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文輝
[摘要] 目的 總結成人血小板增多癥的診斷要點,探討血小板去除術在成人血小板患者中的應用價值。 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的50例成人血小板增多癥患者,按隨機雙盲法分組,單純采用羥基脲治療對照組患者,為觀察組患者行血小板去除術,比較兩組臨床療效。 結果 觀察組臨床治療效果為緩解、進步、無效的病例分別為15例、8例、2例,臨床有效率為92.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6.0%(x2=3.059,P<0.05)。 結論 血小板去除術可緩解乏力、煩熱、氣短、失眠等臨床癥狀,提高生存質量,值得在血小板增多癥患者中推廣。
[關鍵詞] 成人血小板增多癥;臨床診斷;治療
[中圖分類號] R558.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4)21-179-02
血小板增多癥是一種出血性血液病,有原發和繼發之分,臨床癥狀表現為出血傾向、血栓形成,近年來,其發病率呈上升趨勢,臨床上治療血小板增多的方法較多,但療效各異[1]。本研究為2010年12月~2013年11月25例成人血小板增多癥患者應用血小板去除術治療,手術效果較佳,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0年12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患者50例,入選病例均確診為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按隨機雙盲法將其分成觀察組25例,對照組25例。觀察組:男女比例11∶14,年齡45~66歲,平均(51.12±2.51)歲;對照組:男女比例12∶13,年齡46~66歲,平均(51.54±2.74)歲,兩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手足麻木、頭暈頭痛、發作性肢端疼痛癥狀,比較兩組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患者的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參照世界衛生組織診斷標準[2],原發性血小板增生癥:(1)血小板計數持續>450×109/L;(2)骨髓活組織檢查提示無明顯粒系或紅系增生,主要巨核系增生;(3)無反應性血小板增多的證據或JAK 2V617F基因或其他克隆標記的表達;(4)排除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原發性骨髓纖維化、真性紅細胞增多癥或其他骨髓增值性疾病。
1.3 治療方法
1.3.1 對照組 給予羥基脲(齊魯制藥有限公司,H37021289),口服,1片/次,2次/d,1個月為1個療程,堅持用藥3個療程(注:當血小板數下降或癥狀緩解后即可停藥,如有復發可再用藥)。
1.3.2 觀察組 應用美國baxter公司生產的CS-3000plus血細胞分離機及配套產品進行血小板去除手術,按患者血小板基數及體質量設置血循環量(常規情況為2個),血流速控制在40~60mL/min之間,堅持治療2~3h,一次治療不成功可再次治療,術后叮囑患者服用羥基脲,根據血小板計數下降程度調整藥物劑量,1個月為1個療程。
1.4 療效評定
治療3個月后,參照《血液病診斷及療效評價標準》[3]評價療效,臨床效果分為緩解、進步、無效三個級別;觀察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5.0處理數據,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成年血小板增生癥患者臨床療效統計
觀察組臨床治療效果為緩解、進步、無效的病例分別為15例、8例、2例,臨床有效率為92.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6.0%(x2=3.059,P<0.05)。見表1。
2.2 兩組成年血小板增生癥患者不良反應統計
治療過程中及治療后兩組患者均未見不良反應。
3 討論
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為骨髓增生性疾病,常見于年齡>40歲的人群,其特征為骨髓中巨核細胞過度增生血中血小板數量異常增多,可伴有質量異常。乏力、氣短、失眠、脅痛等臨床癥影響著患者的生存質量。有學者[4]為15例成人血小板增多癥患者應用血小板去除術治療,結果顯示,11例患者頭暈、惡心、視力模糊等臨床癥狀減輕,血小板數降至(250~450)×109/L,4例患者血小板水平未見改善,于術后7~20d行第2次血小板去除術,術后血小板數降至(300~620)×109/L,提示血小板去除術在成人血小板增多癥患者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本組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臨床治療效果為緩解、進步、無效的病例分別為15例、8例、2例,臨床有效率為92.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6.0%(x2=3.059,P<0.05),近似于相關文獻[5],進一步表明血小板去除術可緩解乏力、煩熱、氣短、失眠等臨床癥狀,提高生存質量,改善預后。
止血、溶血、降低血小板數量是血小板增多癥的治療原則,羥基脲是治療血小板增生癥的有效藥物,有研究數據顯示[6],羥基脲治療成人血小板增生癥的近期有效率在80.0%左右,本組對照組患者應用羥基脲治療,臨床有效率為76.0%,近似于相關文獻[7]。藥物可有效緩解患者乏力、煩熱、氣短、失眠等臨床癥狀,但藥物治療血小板增多癥,起效慢,療效差,給予血小板去除術的同時應用羥基脲治療,短期內便可降低血小板計數,緩解動脈管壁痙攣,減輕血液粘著力,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減輕患者不適癥狀。本研究觀察組患者中無一例出現不良反應,表明血小板去除術臨床安全性高,也提示聯合治療可彌補藥物治療見效慢,長期使用不良反應大的缺點。
為保證血小板去除術的手術效果,術中應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及病情變化,控制好循環血量,治療結束后復查血小板計數,叮囑患者若出現頭暈、惡心、視力模糊等臨床癥狀應及其就診。
綜上所述,血小板去除術可緩解乏力、煩熱、氣短、失眠等臨床癥狀,提高生存質量,值得在血小板增多癥患者中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 段赟,李雪松,夏小軍.從中醫學“血濁”理論探討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J].中醫研究,2011,4(1):8-10.
[2] 劉凌,龐纓,葉絮,等.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血栓形成的相關因素分析[J].實用醫學雜志,2011,19(10):3508-3510.
[3] 夏云金,周梅玲,萬楚成,等.治療性血小板單采術在血小板增多癥患者中的應用[J].血栓與止血學,2011,6(2):266-268.
[4] 王學文.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真性紅細胞增多癥和骨髓纖維化:目前的處理和靶向治療[J].現代腫瘤醫學,2009,10(10):2008-2011.
[5] 張可杰,鹿全意,李蒲,等.血小板參數聯合乳酸脫氫酶在血小板增多癥鑒別診斷中的價值[J].中國實驗血液學雜志,2010,4(6):972-975.
[6] 楊平,王靜.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合并類風濕關節炎1例[J].中國保健營養,2012,22(10):5090-5091.
[7] 束玲玲,楊默.伊馬替尼治療血小板增多癥及其他骨髓增殖性疾病的研究及應用[J].中國實驗血液學雜志,2012,6(6):1507-1512.
[8] 陶曉勇,劉淑艷,耿曉非,等.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并發顱內靜脈血栓形成臨床資料分析2例報道并文獻復習[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3,5(21):9568-9571.
[9] 陳皙,段美麗.血小板增多癥診治進展[J].山東醫藥,2013,13(48):82-85.
[10] 吳潔,任燕梅.繼發性血小板增多癥669例原因分析[J].山西醫藥雜志,2013,6(12):1432.
[11] 藺莉,楊樺,黃建平,等.妊娠合并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并發多臟器功能衰竭[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1,12(10):789-792.
[12] 夏珺,徐衛,張蘇江,等.Jak2v617f點突變與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的臨床相關性研究[J].中國實驗血液學雜志,2008,2(2):416-420.
(收稿日期:2014-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