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勇
摘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從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出發,運用各種合理的方法和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使教學效果更佳。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習興趣;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1-109-01
數學是一門具有高度抽象性,嚴密邏輯性和應用廣泛性的學科。特別是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理解、掌握與應用數學概念、定律、性質、法則等數學知識時,總會感到有一定的難度,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前提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過程時,必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達到預定的目的與要求。那么如何培養小學生濃厚的數學學習興趣呢?下面就結合我多年的教學實踐,談談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一些做法。
一、加強情感交流,對學生要有愛心
教學過程是師生情感交流、彼此感染的過程。贊可夫說:“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心理需要,這種教學法就會變得高度有效。”教師要想在教學上獲得成功,必須要重視對學生進行情感投資,以自己真摯的愛,增進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喚起學生對師長的愛,進而將這種愛延伸為對其所教學科的好感,最終借助好感培養學生對該學科的興趣,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教師的愛能激發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給學生真摯的愛,既增進了師生情,又使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與日俱增。
二、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之中
小學生的特點是活潑好動,教師要讓學生用多種感官參與認知活動,不僅可以豐富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感性認識,還能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根據教學的內容的需要,為學生創造動手操作的條件,并要求學生在操作時,做到邊看、邊想、邊動手,有時還要求口述操作過程。如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實際測量;引導學生計算、觀察、分析概括發現規律……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手、眼、口、腦多種感官交替使用,提高了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發展了智能,也能使學生嘗到了獲得成功的樂趣,以致到課后的練習和綜合應用時學生都能積極地完成,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三、運用游戲滲透到數學教學活動中
根據數學學科特點和小學生好動、好新、好奇、好勝的思維特點,設置游戲性情境,把新知識寓于游戲活動之中,通過游戲使學生產生對新知識的求知欲望,讓學生的注意力處于高度集中狀態,在游戲中得到知識,發展能力,提高學習興趣。例如,在課堂訓練時,組織60秒搶答游戲。教師準備若干組數學口答題,把全班學生分為幾組,每組選3名學生作代表。然后由教師提出問題,讓每組參賽的學生搶答,以積分多為優勝,或每答對一題獎勵一面小紅旗,多得為優勝。學生在游戲中大腦處于高度興奮狀態,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不少有用的知識,并受到正確的數學思想方法的熏陶,提高了學習興趣。
四、聯系生活實例教數學
數學問題來源于生活,教師巧妙地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合理地組織好教學內容,化抽象為具體,能使學生對所學的數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例如,在學習“厘米和米的認識”時,先要求學生估計一下講臺、課桌、黑板各有多長,再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進行實際測量。在學生建立了1厘米和1米的印象之后,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與1米、1厘米長度有關的物體。然后,再讓學生估一估、量一量身邊熟悉的事物,如門、電視柜、講桌、鉛筆等。讓學生對身邊的事物進行估測和實際測量,激發了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熱情。通過這樣的訓練,不僅可以逐漸培養學生的估計能力和測量能力,還可以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
五、優化對學生的學習點評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每個學生都有獲得成功的需要和愿望。只有當一個人認為自己可能成功時,才會努力奮斗。成功是興趣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成功是激發學生學習的原動力。因此,在數學教學中,在激發學生求知欲望的同時,要善于抓住學生的閃光點,及時給予鼓勵,增強自信心。如對學習比較好的學生用“真棒”、“很聰明”等激勵性語言;對學習上有進步的學生用“進步真快”、“加油啊”等鼓勵性語言;對后進生用“這點不難,你可以”、“繼續努力”等賞識性語言。這樣,在師生的互動中,不僅能鼓舞學生的斗志,增強學生的自信,而且能讓他們在體驗成功的同時,也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有了自信心,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更濃了。
六、開展數學合作學習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性別、智力、性格的差別進行分組。在小組內強調合作,組外強調競爭,盡可能多給學生的參與機會,使學生心情放松的參與和自我表現。以滿足學生的好勝心理,充分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和交流,使認知結構、能力水平、學習進度、個性特征等方面存在明顯差距的學生在合作互動中進步。
七、創設探索性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創設探索性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從多種角度、各個側面、不同方向去思考問題,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如教學“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時,可在復習“能被2、5整除的數”的特征的基礎上設疑:“是否個位上的數能被3整除,這個數就能被3整除呢?”然后請學生用“3、4、5”這三個數組成三位數去驗證、去探求、去發現。這樣抓住學生認知矛盾設疑,能迅速把學生帶進問題情境,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究愿望。
總之,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尤其是小學教師作為學生的引導者,要因材施教,靈活多變,把握學生的最佳心理狀態,有意識地給教學注入興奮劑,不失時機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讓學生滿懷信心地暢游在知識的海洋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