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培杰
摘 要: 學風建設是高校建設和發展的重要方面,大學英語作為一門開設在大學低年級的基礎必修課,在學風建設方面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全新版大學英語》為例,探討大學英語教學在學風建設上的作用及如何利用大學英語課程推動學風建設。
關鍵詞: 大學英語 學風建設 課堂教學
一、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在學風建設中的作用
大學英語作為高等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在高校課程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全校所有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課程。大學英語教學不僅學習語言基礎知識、提高英語語用能力和語言技能,使知識與能力相互促進、共同提高;更提高包括英語綜合素質在內的自身綜合素質,通過人文教育提高綜合文化素養,適應社會發展,并服務于社會,最后成為合格的世界公民。
通過課文學習、課內文化知識討論和課后大量閱讀實踐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文化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培養審美情趣和鑒賞能力,并以此為基礎,不斷優化態度、情感、價值觀念和信仰等,提高個體品質,提升人文素養和人文精神。在教學過程中傳遞不斷進取、積極向上的精神,對學校學風建設有重要作用。
而且,大學英語在大學一、二年級開設,正是形成良好學風的黃金階段。因此,利用大學英語教學促進學風建設顯得尤為重要。
二、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推進學風建設的途徑
1.在教學中展現嚴謹治學的教風,帶動學生形成良好學風。
好的學風來自好的教風,教師的言傳身教每時每刻都在影響學生。教師嚴謹的治學態度、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淵博的知識、不斷學習的進取精神都會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2.開展優良學風評比活動,創造積極進取的學習環境。
在教學過程中開展優良學風評比活動,創造積極進取的學習環境,不僅有利于學生的學習,還有利于學風建設。
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采用多種比賽、競賽活動激發學生興趣。國內外的大量研究表明,在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中,適當開展競賽活動是必要的、有益的。
3.深入分析所學文章的思想內涵,營造不斷向上的學習氣氛。
在《全新版大學英語》第三冊中有這樣一篇課文《一位推銷員的生活》,講述了一位手腳都有殘疾、語言也有障礙的殘疾人,憑借堅強的性格,成了公司最成功的推銷員,不依靠別人,過上了自給自足的生活。在分析主人公成功原因時我們可以看到,堅強的意志,對自己的信心,遇到失敗不放棄的勇氣,是他成功的力量,也是當代學生需要學習的意志品質。
在《全新版大學英語》第一冊中有這樣一篇課文《本·卡森,一位創造奇跡的人》,講述了一個家境貧窮的黑人孩子,在母親的鼓勵下,廣泛閱讀,在閱讀過程中改變了自己急躁的性格,提高了學習成績,作為優秀畢業生考入了著名的醫學院,最后成為一名世界聞名的腦外科醫生。本·卡森克服重重困難實現自己的夢想,是現代大學生應當學習的榜樣。
學習這類課文之后,要求學生用英文寫讀后感,開展討論,鍛煉學生的英語邏輯能力、寫作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和思辨能力。同時,學生通過分析課文,思考辨析這些作品,批判地繼承和借鑒前人深刻的體驗、感受和思考,并將這些人文知識內化、整合成自己的意識、思想、情感,并使之蘊含于自己的內心世界,見之于行動,從而提升心理素質、精神境界,確立正確的人生追求和價值取向,進而推動整體學風建設。
4.加強與輔導員的溝通,共同推動學風建設。
高校政治輔導員始終處于高校學風建設的基層,他們直接面對班級和學生個體,和學生一同參與學風建設。任課老師每承擔一個班級的教學任務時,首先要向輔導員了解該班級的基本情況、學生的家庭背景、學習背景、思想狀態等,從而在教學過程中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同時,任課教師要把在教學中發現、搜集到的學生信息及時有效地反饋給輔導員,為輔導員進一步做好思想工作提供有力幫助。
這樣,任課教師參與到學風建設中,和輔導員形成合力,共同推進學校學風建設。
三、結語
學風建設在宏觀層面上主要是建立健全學校各種政策和規章制度對學風建設的激勵、導向功能,制定各項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和提高綜合素質的措施制度。在微觀層面,學風建設和課堂教學密不可分,課堂教學應該在學風建設上起著實際作用,學風建設的成果將反過來對課堂教學起促進作用,二者相得益彰,因此通過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促進學風建設是可行的,也十分必要。
參考文獻:
[1]張永紅,魯琳.關于學風建設的幾點探討[J].北京農學院學報,1998(01).
[2]鄭家茂,潘曉卉.關于加強大學生學風建設的思考[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