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北疆地區農村少數民族勞動力轉移現狀調查分析

2014-12-09 22:56:54夏鶴楊紅
天津農業科學 2014年6期
關鍵詞:現狀

夏鶴+楊紅

摘 要:基于新疆昌吉和阿勒泰地區農戶調查數據,采用統計數據對比的方法,對北疆地區農村少數民族勞動力的現狀及特點進行分析。數據分析顯示:在北疆地區,農村少數民族勞動力中擁有一定文化和技能者、已婚者、青壯年、男性更傾向于轉移,以自主轉移、縣內轉移為主,集中轉向第一、三產業。

關鍵詞:農村勞動力轉移;少數民族;現狀

中圖分類號:F304.6 文獻標識碼:A DOI編碼:10.3969/j.issn.1006-6500.2014.06.011

國家發展農村經濟所追求的目標是合理配置農村勞動力。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是少數民族聚集地,且以農牧業為主,農村少數民族勞動力資源相當豐富,因此,有效轉移農村少數民族勞動力,使其充分就業是發展新疆農村經濟的有效途徑。筆者基于新疆昌吉和阿勒泰地區農戶調查數據,采用統計數據對比的方法,分析北疆地區農村少數民族勞動力的現狀及特點。

1 研究區概況及數據來源

1.1 研究區概況

北疆地區即新疆境內天山以北的區域,筆者選取昌吉州、阿勒泰地區作為調研區,這兩個地區分別是回族和哈薩克族自治區域,具有較強的代表性。

昌吉州地處天山北麓,準噶爾盆地南緣,東距烏魯木齊市35 km。312國道、第二座亞歐大陸橋和烏奎高速公路穿境而過,是橫穿北疆各地的交通要道。昌吉州下轄5縣2市,主要有漢族、回族、哈薩克族、維吾爾族等民族,總人口約140.21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約35.27萬人,占總人口的24.69%。

阿勒泰地區位于阿爾泰山南麓,準噶爾盆地北緣,距烏魯木齊市670 km。阿勒泰地區下轄 6縣1市,生活著漢族、哈族、回族、維族、蒙古族等民族,總人口約66.34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約38.38萬人,占總人口的57.85%。

1.2 數據來源

本論文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邊遠地區農村少數民族勞動力轉移區位選擇—基于新疆農戶行為的研究”為依托,以項目組2012年在北疆調研區發放的調查問卷為基礎,主要選取了與農村少數民族勞動力轉移相關的內容。經篩選,有效問卷共352份。

2 北疆地區農村少數民族勞動力轉移現狀及特點

2.1 轉移的結構特征

2.1.1 性別 由于性別差異,勞動者個體在受教育程度、社會角色承擔等方面均不相同,故在轉移過程中也存在明顯差別,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實現較大范圍的流動。北疆地區農村少數民族轉移勞動力以男性為主,占總樣本的65.62%,比女性(34.38%)高出31個百分點(表1)。

2.1.2 年齡 樣本數據顯示,在北疆農村地區實現轉移的少數民族勞動力中,16~40歲的青壯年勞動力比例占81.82%,比41~60歲的中年勞動力比例(18.18%)高出近64個百分點(表1)。農村少數民族勞動力大多轉移到勞動密集型行業,需要充沛的體力,故青壯年勞動力更容易實現轉移。

2.1.3 婚姻狀況 北疆地區農村少數民族勞動力中已婚人群是轉移的主體,調查樣本中已婚人群占76.70%,比未婚人群比例(23.30%)高出53個百分點(表1),其中有孩子的人數占95.35%。已婚的勞動者或有年幼的子女,或有需要照顧的老人,家庭責任較重,經濟壓力迫使他們選擇轉移。

2.1.4 教育程度 北疆地區轉移出的農村少數民族勞動力文化程度普遍較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76.42%,其中初中文化程度的比例最大,為50.85%;而大專及以上學歷的比例僅為4.83%(表1)。

另外,女性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小于男性,女性受教育程度在小學以下的比例為12.40%,比男性高出近10個百分點。

2.1.5 技能 北疆地區大部分的農村少數民族勞動力擁有一定的技能,占到78.41%(見表1),但在轉移中并沒有足夠的優勢。據調查了解,部分地區政府會在農閑時節在農村地區進行包括駕駛、烹飪、美發等在內的技能培訓,但大部分人表示所學技術不精,難以憑此找到合適的工作。

另外,雖然有些少數民族勞動者擅長廚藝、駕駛、裁縫等,但是由于信息閉塞,難以把握就業機會,無法發揮自身的特長,只能選擇做零工謀生。

2.2 轉移的產業特征

由于北疆地區農村少數民族勞動力文化素質普遍較低,缺乏專業技能,在勞務市場上缺乏競爭力。

調查資料顯示,北疆地區農村少數民族勞動力的行業轉移主要選擇在第三產業,占樣本的54.54%,其次是第一產業,占31.82%(表2)。轉移到第二、三產業里的少數民族勞動力,主要選擇在職業技術含量不高且工資水平較低的勞動密集型行業工作,很難進入技術含量較高的行業。

2.3 轉移的方式特性

農村勞動力轉移的方式一般分為有組織轉移和自主轉移兩種。有組織轉移主要是政府和中介機構組織的轉移,自主轉移一般包括自己求職和親友介紹。

調查顯示,北疆地區農村少數民族勞動力轉移的組織化程度低,以自主轉移為主,比例高達93.47%;政府或中介組織轉移的比例僅占6.53%,可見政府組織轉移力量非常薄弱(表3)。

北疆地區農村少數民族勞動力外出務工主要依靠自身從業經驗、親友介紹及輿論導向等非正式勞動供求信息。在調查中了解到,“三緣”(血緣、地緣、人緣)關系是少數民族農村勞動力實現轉移的重要紐帶。少數民族聚集村落里早期轉移能手發家致富之后,會帶動全村的大規模轉移。這種模式對于信息的及時傳遞、流動成本及風險的降低起到了重要作用。

2.4 轉移的區域特征

按行政區域可以將北疆地區農村少數民族勞動力轉移區位的分布劃分為鄉內村外、縣內鄉外、區內縣外、疆內區外、國內疆外和國外6種轉移類型。

北疆地區農村少數民族勞動力以縣內轉移為主,總比例達84.66%,縣城是轉移的首選地。跨縣轉移比例僅占15.34%,主要是轉移到鄰近的縣市,而轉移到內地省份的比例僅有0.28%;跨國轉移占1.71%,大多數選擇距離較近的哈薩克斯坦(表4)。

北疆農村地區由于地處偏遠,道路設施建設落后,交通諸多不便,轉移的成本較高,因此,農村少數民族勞動力大部分會選擇就近轉移,以縣內轉移為主。

3 結論及建議

通過數據分析,得出結論:在北疆地區,農村少數民族勞動力中擁有一定文化或技能者、已婚者、青壯年、男性更傾向于轉移,以自主轉移、縣內轉移為主,集中轉向第一、三產業。

為了促使北疆地區農村少數民族勞動力轉移健康、有序進行,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1)強化交通設施的建設,降低轉移成本,促進其轉移就業;(2)重視農村教育,提高女孩子的受教育程度,減少小學及以下學歷的比例;(3)加強技能培訓的力度,提高北疆地區農村少數民族勞動力的整體技能水平;(4)建立組織就業平臺,擴展就業信息宣傳渠道,提高就業成功率和勞動力資源配置效率。

參考文獻:

[1] 袁紅莎.新疆農村剩余勞動力向休閑農業轉移問題研究[D].烏魯木齊:新疆大學,2010.

[2] 陳浩,周洋洋.影響我國農村勞動力轉移個體因素的實證分析——以射陽縣兩個村為例[J].消費導刊,2008(8):19-21.

[3] 羅美雪.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探析—以云霄縣為例[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02.

[4] 高更和.中國中部農區農戶經濟活動區位研究—以河南省南陽市6個村為例[D].開封:河南大學,2007.

[5] 史清華,程名望.我國農村勞動力外出就業活動圈的實證分析[J].農業現代化研究,2009(2):145-147.

[6] 劉傳巖.中國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轉化問題的根本出路[J].內蒙古農業科技,2008(2):10-12.

[7] 董聰明.對錫林郭勒地區農村牧區勞動力轉移情況及就業培訓問題的探討[J].內蒙古農業科技,2013(5):3-4,26.

摘 要:基于新疆昌吉和阿勒泰地區農戶調查數據,采用統計數據對比的方法,對北疆地區農村少數民族勞動力的現狀及特點進行分析。數據分析顯示:在北疆地區,農村少數民族勞動力中擁有一定文化和技能者、已婚者、青壯年、男性更傾向于轉移,以自主轉移、縣內轉移為主,集中轉向第一、三產業。

關鍵詞:農村勞動力轉移;少數民族;現狀

中圖分類號:F304.6 文獻標識碼:A DOI編碼:10.3969/j.issn.1006-6500.2014.06.011

國家發展農村經濟所追求的目標是合理配置農村勞動力。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是少數民族聚集地,且以農牧業為主,農村少數民族勞動力資源相當豐富,因此,有效轉移農村少數民族勞動力,使其充分就業是發展新疆農村經濟的有效途徑。筆者基于新疆昌吉和阿勒泰地區農戶調查數據,采用統計數據對比的方法,分析北疆地區農村少數民族勞動力的現狀及特點。

1 研究區概況及數據來源

1.1 研究區概況

北疆地區即新疆境內天山以北的區域,筆者選取昌吉州、阿勒泰地區作為調研區,這兩個地區分別是回族和哈薩克族自治區域,具有較強的代表性。

昌吉州地處天山北麓,準噶爾盆地南緣,東距烏魯木齊市35 km。312國道、第二座亞歐大陸橋和烏奎高速公路穿境而過,是橫穿北疆各地的交通要道。昌吉州下轄5縣2市,主要有漢族、回族、哈薩克族、維吾爾族等民族,總人口約140.21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約35.27萬人,占總人口的24.69%。

阿勒泰地區位于阿爾泰山南麓,準噶爾盆地北緣,距烏魯木齊市670 km。阿勒泰地區下轄 6縣1市,生活著漢族、哈族、回族、維族、蒙古族等民族,總人口約66.34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約38.38萬人,占總人口的57.85%。

1.2 數據來源

本論文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邊遠地區農村少數民族勞動力轉移區位選擇—基于新疆農戶行為的研究”為依托,以項目組2012年在北疆調研區發放的調查問卷為基礎,主要選取了與農村少數民族勞動力轉移相關的內容。經篩選,有效問卷共352份。

2 北疆地區農村少數民族勞動力轉移現狀及特點

2.1 轉移的結構特征

2.1.1 性別 由于性別差異,勞動者個體在受教育程度、社會角色承擔等方面均不相同,故在轉移過程中也存在明顯差別,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實現較大范圍的流動。北疆地區農村少數民族轉移勞動力以男性為主,占總樣本的65.62%,比女性(34.38%)高出31個百分點(表1)。

2.1.2 年齡 樣本數據顯示,在北疆農村地區實現轉移的少數民族勞動力中,16~40歲的青壯年勞動力比例占81.82%,比41~60歲的中年勞動力比例(18.18%)高出近64個百分點(表1)。農村少數民族勞動力大多轉移到勞動密集型行業,需要充沛的體力,故青壯年勞動力更容易實現轉移。

2.1.3 婚姻狀況 北疆地區農村少數民族勞動力中已婚人群是轉移的主體,調查樣本中已婚人群占76.70%,比未婚人群比例(23.30%)高出53個百分點(表1),其中有孩子的人數占95.35%。已婚的勞動者或有年幼的子女,或有需要照顧的老人,家庭責任較重,經濟壓力迫使他們選擇轉移。

2.1.4 教育程度 北疆地區轉移出的農村少數民族勞動力文化程度普遍較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76.42%,其中初中文化程度的比例最大,為50.85%;而大專及以上學歷的比例僅為4.83%(表1)。

另外,女性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小于男性,女性受教育程度在小學以下的比例為12.40%,比男性高出近10個百分點。

2.1.5 技能 北疆地區大部分的農村少數民族勞動力擁有一定的技能,占到78.41%(見表1),但在轉移中并沒有足夠的優勢。據調查了解,部分地區政府會在農閑時節在農村地區進行包括駕駛、烹飪、美發等在內的技能培訓,但大部分人表示所學技術不精,難以憑此找到合適的工作。

另外,雖然有些少數民族勞動者擅長廚藝、駕駛、裁縫等,但是由于信息閉塞,難以把握就業機會,無法發揮自身的特長,只能選擇做零工謀生。

2.2 轉移的產業特征

由于北疆地區農村少數民族勞動力文化素質普遍較低,缺乏專業技能,在勞務市場上缺乏競爭力。

調查資料顯示,北疆地區農村少數民族勞動力的行業轉移主要選擇在第三產業,占樣本的54.54%,其次是第一產業,占31.82%(表2)。轉移到第二、三產業里的少數民族勞動力,主要選擇在職業技術含量不高且工資水平較低的勞動密集型行業工作,很難進入技術含量較高的行業。

2.3 轉移的方式特性

農村勞動力轉移的方式一般分為有組織轉移和自主轉移兩種。有組織轉移主要是政府和中介機構組織的轉移,自主轉移一般包括自己求職和親友介紹。

調查顯示,北疆地區農村少數民族勞動力轉移的組織化程度低,以自主轉移為主,比例高達93.47%;政府或中介組織轉移的比例僅占6.53%,可見政府組織轉移力量非常薄弱(表3)。

北疆地區農村少數民族勞動力外出務工主要依靠自身從業經驗、親友介紹及輿論導向等非正式勞動供求信息。在調查中了解到,“三緣”(血緣、地緣、人緣)關系是少數民族農村勞動力實現轉移的重要紐帶。少數民族聚集村落里早期轉移能手發家致富之后,會帶動全村的大規模轉移。這種模式對于信息的及時傳遞、流動成本及風險的降低起到了重要作用。

2.4 轉移的區域特征

按行政區域可以將北疆地區農村少數民族勞動力轉移區位的分布劃分為鄉內村外、縣內鄉外、區內縣外、疆內區外、國內疆外和國外6種轉移類型。

北疆地區農村少數民族勞動力以縣內轉移為主,總比例達84.66%,縣城是轉移的首選地。跨縣轉移比例僅占15.34%,主要是轉移到鄰近的縣市,而轉移到內地省份的比例僅有0.28%;跨國轉移占1.71%,大多數選擇距離較近的哈薩克斯坦(表4)。

北疆農村地區由于地處偏遠,道路設施建設落后,交通諸多不便,轉移的成本較高,因此,農村少數民族勞動力大部分會選擇就近轉移,以縣內轉移為主。

3 結論及建議

通過數據分析,得出結論:在北疆地區,農村少數民族勞動力中擁有一定文化或技能者、已婚者、青壯年、男性更傾向于轉移,以自主轉移、縣內轉移為主,集中轉向第一、三產業。

為了促使北疆地區農村少數民族勞動力轉移健康、有序進行,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1)強化交通設施的建設,降低轉移成本,促進其轉移就業;(2)重視農村教育,提高女孩子的受教育程度,減少小學及以下學歷的比例;(3)加強技能培訓的力度,提高北疆地區農村少數民族勞動力的整體技能水平;(4)建立組織就業平臺,擴展就業信息宣傳渠道,提高就業成功率和勞動力資源配置效率。

參考文獻:

[1] 袁紅莎.新疆農村剩余勞動力向休閑農業轉移問題研究[D].烏魯木齊:新疆大學,2010.

[2] 陳浩,周洋洋.影響我國農村勞動力轉移個體因素的實證分析——以射陽縣兩個村為例[J].消費導刊,2008(8):19-21.

[3] 羅美雪.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探析—以云霄縣為例[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02.

[4] 高更和.中國中部農區農戶經濟活動區位研究—以河南省南陽市6個村為例[D].開封:河南大學,2007.

[5] 史清華,程名望.我國農村勞動力外出就業活動圈的實證分析[J].農業現代化研究,2009(2):145-147.

[6] 劉傳巖.中國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轉化問題的根本出路[J].內蒙古農業科技,2008(2):10-12.

[7] 董聰明.對錫林郭勒地區農村牧區勞動力轉移情況及就業培訓問題的探討[J].內蒙古農業科技,2013(5):3-4,26.

摘 要:基于新疆昌吉和阿勒泰地區農戶調查數據,采用統計數據對比的方法,對北疆地區農村少數民族勞動力的現狀及特點進行分析。數據分析顯示:在北疆地區,農村少數民族勞動力中擁有一定文化和技能者、已婚者、青壯年、男性更傾向于轉移,以自主轉移、縣內轉移為主,集中轉向第一、三產業。

關鍵詞:農村勞動力轉移;少數民族;現狀

中圖分類號:F304.6 文獻標識碼:A DOI編碼:10.3969/j.issn.1006-6500.2014.06.011

國家發展農村經濟所追求的目標是合理配置農村勞動力。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是少數民族聚集地,且以農牧業為主,農村少數民族勞動力資源相當豐富,因此,有效轉移農村少數民族勞動力,使其充分就業是發展新疆農村經濟的有效途徑。筆者基于新疆昌吉和阿勒泰地區農戶調查數據,采用統計數據對比的方法,分析北疆地區農村少數民族勞動力的現狀及特點。

1 研究區概況及數據來源

1.1 研究區概況

北疆地區即新疆境內天山以北的區域,筆者選取昌吉州、阿勒泰地區作為調研區,這兩個地區分別是回族和哈薩克族自治區域,具有較強的代表性。

昌吉州地處天山北麓,準噶爾盆地南緣,東距烏魯木齊市35 km。312國道、第二座亞歐大陸橋和烏奎高速公路穿境而過,是橫穿北疆各地的交通要道。昌吉州下轄5縣2市,主要有漢族、回族、哈薩克族、維吾爾族等民族,總人口約140.21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約35.27萬人,占總人口的24.69%。

阿勒泰地區位于阿爾泰山南麓,準噶爾盆地北緣,距烏魯木齊市670 km。阿勒泰地區下轄 6縣1市,生活著漢族、哈族、回族、維族、蒙古族等民族,總人口約66.34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約38.38萬人,占總人口的57.85%。

1.2 數據來源

本論文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邊遠地區農村少數民族勞動力轉移區位選擇—基于新疆農戶行為的研究”為依托,以項目組2012年在北疆調研區發放的調查問卷為基礎,主要選取了與農村少數民族勞動力轉移相關的內容。經篩選,有效問卷共352份。

2 北疆地區農村少數民族勞動力轉移現狀及特點

2.1 轉移的結構特征

2.1.1 性別 由于性別差異,勞動者個體在受教育程度、社會角色承擔等方面均不相同,故在轉移過程中也存在明顯差別,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實現較大范圍的流動。北疆地區農村少數民族轉移勞動力以男性為主,占總樣本的65.62%,比女性(34.38%)高出31個百分點(表1)。

2.1.2 年齡 樣本數據顯示,在北疆農村地區實現轉移的少數民族勞動力中,16~40歲的青壯年勞動力比例占81.82%,比41~60歲的中年勞動力比例(18.18%)高出近64個百分點(表1)。農村少數民族勞動力大多轉移到勞動密集型行業,需要充沛的體力,故青壯年勞動力更容易實現轉移。

2.1.3 婚姻狀況 北疆地區農村少數民族勞動力中已婚人群是轉移的主體,調查樣本中已婚人群占76.70%,比未婚人群比例(23.30%)高出53個百分點(表1),其中有孩子的人數占95.35%。已婚的勞動者或有年幼的子女,或有需要照顧的老人,家庭責任較重,經濟壓力迫使他們選擇轉移。

2.1.4 教育程度 北疆地區轉移出的農村少數民族勞動力文化程度普遍較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76.42%,其中初中文化程度的比例最大,為50.85%;而大專及以上學歷的比例僅為4.83%(表1)。

另外,女性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小于男性,女性受教育程度在小學以下的比例為12.40%,比男性高出近10個百分點。

2.1.5 技能 北疆地區大部分的農村少數民族勞動力擁有一定的技能,占到78.41%(見表1),但在轉移中并沒有足夠的優勢。據調查了解,部分地區政府會在農閑時節在農村地區進行包括駕駛、烹飪、美發等在內的技能培訓,但大部分人表示所學技術不精,難以憑此找到合適的工作。

另外,雖然有些少數民族勞動者擅長廚藝、駕駛、裁縫等,但是由于信息閉塞,難以把握就業機會,無法發揮自身的特長,只能選擇做零工謀生。

2.2 轉移的產業特征

由于北疆地區農村少數民族勞動力文化素質普遍較低,缺乏專業技能,在勞務市場上缺乏競爭力。

調查資料顯示,北疆地區農村少數民族勞動力的行業轉移主要選擇在第三產業,占樣本的54.54%,其次是第一產業,占31.82%(表2)。轉移到第二、三產業里的少數民族勞動力,主要選擇在職業技術含量不高且工資水平較低的勞動密集型行業工作,很難進入技術含量較高的行業。

2.3 轉移的方式特性

農村勞動力轉移的方式一般分為有組織轉移和自主轉移兩種。有組織轉移主要是政府和中介機構組織的轉移,自主轉移一般包括自己求職和親友介紹。

調查顯示,北疆地區農村少數民族勞動力轉移的組織化程度低,以自主轉移為主,比例高達93.47%;政府或中介組織轉移的比例僅占6.53%,可見政府組織轉移力量非常薄弱(表3)。

北疆地區農村少數民族勞動力外出務工主要依靠自身從業經驗、親友介紹及輿論導向等非正式勞動供求信息。在調查中了解到,“三緣”(血緣、地緣、人緣)關系是少數民族農村勞動力實現轉移的重要紐帶。少數民族聚集村落里早期轉移能手發家致富之后,會帶動全村的大規模轉移。這種模式對于信息的及時傳遞、流動成本及風險的降低起到了重要作用。

2.4 轉移的區域特征

按行政區域可以將北疆地區農村少數民族勞動力轉移區位的分布劃分為鄉內村外、縣內鄉外、區內縣外、疆內區外、國內疆外和國外6種轉移類型。

北疆地區農村少數民族勞動力以縣內轉移為主,總比例達84.66%,縣城是轉移的首選地。跨縣轉移比例僅占15.34%,主要是轉移到鄰近的縣市,而轉移到內地省份的比例僅有0.28%;跨國轉移占1.71%,大多數選擇距離較近的哈薩克斯坦(表4)。

北疆農村地區由于地處偏遠,道路設施建設落后,交通諸多不便,轉移的成本較高,因此,農村少數民族勞動力大部分會選擇就近轉移,以縣內轉移為主。

3 結論及建議

通過數據分析,得出結論:在北疆地區,農村少數民族勞動力中擁有一定文化或技能者、已婚者、青壯年、男性更傾向于轉移,以自主轉移、縣內轉移為主,集中轉向第一、三產業。

為了促使北疆地區農村少數民族勞動力轉移健康、有序進行,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1)強化交通設施的建設,降低轉移成本,促進其轉移就業;(2)重視農村教育,提高女孩子的受教育程度,減少小學及以下學歷的比例;(3)加強技能培訓的力度,提高北疆地區農村少數民族勞動力的整體技能水平;(4)建立組織就業平臺,擴展就業信息宣傳渠道,提高就業成功率和勞動力資源配置效率。

參考文獻:

[1] 袁紅莎.新疆農村剩余勞動力向休閑農業轉移問題研究[D].烏魯木齊:新疆大學,2010.

[2] 陳浩,周洋洋.影響我國農村勞動力轉移個體因素的實證分析——以射陽縣兩個村為例[J].消費導刊,2008(8):19-21.

[3] 羅美雪.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探析—以云霄縣為例[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02.

[4] 高更和.中國中部農區農戶經濟活動區位研究—以河南省南陽市6個村為例[D].開封:河南大學,2007.

[5] 史清華,程名望.我國農村勞動力外出就業活動圈的實證分析[J].農業現代化研究,2009(2):145-147.

[6] 劉傳巖.中國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轉化問題的根本出路[J].內蒙古農業科技,2008(2):10-12.

[7] 董聰明.對錫林郭勒地區農村牧區勞動力轉移情況及就業培訓問題的探討[J].內蒙古農業科技,2013(5):3-4,26.

猜你喜歡
現狀
黔東農村地區青少年科技活動開展狀況與調查研究
考試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19:45
衛生類高職校“專接本”的現狀和管理對策
考試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03:44
當代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現狀探究
考試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03:01
調查分析高中數學課程算法教學現狀及策略
考試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4:54
高職數學中微積分的教法討論
考試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2:46
中學英語口語教學的現狀及對策探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6:45
高中文言文實詞教學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3:07
基于新課標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37:13
職業高中語文學科學習現狀及對策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20:44
語文課堂寫字指導的現狀及應對策略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综合网在线观看| 1024国产在线|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 国产毛片一区| 三级国产在线观看| 狠狠久久综合伊人不卡|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网图区|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jizzjizz视频| 内射人妻无码色AV天堂| 欧美亚洲香蕉| 精品国产网| 丝袜亚洲综合| 国产精品女主播| 69av在线| 露脸真实国语乱在线观看| 久久免费精品琪琪| 亚洲欧美一级一级a| 国产麻豆精品久久一二三| 精品91在线| 欧美精品不卡| 亚洲伊人天堂| 国产丝袜精品| 99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国产午夜福利亚洲第一| 欧洲av毛片| 成人字幕网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毛片基地| 亚洲第一成年免费网站| 国产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黑色丝袜高跟鞋| 欧美性爱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免费亚洲无码视频| 波多野结衣在线se| 亚洲天堂网站在线| 在线a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无码淙合青草| 又爽又大又黄a级毛片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综合一二三区在线| 777午夜精品电影免费看| 最新国产高清在线| 伊人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无线一二三四区男男| 欧美a在线视频| 草草影院国产第一页| 女人av社区男人的天堂| 亚洲第一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免费国产大片| 99re经典视频在线| 91小视频版在线观看www| 刘亦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自在在线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久久综合777777麻豆| AV在线麻免费观看网站| 亚洲中文字幕23页在线| 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 99ri国产在线| 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在线播放| 青青草一区| 精品国产Ⅴ无码大片在线观看81| 欧美精品一二三区| 国产在线精品人成导航| 天堂网亚洲系列亚洲系列| 日韩天堂视频|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香蕉| 亚洲最黄视频| 精品国产免费第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国产色网站| 欧美激情,国产精品|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软件| 国产成人资源| 亚洲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 日本黄网在线观看| 自拍欧美亚洲| 女人18毛片一级毛片在线| 婷婷六月综合| 婷婷色一二三区波多野衣| 香蕉视频在线观看www| 久久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a级毛片| 亚洲成a人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