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淑君
摘 要:閱讀教學是語言文字的理解能力的訓練,能啟發(fā)學生的想象,喚起學生學習的興趣,閱讀教學就是要在讀書實踐中加強對學生閱讀能力的訓練。幫助學生較好地掌握所學的知識。
關(guān)鍵詞:預習;各抒己見;開展討論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8-362-01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那么,怎樣提高語文閱讀效果呢?
一、把握閱讀教學的特點,掌握閱讀教學的主動權(quán)
1、閱讀教學是語言文字的理解能力的訓練。學生通過看或讀課文,氣理解和體會作者
所要表達的內(nèi)容、思想、感情、知趣等,這種理解和體會的能力要通過唯一的文字條件去實現(xiàn)。為此,在教學中,應注意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對書面語言的理解能力。首先注重加強正音正字的教學,要求學生讀得準,寫得對。其次,要求學生了解詞義,并進而掌握些有關(guān)的詞匯,加強詞與句的基本訓練。
2、閱讀教學是把語言文學的理解同認識食物相結(jié)合
任何一篇文章都是客觀事物的反映,又都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表現(xiàn)。
二、掌握閱讀方法,提高閱讀能力
“教是為了不教”。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的,就要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方法,以達到“授之以漁”的目的。
1、抓好課前預習,在教每一篇課文之前都應從本班學生實際出發(fā),提出預習的目的和要求,編寫好預習提綱
初讀時幫助學生通過理解課文內(nèi)容,抓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理清文章的層次,解決字詞障礙。并逐步掌握文章的中心詞、重點段,進而初步理解文章的中心。為了收到良好的預習效果,平時要多訓練學生使用工具書,以保證學生能獨立地讀好課文。認真檢查學生預習提綱,掌握學生預習情況。并教給學生預習方法,要求他們認真閱讀課文,并在文上“劃劃”“寫寫”“批批”,還要記下自己沒有弄懂的問題,這樣就能使上課聽講時做到心中有數(shù)了。
2、認真指導讀和議
這一階段是老師指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增強閱讀能力的重要階段。要指導學生通過語言文字理解思想內(nèi)容。在此基礎(chǔ)上深刻理解文章的內(nèi)在聯(lián)系,逐步學會怎樣看書和寫作。
三、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提高閱讀教學效果
1、啟發(fā)學生想象,喚起學習興趣
學生想象能力豐富,教學中抓住這一特點,對教材中的重點、難點讓學生分析、想象,喚起學習興趣。
2、鼓勵爭辯,逐步形成學習興趣
在閱讀教學中,適時地提出問題,并鼓勵學生積極動腦、各抒己見,展開討論,在爭論中去理解知識,可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學生中有新意的見解,及時給與肯定;不正確的意見,逐步加以引導,這樣堅持經(jīng)常,逐步提高和養(yǎng)成爭論的習慣,從而形成樂于求知的興趣。
學生積極性調(diào)動起來后,要堅持持之以恒,這樣就會有效地提高閱讀課的教學質(zhì)量。
四、講練統(tǒng)一,幫助學生提高閱讀能力
要在讀書實踐中加強對學生閱讀能力的訓練。首先,練習要有明確的目的,要突出重點。其次,練習要抓住重點。
提高閱讀課駕校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致力于在“導”字上下功夫,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加上科學的練習方法,就會使學生較好地掌握所學的知識。
五、拓展與教材表達方法類似的文章閱讀
提高教學質(zhì)量,教師需要力爭做到“把握教材、用好教材、超越教材”。小學語文學習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對表達形式的學習模仿,教師有必要選擇推薦那些和課文表達形式相類似的內(nèi)容,引導學生主動閱讀。
實施新課程,教師不僅要“洗腦”,還要“充電”,也要大量閱讀,獲取新知識,再經(jīng)過消化,轉(zhuǎn)變?yōu)橛幸嬗谔岣哒n堂教學效率的養(yǎng)分,那才是最大的收獲。
六、拓展閱讀與教材有對比性的文章
烏申斯基說過:“比較是思維的基礎(chǔ)。”教師要善于選取相關(guān)的教學資料,把內(nèi)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聯(lián)系的讀物加以對比,促進知識的類化,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所以,教師可以把有對比性的文章放在一起讓學生閱讀,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這樣可以與杰出人物對話,與精粹文本對話,與高尚靈魂對話,博采諸家厚積薄發(fā),從而以他山之石攻玉,以自我素養(yǎng)創(chuàng)新。這樣才能以扎實的功底,豐富語文教學的理論和實踐。
總之,將文章特點與自己理解的獨特視角結(jié)合起來,恰當?shù)剡M行教學設(shè)計,定然會使課堂教學精彩紛呈。閱讀訓練的方法還很多很多,這就需要我們在長期的教學活動中去發(fā)現(xiàn)去積累去實踐,才能找到最為理想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