從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創造性的活動,互相了解、影響和鼓舞。”
事實證明一個學校教師地位的認定、作用的發揮,這是關系到一個學校發展壯大的決定性因素。只有充分抓好教師這個重中之重,才會到達教書育人的理想彼岸。
3 獨立學院教師職責的新認識
有鑒于獨立學院的特殊性,任職于此的教師不但要承擔起傳統意義上的傳道、授課、解惑的職責,還必須從特有的實際情況出發,有創造性地開展教書育人的工作。在此,筆者認為有四個方面的認識是很重要的,即必須擔負起“教學、管理、引導、示范”的職責。
3.1 教學職責
獨立學院教師奉承教學職責,一則是教師本職工作的題中應有之義;二則是獨立學院作為教學型學校的要求;三則是教書育人的主渠道所致。只有緊緊抓住教學這個中心,教師才有了準確的定位和理念。很難設想一個不重視教學的教師是稱職的。
在堅守教學的職責時,以下幾點是值得一提的。(1)認真研究獨立學院特有的教學環境。在人們的社會實踐活動中,無不是在特定的時空和環境中進行的。獨立學院的教學亦不例外。這種環境既是獨立學院教學的前提和基礎,也是我們開展教學活動的制約與要求。諸如學生、教材、教學設備的情況,以及整個獨立學院的大環境。“審時度勢”、“知己知彼”,對于教師教學職責的完成也是完全相通的。(2)認真研究教材,設計有針對性的教案。獨立學院的人才培養目標一般是定位于既有一定理論水平又有一定技能的應用型人才。那么,這和一本或高職之類的學校是不同的,處于“頂天立地”的局面。過于強調理論,抑或過于強調技能,似乎都不行。這就要求教師從特有的人才培養目標出發,設計出符合獨立學院需求的教案,打破過去那種一套教案打遍天下的“大一統” 狀態。(3)認真研究學生,找準“接口”。如前所述,獨立學院學生的層次性比較突出,各種水平,各種要求,各種個性的彰顯等都相當鮮明。教師履行教學職責,主要對象是學生。那么只有對“ 受眾”的思想、水平、要求等有一個透徹了解后,才能設計出好的教學方案,否則無論有多么好的動機,也難免會有“閉門造車”的尷尬。不但枉費了氣力,也必定會遭到學生的排斥、拒絕乃至反對。
教師以教學為本,以教材為本,以學生為本,這是教學規律的要求。我們應當在理念上,行動上切實貫徹和執行。
3.2 管理職責
教師的管理職責與一般行政管理人員的管理職責具有共性,又有其特性。這里主要是指對學生學習等方面的管理,體現在課堂內和課堂外兩個方面。
3.2.1 做課堂的統領者,培育良好的課堂生態
保障課堂教學是實效性是教師的基本功。但是由于獨立學院學生學習的學風、習慣等,有時也難免會出現一些“生態失衡”的現象。對此,從全員的角度講,學校領導有責任,輔導員有責任。但是真正解決課堂上的問題,還是要靠教師。因為,在課堂上,教師才是真正的統領者。首先,教師的軟實力。這是營造課堂生態的根本,也是最有效的實現“統領”之策。認真備課,認真講授,認真對待學生,認真關注課堂,應當成為每一位上課教師的天職。其次,教師的授課技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參與性,真正實現互動,動態把握課堂秩序。針對課堂上出現的不同情況,既實行剛性管理,又實行柔性管理。該表揚的一定要表揚,該批評的也一定要批評。
3.2.2 做好課前課后的管理,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課堂前后的學習狀態如何,對于一名學生的成長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諸如在作業、調研等方面的有效、有序的管理等就顯得非常重要。課堂前后的雙向延伸管理,應當成為教師的“勢力范圍”。
首先,要有課前的管理。即給予學生以要求,做好課前的預習等。在上課時就應有所布置和安排,提出要求,指明內容,給予方法,使學生能夠有一個良好的學習運作規程。其次,是加強課后的管理。對于學習、作業等的要求,納入整個學習鏈的管理。加強諸如作業、課外閱讀等的管理,真正使學生更好地延伸課堂的學習,擴大知識視野。
3.3 引導職責
作為一種素質教育或者是能力教育,僅教給學生以知識是不夠的,還要從“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角度出發,加大對學生成人、成才的引導,做好導航者。這對于獨立學院的教師和學生都是極為重要的。
(1)引導學生學好課程。教師不但要教好自己所承擔的課程,還應當從整體目標出發,教育學生形成“系統觀念和全局觀念”,把握所學各門課程以及各門課程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增強對“人才”的全面認識,完成學業,以期實現全面發展。教師應當成為學生的促進者、勸導者、引導者、指導者。
(2)引導學生開展校園文化。校園文化作為一種人才培養的“環境因素”,對于學生的啟迪、熏陶、培育,作用是毋庸置疑的。這一點對于獨立學院尤為突出。所有教師都必須從人才全面成長的高度引起足夠的重視,并切實而為之。諸如從本學科、本專業出發,加強對于學生社團的指導、社會實踐活動的指導、校園活動的策劃、指導、咨詢等。逐漸培育校園文化的水土,改變“文化沙漠”的局面。
3.4 示范職責
列寧說過:“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作為一名學有所成的合格者,對于每一個學生來講無疑就是一名成功者,一名榜樣、標志,或者是目標、權威和偶像。所以,教師應當以自己為教材向學生展示自我人格魅力和成長之道。
(1)結合教學,傳道立德。每門學科,無論其內容有多么的不同,但它都是講授科學道理和客觀規律的。教師在向學生傳道時,要有培養學生科學信仰、科學精神的意識。同時要將自己融入學科,展示自己的科學精神,并以自己親身的感受和體會,現身說法,給予學生形象化的教育。為學生指明、說明和表明一條成人之路、成功之路。如此一來,一定會收到“親其師,信其道”的效果。
(2)嚴以律己,身正為范。教師的一舉一動,直接對學生產生著實際的影響。當教育學生應當如何做時,自己必須首先做到。正所謂“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很顯然,一名對自己放松要求、吊兒郎當的教師,是不可能對學生產生積極影響的。所以,無論是在學習上,還是在德行上,都必須有嚴以律己的精神,做學生的行為表率,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響、感召學生。
4 結語
(1)獨立學院的教師擔負著艱巨而又光榮的教書育人的使命,處于學校的重要地位。(2)必須對所處的客觀環境進行科學的分析和認識,從實際出發,明確自己的工作對象、機制、方法等。(3)認真履行教學、管理、引導、示范的職責,為促進獨立學院的健康發展,為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提升自我的發展做出創造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羅世全等.獨立學院課堂教學質量的現狀與改進的思路[J].民辦高等教育研究,2006.5.
[2] 何凌霄.淺議獨立學院的學風建設[J].江蘇大學學報(高等教育研究),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