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
摘 要: 隨著社會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在不斷變化,新課程改革下,對歷史教學的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提出了新的要求,這就需要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分析歷史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措施,以便于構建高效的歷史課堂。本文主要針對此問題予以分析研究。
關鍵詞: 高效課堂 歷史課堂教學 構建方法
歷史教學是學生了解我國悠久歷史的重要途徑,對于學生的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隨著新課改的實行,其對歷史課堂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積極構建高效課堂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目前的歷史課堂教學中,還存在較多問題,在對相關問題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措施是非常必要的。下面就對高效歷史課堂的構建予以簡單分析。
一、構建高效歷史課堂的意義
我國的歷史教學,注重學術性、實用性與生活化,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越來越重視其各方面的融合。隨著新課改的實行,在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更加注重歷史知識與現實社會的有機融合,常用歷史原理折射社會現實,并進行傳統價值觀念的滲透。我國歷史非常悠久,要從較深遠的視角對歷史知識予以研究,涉及的教學內容非常多,如果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就難以從大量的教學內容中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這就需要在現有基礎上,積極構建高效歷史課堂。
二、目前歷史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歷史課堂教學中,積極構建高效課堂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對目前的歷史教學課堂進行簡單分析發現,其中還存在較多的問題,不利于高效課堂的構建,主要表現為:
1.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沒有將學生作為整個課堂教學的主體,這使得學生難以在課堂教學中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相關知識的學習中。任何一門課程的學習,學習興趣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具有較濃厚的學習興趣,才能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才能夠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歷史課堂往往讓學生感覺沒有新意、內容枯燥,并且很大一部分學生沒有認識到歷史課程學習的真正目的與意義,并且在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給學生所留的自主學習與討論的時間較少,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能抓住中心,難以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在課堂討論的過程中,大多是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學生參與到討論中,其他學生的參與率非常低。
2.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缺乏發現問題的能力。在新課標中,強調對學生進行引導,便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自主探究,讓學生能夠從不同角度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自主探究歷史問題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得到培養。在教學過程中,歷史教師都非常重視問題教學法,但是在實際應用中,問題都是由教師提出的,很少有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提出問題,這就難以發揮問題教學法的作用。對于學生來講,教師所提出的問題是引導學生學習的,如果是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就會引導學生進行積極主動的學習,能夠體現出學生的實際學習愿望與學習需求,能夠充分體現出學生的主動性,但是目前的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大多是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很少提出問題。
三、構建高效歷史課堂的相關措施
目前歷史課堂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這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率與學習效果。為了適應新課改的要求,構建高效歷史課堂,提出下列幾點構建高效課堂的措施。
1.對課程資源予以合理優化與調整
目前的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教材是依據歷史新課標編寫的,在基本的教材編寫過程中,以專題為單元,探究對象主要為宏觀問題,各個單元之間依據某個內在線索構成一個整體,經常會出現教師不能在規定時間內實現教學目標的情況,這就需要教師對教學資源予以靈活運用,尤其是對教材中的大量內容應予以合理取舍。如:可以對單元教學的前后順序予以適當調整,開展專題式教學,使學生對某一個歷史事件的特點及發展規律予以全面把握,在有關新中國外交的專題內容的學習過程中,可以安排學生自主進行相關資料的查閱,以便于學生對二戰后的國際關系概況予以了解,對其發展演變形成清晰的認識,這樣就能夠輕松地了解新中國的外交概況。
2.對學生的質疑精神予以培養
在歷史高效課堂的構建過程中,應該對學生的質疑精神予以培養,這就需要教師具有良好的質疑精神,形成客觀的歷史態度。學生在歷史學習過程中,要對史學動態予以全面了解,并在查閱大量資料之后,大膽提出質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自主開展質疑,培養學生的質疑意識,以便于學生掌握有效的質疑方法,例如:在中國近代史的學習過程中,在關于辛亥革命評價問題的教學過程中,有的人認為其失敗了,有的人認為其最終勝利了,到底應該對其給予怎樣的評價,就需要學生參考大量的資料及文獻,這樣能夠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評價觀點。
3.積極培養學生的思考方法
思考在任何一門課程的學習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具體的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善于應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開展思考,以便于學生在思考過程中發現問題,并通過自主思考找到相關的解決問題方法,這樣才能對學生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予以充分鍛煉,使學生在競爭中獲得成功。教師要在相關教學活動中,對學生的思維習慣予以培養,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思考條件。如:通過教師的提問引發學生的思考,并根據學生的提問引發全班思考,防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唱獨角戲。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尊重學生、相信學生、鼓勵學生,這對于構建和諧、高效的課堂非常必要。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在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其課堂教學特點及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構建高效歷史教學課堂的措施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主要針對此進行了簡單分析,對于實際的歷史課堂教學具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參考文獻:
[1]戴琰.芻議如何構建高效的歷史課堂[J].考試周刊,2013(6).
[2]耿婷婷.試論如何構建高效高中歷史課堂[J].課程教育研究,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