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采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對運動處方在普通高校體育教學中的現狀進行分析和研究,提出具體的實施對策,為運動處方的普及提供幫助,在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的同時,提高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
關鍵詞:高校體育;運動處方;現狀;對策
我國政府于1999年6月召開了改革開放以來的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提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要求,指出學校體育應以“健康第一”為主導思想。但是大量調查研究結果表明,大學生仍然存在心血管功能差,身體機能水平低的現狀。那么,如何激發學生的運動激情,形成終身體育意識,很多學者提出了運動處方教學。
一、運動處方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運用現狀分析
1954年,KarPovieh提出運動處方類似醫生給病人開的醫藥處方,是指符合個人狀況的運動程序。發展到1993年我國學者劉紀清根據自己10多年對運動處方的研究和鍛煉經驗,概括為從事體育鍛煉的人或病人,根據醫學檢查結果,按其健康、體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狀況,結合生活環境條件和運動愛好等個體特點,用處方的形式規定適當的運動種類、時間及頻率,并指出運動中的注意事項,以使人有計劃地經常性鍛煉,達到健身或治病的目的,即運動處方。運動處方的分類有很多種,按應用的目的和對象可分為四類:(1)競技訓練運動處方;(2)體育教學中的運動處方;(3)預防保健運動處方;(4)臨床治療運動處方。
目前,我國關于運動處方的研究很多是醫療保健方面,學校教學中涉及的很多也只是體育保健課。在僅有的一些關于高校體育教學的文章中也是理論的研究,很少有具體實施的措施。其次,普通高校運動處方教學實施現狀不容樂觀,據調查表明,很多學校沒有開設運動處方課程,有的也只是作為選修課與實驗課,或者是保健課里的一部分內容,課時量很少。此外,學生對體育的認識只與學分掛鉤,根本就沒有意識到體育與健康的關系,更不會去了解運動處方。
二、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實施運動處方的對策研究
1.轉變教學思想,更新“競技運動為中心”的觀念
學校領導的重視是運動處方在高校發展的基本前提。因此,高校各相關職能部門領導應充分了解運動處方在教學中的意義,重視學生的運動技能與技術的同時,也重視學生的運動興趣,注重鍛煉的長效性。而且專業教師不僅需要過硬的運動技能還需懂得相應的醫學知識和指導運動處方實施的能力?!搬t體結合”(200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了《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引出“醫體結合”)實現了醫學、體育學和營養醫學的有機融合。首先通過進一步的培訓與學習讓體育教師掌握更多的醫學知識,其次引進相應的醫學人才。
2.提高學生運動的參與意識,普及運動處方知識
運動參與意識是從心理、身體上提高人們對體育認知、情感、意志、興趣等的認識,并且身體力行,投入到行動中去,增進健康,增強自身優勢。擁有良好的運動參與意識,是促使人們主動、積極參與運動的內在因素。首先,加強學生對體育知識的學習,其次,在教學中通過不同的手段提高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從內心重視起來,形成正確的體育價值觀,感受到運動的樂趣,從而扭轉因缺乏對體育深層價值的理解而帶出的一大批體育被動人口的局面。
通過運動處方的學習,使學生了解運動處方的概念,制訂方法,注意事項等,讓學生依據運動處方的針對性特點,根據自己的身心特點,用運動處方的形式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時間及頻率,然后主動地進行自我鍛煉和評價。這樣也有利于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提高學生運動參與意識。譬如,運動處方運用初期會出現不舒服的現象,運動處方運用通常分為適應、增進和維持三個階段,在開始適應的階段,可能會有很多的不適,這時不需要隨意地更換運動處方。
3.做好教學與醫療并重的準備
在每個學期可以讓學生體檢至少一次,首先,測定其身體形態和身體成分指標,評價靜態心肺功能狀態、心肺適能、肌肉及柔韌適能;其次,運動負荷試驗及體力測驗包括運動血壓、運動心電、心臟功能能力、有效鍛煉強度范圍、有效鍛煉心率范圍等。身體素質差的學生可以縮短體檢檢查的時間距。這就需要有足夠的醫療、運動器材、場地設施作為保障,學??梢愿鶕W校自身情況購買或借助。
體育教學中的運動處方根據體育課的性質來決定。體育課按照課的性質可以分為普通體育課、選項體育課、專項體育課、保健體育課;按照課的任務可以分為新授課、復習課、考核課。在組織教學上,要輕松、活潑、靈活、多樣。選項與專項體育新授課中尤其要處理好技能在運動處方中的使用,不能因為學生不精通運動技能而影響教學的效果和質量,導致運動處方無法實施。在任何運動處方實施中都要貫徹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思想。
4.實施課內外鍛煉
很多國內外的研究證明,每周進行3~4次的有氧鍛煉,每次45~60 min,即可取得最佳的健身效果。而我們的體育教學每周只有1次90分鐘的鍛煉,這樣的運動量遠遠不夠。因此,只有運用學生的課外活動時間。我們的“運動處方”教學模式的運動頻率可以是每周1次體育課(90 min),再加上2次以上課外鍛煉,改變運動量不足的現象,提高運動效率。
參考文獻:
[1]李顯軍,任建生.運動處方的研究現狀及應用前景[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0,34(5):79-82.
[2]劉紀清.實用運動處方[M].哈爾濱: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
作者簡介:程昕,男,副教授,就職學校:江蘇省淮陰工學院,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