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蕓
摘 要:高效課堂是有別于傳統課堂的一種教育教學模式,是以“人本”為基石,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創新精神、意志品格、社會責任、實踐能力為主的課堂。就小學語文來說,如何提高課堂效率,是小學語文教師一直以來研究的重點。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轉變觀念,轉變教學方式,精心備課,機智教學,有效反思,才能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更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最終形成高效課堂。
關鍵詞:教學策略;高效課堂;語文
高效課堂是指教育教學效率或效果能夠有相當高的目標達成的課堂,也就是至少在教學時間、教學任務量、教學效果三個要素方面有突破。一節高效的語文課堂,起源于課前的精心謀劃,課中的教學機智,以及課后的反思錘煉。因此,創新備課是高效課堂形成的起點和基礎,創設有效情境是實現高效課堂的重要前提,設置有效的問題,是達成高效課堂中教學目標的首要任務,注重生成的細節,是高效課堂的精彩展現,反思課堂教學是實現高效課堂的后續保障和臻于完善的必備條件。
一、提高備課實效,為高效課堂奠基
備課是教師積累知識和業務再提高的過程,提高備課實效是優化課堂教學的基礎,也是打造高效課堂之關鍵。傳統備課教學策略只側重于教師的備課,忽視了學生對文本、基礎知識等進行有效預設,更缺少在教師的指導下的學生有效預習。
1.學生備課 學生備課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的對課文字詞等方面進行的課前有效預習。教師課前要明確預習的具體要求,給出預習的具體方法,提出具體的檢測措施。在設置學生的預習要求中,教師還要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和能力以及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做到因人而異,不能一刀切。例如在識字教學中,教師要求學生在第一課時的識字預習中做到:①在課文中將“我會認”的生字圈出來,并將書中生字表上的生字注音、識記;② “我會寫”注音并組一到兩個詞語或者選擇自己喜歡的字編字謎;③對照課文拼音讀一讀課文,說一說你知道了什么;④上課時,把你在預習中學會的大聲讀給同學聽。學生課前在教師指導下的預習,既培養了學生課前預習的習慣和能力,也大大地縮短了課堂教學中教師的帶讀時間,從而留下了充裕的學生自主探究合作的時間,不僅提高了課堂效率,還極大的為教師預留了部分解決預設與生成的問題時間。
2.教師備課 “高效課堂”下的教師備課,要敢于創新,打破陳規,不要面面俱到,要突出重點。主要做到以下幾點:(1)、分學生層次備學生,備學生時,既要顧及大多數學生的較高要求,也要涉及到少數學生的較低目標,設計時遵循“由難而易,循序帶動,共同進步”的原則。(2)、以提高能力定目標。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是教學活動的核心和靈魂。它決定著教學內容的確定與安排,教學方法的選擇與運用,教學效果的高低優劣等。有效的教學目標設計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前提和條件。當然,我們在設計教學目標時既要依據文本的內容,又要遵循課標的要求,但最主要的還是看學生的實際學情,落實到根本上也就是提高學生的能力上來,提高學生的能力是課堂教學的首要任務。
二、創設有效情境,提高課堂效率
心理學認為,愉快的環境可以使人感到自由、安全和可以依賴。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習,更有利于知識的生成。因此,教師要運用語言、課件、音樂等各種手段創設一個寬松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使學生以一種自由、放松的心態投入學習中。然后通過一系列的問題,把學生逐步引入課文深處,讓他們不知不覺中進入深層次的學習之中,讓他們在寬松、和諧的氛圍中探索知識,把精力集中到所要研究的問題中來,為實現高效課堂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導入情景——簡潔。語表情境——貫串。音像情境——合理。
三、設置有效問題,提高課堂效率
課堂提問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啟發學生思維、傳授基本知識,控制教學過程,進行課堂反饋的一個重要手段。它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始終,有效問題的設置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效率的高低。 因此,它應緊扣教學重難點,依據學生的認知水平,以助學生走進文本,以便教師及時了解教學效果,及時調控教學進程,啟發學生積極地投入學習。①提問的難易要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能力。②教師對課堂中所提問的問題應在備課時精挑細選,嚴格控制數量,克服課堂提問的隨意性。③教師所提問題要突出課文重點或教學重點,成為全文的核心問題,統領全文,抓住思想內容與語言表達的結合點,“牽一發而動全身”,使問題擊中要害。④提問要有一定的思考價值。問題具體而又有思考的余地,能促使學生閱讀課文,思考問題,非經過閱讀思考不能答出,但通讀全文,整體思考之后大部分同學都能比較好地回答。
四、注重生成細節,提高課堂效率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教學活動是由一個個的細節構成,細節雖小,卻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所以,成功的教學必定離不開對細節的研究與雕琢,高效課堂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細節的成敗。 如:《小蝌蚪找媽媽》中教師預設的重點是小蝌蚪的變化過程,但是有的學生就提出這樣的疑問:小蝌蚪沒有媽媽,為什么還那么快樂?面對這樣出乎意料的問題,教師應機智的抓住提問,認識到這是一條文章的情感線索,應巧妙解決,引導理解“快樂——沒有媽媽不快樂——找到媽媽很快樂”。師:其實啊,小蝌蚪一開始還不知道他有媽媽,他們整天在池塘里自由自在的游來游去,你說他快樂嗎?那你知道,小蝌蚪后來為什么有不快樂?
五、反思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
波斯納曾經提出一個教師成長的簡要公式:經驗+反思=成長,并指出“沒有經過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如果教師僅僅滿足于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思考,那么他的專業成長會受到極大的限制。”教學反思被認為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要素,是實施新課程教學的一個不可缺少的技能要求,也是提升教師素質和專業化水平的重要途徑。教師的成長舞臺在課堂,而教學反思,是改進課堂教學和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
總之,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提高備課實效,采用靈活的教學方式方法,加強師生合作教學,使課堂教、學變為開放的、雙向的、多渠道的、立體的信息傳遞和交換的過程。同時,教師更要加強學習,進一步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和教學能力,真正發揮好教學主導作用,只有這樣才能適應新的教育教學形勢。
備注:課題來源:本文是甘肅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研究成果,課題名稱是:《有效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策略的研究》 課題批號:GS[2013]GHB0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