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精神,結合梨樹縣的林木種苗生產的實際及所了解的省內外同行業的情況,就林木種苗發展做以簡述,供讀者參考。
關鍵詞:林木;種苗發展;探討
中圖分類號: F326.2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4.22.008
1 關于加快林木種苗發展的重要性
林木種苗是林業建設重要的物質基礎。在發展現代林業、建設綠化美化吉林大地具有十分重要作用。近年來,我省林木種苗建設取得了長足發展,林木種苗基地建設初具規模,生產科技含量明顯提高,經營產業化不斷推進,行政執法和質量監管不斷加強。但綠化大苗、園林景觀苗木缺額較大。特別是隨著綠化吉林、生態興省戰略的不斷推進,對林木種苗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今后10年,全省每年要完成營造林400萬畝以上,行道兩側、城市鄉村、廠礦企業、機關學校的綠化大苗、景觀苗需求量日益增加。苗木數量的不足,苗木規格和品種的差異,已經成為影響全省造林綠化步伐的瓶頸。因此,各地要進一步提高對加快林木種苗發展必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高度重視和加強林木種苗工作,切實做到超前抓種苗,下大力氣抓大苗定植,加快培育優良鄉土樹種、珍稀瀕危樹種和景觀樹種大苗,扎實有效地推進林木種苗事業發展。
2 關于林木良種補貼范圍的界定
林業的種子及苗木生產與農業、畜牧業的良種繁育有共同點,但差異性更大。主要表現:一是林業具有公益性的特點決定了林木種子和種苗商品化運營非常困難;二是林木種子、苗木繁育時間長,產量受自然環境和營林生產任務量雙重影響;三是適應性受地域影響程度大;四是專業化生產程度高。因此,母樹林、種子園、采穗圃及具有育苗“三證”資格的苗圃均應列為林木良種補貼的范圍。
3 關于加快林木種苗的主要措施
3.1 加強領導、落實政策,創造一個良好的苗木生產和經營環境
種苗建設是實現林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對林業六大工程和生態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時也是林業建設的最重要保證,更是“科技興林”的一個關鍵部分,林業建設作為一項長期的戰略措施來抓,要堅持抓種苗建設,領導們應該引起高度重視。
3.2 依靠宣傳力量,進一步提高幼苗的技術內容
利用報紙、廣播、電視講座和其他形式的宣傳方式,大力發展種苗技術宣傳工作,努力提高林業管理。加強種苗應用技術研究,鼓勵投資幼苗研究。
進一步提高幼苗的技術。將一粒種子培育成造林、綠化用的小苗,首先要進行種子催芽、苗圃整地、做育苗床或做壟、土壤消毒,然后進行播種、灌溉、施肥、間苗、中耕除草、病蟲害防治等。只要有一個環節出問題,就會對苗木生長造成不可挽回的影響,甚至造成育苗失敗。大田常規育苗勞動強度大,育苗周期長,受自然環境影響大,苗木質量不易保證;組培、工廠化育苗縮短了育苗周期,加快了育苗速度,大大提高了苗木質量,對提高苗木成活率大有好處;組培育苗、嫁接育苗和容器育苗是在種子或插條等繁殖材料緊缺,技術和設備設施具備情況下采用。
3.3 加強林木種苗基地的建設和管理,更應強化政府行政職能
應進一步加強林木種苗管理團隊建設,提高服務能力、執法能力。充分發揮在行政許可范圍內的各種職能;種質資源保護和種子執法,良種的推廣,信息指導公共服務,真正把苗木管理功能做到“指導、規范、監管、服務”。充分發揮國有苗木基地的主導作用,形成多種所有制的苗木生產供應體系,共同發展。建設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誠信和高效的林木種苗管理系統。
4 結語
進一步深化對林木種苗基地系統國有企業改革,按照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農業 進一步增強農村發展活力的若干意見》,這是黨中央連續發布的第十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一號文件”。文件明確提出“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創新添活力”的目標,緊緊圍繞現代農業建設,突出強調加大農村改革力度、創新農業經營體制,提出了一系列新觀點、新政策、新舉措,必將進一步解放和發展農村社會生產力,為“三農”工作再創新輝煌提供制度保障。有能力的農民和城市居民,科技人員,私營企業主和外國投資者,企業員工和事業單位職工等,可以單獨或合作方式按照林木種苗生產和管理。同時,提高幼苗的服務和監督,增強苗木生產經營者的法律意識,促進全縣苗木生產健康穩定發展。
作者簡介:張貴新,本科學歷,梨樹縣林業科技推廣總站,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林業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