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專業人才培養的滯后性問題,提出一種吻合產業發展的專業群的專業動態設置機制,以信息技術服務外包專業群為例,從界定人才培養規格、建設產業發展數據庫、動態調整專業群的專業(方向)和課程、凝練專業特色等方面,探討了動態設置專業,體現專業前瞻性、科學性、發展性的思路和方法。
關鍵詞:專業群;專業設置;動態機制;產業發展數據庫
中圖分類號:F492?????????? 文獻標識碼:A
1?? 引言(Introduction)
過去,高職院校的專業建設多以就業為導向,以崗位技能為內容,進行人才培養,當學生畢業的時候,會突然發現產業和崗位已經變化了,人才培養呈現出明顯的滯后現象;隨著現在產業結構調整,崗位之間交叉性越來越強、聯系性越來越大,某一項技能和素質已經不能滿足崗位需求,崗位發展和快速變動,也要求學生不僅僅是專,更要求有強大的崗位適應能力;解決以上問題和達到以上要求,必須從根源入手,優化資源配置、吻合產業群發展設置專業群,以專業群為整體,實現專業之間的交叉和共享教育,才能培養出具有前瞻性、高適崗能力、技能更硬、素質高超的技能型專門人才,本文將結合江蘇長三角信息技術服務外包產業,探索吻合產業發展的信息技術服務外包專業群動態設置機制,共同探索高職信息技術類專業群建設方法。
2??? 探索產業發展規律,明細人才培養規格(Exploring
the law of industry development,training standards
of talents)
專業人才培養規格是專業建設的目標,它決定著如何設置專業課程體系、如何配備教師、如何配制教學資源、如何進行師資培養、如何訓練和教育學生,如何界定人才培養規格[1],人才就如何培養,以就業為導向顯然滯后,應該前瞻性的設置人才培養規格,才能保證三年后學生畢業時吻合產業人才需求。
信息技術服務外包產業群發展迅速,結構調整頻繁,技術更新快,但是隨著電子商務、移動平臺、海量數據中心、智能感知設備等技術發展,可以通過政府產業研究與決策部門或產業協會,調查分析該產業、產業群的發展方向和動態,找出發展規律,提取人才需求的重點指標,以此為基礎進行專業人才規格的前瞻性設計。
3?? 建立產業發展數據庫,動態調整專業群的專業
(方向)(Industrial development database is
established,professional group specialized
(direction) is dynamically adjusted)
產業發展方向和動態,最新的信息掌握在政府決策部門、專業學會、產業協會,學校要和他們建立密切的合作,有專門人員與他們對接,不斷獲取最新的產業發展數據和人才要求信息,建立產業發展數據庫,再通過就業調查、企業調研,不斷豐富產業結構數據庫數據,數據可以包括產業群產業結構、產業核心技術發展、產業發展人才要求、產業發展動態、專家對產業發展的預測和人才規格的評估等信息,并不斷豐富新這些信息,通過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式,分析數據庫數據,以此為基礎,動態更新專業群專業設置和課程體系[2],從而構建科學、合理的專業群動態建設機制,建設專業群動態調整專業的流程和框架,及時增減群內專業,合理增加專業方向,以適應人才規格培養的需求。
專業群動態調整機制如圖1所示。
圖1 專業群專業(方向)動態設置機制圖
Fig.1 The dynamic setting mechanism figure of professional
group professional(direction)
4? 結合崗位群技能要求,動態設置專業(方向)課程
(Professional (direction) courses was dynamically
set base on Job group skill requirements)
以信息技術服務外包產業為例,該產業包括了眾多崗位群,有軟件開發與測試、數據庫安全與運維、電子商務運維、網絡架構與施工等多個崗位群組成,每個崗位群吻合產業的不同工作需要,由不同的崗位組成。例如:電子商務運維崗位群包括商務平臺開發與設計、商務平臺管理與營銷、商務數據管理與安全、物流電子配送管理等崗位,而這些崗位有著不同崗位技能要求,根據崗位技能要求,電子商務專業可以選定崗位群中一個或多個崗位,進行專業人才規格定位、設置專業目標、界定專業課程體系,值得說明的是,這里的崗位和崗位技能,不僅僅是以畢業生調研數據為依據,更重要是以產業發展數據庫中數據為依據,這樣才能界定出前瞻性強、崗位適應強勁的人才培養規格和專業目標,設置出科學、實用和超前的專業,并根據產業發展進行動態調正和更新。
5 就業為補充,動態凝練專業群建設特色
(Employment to supplement,dynamically concising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rofessional group)
就業為導向雖然導致了專業人才培養滯后性,但也很容易定位產業崗位對人才技能的重點要求,也就是對人才核心能力的要求,這些重點或者核心能力要求,往往比較穩定,不會瞬間改變,因為他是體現該類崗位技能核心要求,也是專業人才培養的重點和亮點。為此,還是要尊重就業導向,通過畢業生調研、企業走訪,凝練出專業人才的核心能力,并以此為重心,構建核心課程模塊,組建內容體系,建設教學內容和素材,探索教學方法,將核心課程模塊做出亮點,形成專業建設特色,并不斷加大實踐教學力度,探索適合本專業的實踐教學途徑、模式和方法,提高學生創新實踐能力[3],從而提升整個專業人才培養水平。endprint
一個專業特色體現,必須與產業發展吻合,以解決產業人才需求瓶頸為突破點,并建立動態的發展機制,因為信息技術服務外包發展日新月異,吻合該產業的專業特色也不能一成不變,專業特色體現的是它的特殊性和新穎性,如何來凝練專業特色呢?可以從以下原則進行建設和總結:
(1)吻合產業崗位,以崗位工作內容為載體建設課程內容和教學項目。
(2)借鑒崗位工作過程,探索基于崗位流程和技術操作過程的教學流程和方法。
(3)依靠企業、政府、產業,政、校、企、行業共建專業委員會[4],共建專業課程,探索教學模式。
(4)積極改進實踐教學模式,用實踐來提升學生創新能力、適崗能力,凸顯專業教學成效。
(5)積極培養“有理想、有品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工匠型教學隊伍,形成特色教學團隊。
6?? 結論(Conclusion)
總之,專業建設的第一步就是專業設置,科學、前瞻、實際的人才規格定位是關鍵,建設好一個專業必須吻合產業發展需求[5],以產業發展為主線,多方給力,動態設置和調整專業(方向),保持專業建設的發展性、前瞻性、科學性和實用性,才能建成特色發展的品牌專業。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朱翠苗.高職程序設計課程標準化教學實施方案研究[J].電腦
與信息技術,2011(19):64-67.
[2] 朱翠苗.基于ITSS的高職程序設計課程教材建設與師資培養
研究[J].計算機時代,2012(10):64-66.
[3] 朱翠苗.基于ITSS的高職軟件技術專業“產學并行”教學模
式創新與實踐[J].軟件,2013(06):134-137.
[4] 鄭廣成.基于ITSS的高職軟件服務外包實訓體系優化的研究
[J].十堰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03):12-14.
[5] 鄭廣成.高職軟件技術專業教師“產教研”融合能力的培養
途徑研究[J].軟件工程師,2013(10):22-23;114-118.
作者簡介:
朱翠苗(1976-),女,碩士,副教授.研究領域:計算機技術與教
學改革.endprint
一個專業特色體現,必須與產業發展吻合,以解決產業人才需求瓶頸為突破點,并建立動態的發展機制,因為信息技術服務外包發展日新月異,吻合該產業的專業特色也不能一成不變,專業特色體現的是它的特殊性和新穎性,如何來凝練專業特色呢?可以從以下原則進行建設和總結:
(1)吻合產業崗位,以崗位工作內容為載體建設課程內容和教學項目。
(2)借鑒崗位工作過程,探索基于崗位流程和技術操作過程的教學流程和方法。
(3)依靠企業、政府、產業,政、校、企、行業共建專業委員會[4],共建專業課程,探索教學模式。
(4)積極改進實踐教學模式,用實踐來提升學生創新能力、適崗能力,凸顯專業教學成效。
(5)積極培養“有理想、有品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工匠型教學隊伍,形成特色教學團隊。
6?? 結論(Conclusion)
總之,專業建設的第一步就是專業設置,科學、前瞻、實際的人才規格定位是關鍵,建設好一個專業必須吻合產業發展需求[5],以產業發展為主線,多方給力,動態設置和調整專業(方向),保持專業建設的發展性、前瞻性、科學性和實用性,才能建成特色發展的品牌專業。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朱翠苗.高職程序設計課程標準化教學實施方案研究[J].電腦
與信息技術,2011(19):64-67.
[2] 朱翠苗.基于ITSS的高職程序設計課程教材建設與師資培養
研究[J].計算機時代,2012(10):64-66.
[3] 朱翠苗.基于ITSS的高職軟件技術專業“產學并行”教學模
式創新與實踐[J].軟件,2013(06):134-137.
[4] 鄭廣成.基于ITSS的高職軟件服務外包實訓體系優化的研究
[J].十堰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03):12-14.
[5] 鄭廣成.高職軟件技術專業教師“產教研”融合能力的培養
途徑研究[J].軟件工程師,2013(10):22-23;114-118.
作者簡介:
朱翠苗(1976-),女,碩士,副教授.研究領域:計算機技術與教
學改革.endprint
一個專業特色體現,必須與產業發展吻合,以解決產業人才需求瓶頸為突破點,并建立動態的發展機制,因為信息技術服務外包發展日新月異,吻合該產業的專業特色也不能一成不變,專業特色體現的是它的特殊性和新穎性,如何來凝練專業特色呢?可以從以下原則進行建設和總結:
(1)吻合產業崗位,以崗位工作內容為載體建設課程內容和教學項目。
(2)借鑒崗位工作過程,探索基于崗位流程和技術操作過程的教學流程和方法。
(3)依靠企業、政府、產業,政、校、企、行業共建專業委員會[4],共建專業課程,探索教學模式。
(4)積極改進實踐教學模式,用實踐來提升學生創新能力、適崗能力,凸顯專業教學成效。
(5)積極培養“有理想、有品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工匠型教學隊伍,形成特色教學團隊。
6?? 結論(Conclusion)
總之,專業建設的第一步就是專業設置,科學、前瞻、實際的人才規格定位是關鍵,建設好一個專業必須吻合產業發展需求[5],以產業發展為主線,多方給力,動態設置和調整專業(方向),保持專業建設的發展性、前瞻性、科學性和實用性,才能建成特色發展的品牌專業。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朱翠苗.高職程序設計課程標準化教學實施方案研究[J].電腦
與信息技術,2011(19):64-67.
[2] 朱翠苗.基于ITSS的高職程序設計課程教材建設與師資培養
研究[J].計算機時代,2012(10):64-66.
[3] 朱翠苗.基于ITSS的高職軟件技術專業“產學并行”教學模
式創新與實踐[J].軟件,2013(06):134-137.
[4] 鄭廣成.基于ITSS的高職軟件服務外包實訓體系優化的研究
[J].十堰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03):12-14.
[5] 鄭廣成.高職軟件技術專業教師“產教研”融合能力的培養
途徑研究[J].軟件工程師,2013(10):22-23;114-118.
作者簡介:
朱翠苗(1976-),女,碩士,副教授.研究領域:計算機技術與教
學改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