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永清
【摘 要】本文從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和專業培養要求兩個角度來闡述物理學在醫學高等職業教育中的重要性。掌握一定的物理學知識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也為醫學后續課程學習乃至將來從事的醫學事業奠定基礎。
【關鍵詞】 醫學院校 高職教育 物理
物理學是醫學院校高職各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自然科學基礎類課程。它與醫學的關系源遠流長,是醫學發展與進步的基礎、工具、階梯。醫學的所有儀器都離不開物理學原理和技術[1]。物理教育也是科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擴大學生的科學視野、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等各方面起著重要作用。然而,對當前接受衛生職業教育的學生來說,部分學生還沒有意識到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識對其今后學習和工作的重要性。因此,筆者認為有必要梳理一下,讓學生明白高職高專醫學類院校開設《物理學》課程的重要性,只有認識了其重要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會提高,否則,如果學生認為開設《物理學》課程是可有可無,物理是可學可不學的,學了物理學對我今后也沒什么用,那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必然是大大減弱。
本文從兩個角度來闡述高職高專醫學院校開設《物理學》課程的重要性。
首先,從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的角度來看,特別是在當前國家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形勢下,開設物理學課程不光是物理基礎知識的學習,更是一種思維方法、科學精神熏陶。高職教育是培養有較強動手能力并有一定理論基礎的高級應用型人才。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高職各專業開設物理課的目的就是要綜合培養學生的素質。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觀察能力、動手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培養學生學會用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觀察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正確客觀的認識世界的方法;培養學生開闊的思維,激發探索和創新精神,增強其適應能力。物理學作為一門基礎文化課,以研究自然界中的物質結構和運動的基本規律為目的,是整個自然科學和現代技術發展的基礎,物理學的思想、方法正在廣泛地滲透到許多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之中,物理知識不僅是現代科學技術的基礎,也是科學地認識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基礎。同時,物理學知識在我們日常的生活生產,科學研究中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通過物理課學習,學生不僅具備一定的物理知識和技能,也可從知識和技能中領悟到物理學家優秀的品質,了解其物理思想和方法,并能在今后學習和生活中加以指導和應用。而當前我國高校招生規模的擴大,入學門檻的降低,使得入學學生的物理基礎也下降。作為高職學生,實行“3+2”的入學模式,即以初中為起點進入到高職教育,這部分學生物理知識有限,所以如果在高職教育中開設物理課則有利于其豐富物理知識,擴大知識視野,增加科學常識,提高科學文化素質,為今后的學習和生活增強競爭力。
其次,從專業培養角度來看,物理學是醫學的基礎課程之一。醫學是以人體生命活動為研究對象的一門綜合科學。而在人的生命過程中就存在機械的、熱的、電的和磁的、原子及原子核的運動等,因此,要正確理解生命現象的原因和領悟生命現象的本質,對正常的、異常的生理過程進行理論解釋,以及學好醫學基礎及專業課程,都需要物理學中相應的力學、分子熱力學、電磁學、光學、原子及原子核的知識為基礎。如人體的骨骼、關節、胃腸、心臟等都存在著簡單的機械運動;血壓、血液黏度、血液流速、血管彈性等需要力學和流體力學知識來揭示規律;眼睛是一個光學系統,需要光學知識;體溫的調節、能量的轉換等則需要熱學知識等等,所以,要學好醫學,掌握一定的物理學基礎知識是完全有必要。同時,物理學也是醫學發展與進步的基礎、工具和階梯。醫學所有儀器都離不開物理學原理和技術。醫學要研究各類物理因子(如各種力、溫度、聲和超聲、可見光、紅外光和紫外光、X射線、激光)對人體的作用機制,實現對疾病的預防、診斷和治療,就需要各種各樣的醫學設備。而從診斷和治療疾病的方法、原理到儀器的原理、技術都離不開物理學的理論、方法和技術[1]。如聽診器、體溫計、血壓計、心電圖機、腦電圖機、顯微鏡、激光器、B超機、纖維內鏡、X射線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儀(CT)等等。因此,掌握一定的物理學基礎知識,對于醫學儀器的掌握和使用,為更好開展醫學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所以,物理學和醫學的關系千絲萬縷,不可分割。假如說學生不具備一定的物理知識,而又要想學好醫學的基礎知識和醫學臨床科學,我認為那是不可能的。特別是當前學生物理基礎普遍比較薄弱的基礎下,要想更好地學好醫學,為今后更好開展醫護工作,則更需要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識。所以,對于高職高專院校的學生,開設物理學課程對于學生學好醫學知識、掌握醫學技能具有重要的幫助作用。
因此,高職高專醫學院校開設物理課對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作為一個現代醫學工作者要想順利地做好本職工作,就必須具備一定的物理基礎知識。當然,筆者雖然分析了高職高專醫學院校開設物理課的重要性,但要提高其教學效果,還需要學校、老師、學生的重視和相互配合,這樣才能大力提高我們的人才培養水平。
【參考文獻】
[1]宋大衛.物理應用基礎[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
[2]趙紫蕭.淺議如何提高高職物理課程教學質量 [J].才智,2011(22):25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