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華林
摘要:語言表達是人們生活和學習交流的重要手段,較高的語言表達能力只有經過不斷訓練才能達到。新課改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提出了更高更新更實的要求。因此,我們要運用新的理念,為學生搭建各種語言實踐平臺,加強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水平。
關鍵詞:小學生語文;語言表達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1-286-01
那么,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應如何去做呢?
一、在模仿中學語言
人類的任何學習,都是從模仿開始的。小學生年齡雖小但模仿能力卻很強。我們可以充分運用這一點,采用多種方法讓學生在模仿中學習語言。
1、言傳身教
老師常是學生模仿的對象,特別是小學生,他們的模仿力特別強,老師又是他們心中的“偶像”,老師的言行是他們心中的“行為準則”,因此,我們要充分運用這一點,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要注意語言的表述要清晰,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時又要富有理性。這樣的語言才能讓學生愿意接受,也才能給學生做好榜樣。
2、以例引路
按照例樣的語言形式,順例樣的思路仿寫,讓同學們在分析中去領略語言的精彩,在仿寫中提高語言運用的能力。在平時的教學與練習中,我們可以出示一些例樣,讓學生在模仿中學語言。 例如:這座山真高啊,快要把青天刺破了。要求:照樣子,把下列句子補充完整。(1)天安門廣場真大啊,(2)這條馬路真寬啊,答案可以分別是:一眼望不到邊。四五輛卡車可以并排行駛。(設計意圖:讓學生分析例句的寫法,領悟到要把句中的“大”以及“寬”寫具體,訓練學生的理解能力以及把句子說具體的能力) 課文中也常會出現類似這樣的形式,如《明天,我們畢業》一文中,“一到這個時候,我們便奔向各自喜愛的天地,有的學習電腦,有的排練合唱,有的外出寫生,有的制作標本……”我們在上課時不能輕易放過這個讓學生練習的機會,而要讓他們結合前面的內容接著說幾句,訓練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課文中出現的一些好詞,要讓學生學著造句;課文中出現比喻句、擬人句、排比句等也可讓學生仿照這樣的句式說一句話等。
二、在情境中發展語言
說話離不開具體的語言環境,只有輕松、和諧的的環境,才能激發孩子去思考,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善于創設學生喜歡的情境,讓他們在情境中學語言,發展語言,想說話,會說話。葉圣陶先生說過:“上好口語交際課的關鍵是創設情境,引起學生的說話欲望。要鼓勵學生說、問、評,突出雙向互動的特點……能力只是通過語言實踐活動獲得?!睂τ趯W生的發言還要給予恰當的評價,激發他們的興趣,充分調動他們發言的積極性。
三、在比較中提煉語言
采用比較法是幫助學生提煉語言的有效途徑。通過引導學生品詞品句,來品味其語言的典范性和藝術魅力,可將學生濃烈的興趣誘發出來??刹捎靡韵聨追N方式:(一)換詞比較 這種做法我們在教學中經常會用到,這是幫助學生提煉語言的很好機會,我們不要輕易放過。例如,在學王安石的詩句“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時,對于句中“綠”字的妙用,我引導學生思考,文中的“綠”可以換成哪些詞。學生分別換成“到”“吹”“來”等,我讓他們將換后的詞帶進句中讀一讀,并體會句子的意思,并和原來的句子進行比較。通過比較,學生可以感悟到,用“綠”的妙處。(二)增刪比較 在課文中,有很多詞句用得準確生動,包含著思想感情,是作者經過反復推敲之后寫下來的。在教學中,如果我們沒有抓住這些詞句進行品味,那么,學生對作者是怎樣表達這些思想內容的,就會缺乏比較具體的、全面的了解。而培養和提高這方面的分析能力,這應是教學的重點所在。例如:在教學《半截蠟燭》這篇課文時,文中有這樣一句話:“……。說著,輕輕把蠟燭吹熄。一場危機似乎過去了”我引導學生思考文中的“似乎“能否去掉,為什么?學生通過朗讀和思考,得出不能去掉,藏著秘密的蠟燭吹熄了應當是危機過去;但是,隨后德國人又點起了蠟燭。此處的“似乎”準確地表達了這一情況,也表明當時多變的現實環境。通過這樣抓重點詞刪除比較,不但能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更能讓學生知道:作者是運用這些詞句去準確表達內容的。 通過以上例子,我們可以看出:運用比較法,能使學生對詞語、句子的理解更深一層,才能真正落實詞句教學的目標。長期堅持訓練,能培養學生品詞品句的能力,能使我們的語文課上出“語文味”來。通過引導學生仔細區分,明辨是非,用準確的語言表述,發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四、在實踐中創造語言
學生學習語言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自己語言的表達能力。而要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關鍵還在實踐。只有在廣泛的、反復的語言實踐中,才能逐步掌握語言使用技巧,去創造語言。我們不僅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語言實踐,還要設法提供進行語言實踐的機會并給與熱情的指導,讓學生在廣泛的語言實踐中獲得愉悅。
1、語文課應該成為學生語言實踐的主陣地。我們要營造一個語言交流的良好氛圍,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毫無顧慮地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思想感情。教師在評價的時候不要忽略他們語言表達的技巧,同時又要用恰當的方式去指出他們語言表達的不足。在語言實踐中力求做到準確、簡明、連貫、得體。只要引導得法,學生的創作力在語言的實踐中就會充分發揮。
2、作文是學生語言實踐的重要基地,其中肯定不乏佳句,教師在講評中要摘錄出供大家品味交流,讓學生感到一種創作的愉悅和被人肯定的驕傲,有了成功感會促使學生主動進行新的語言實踐,形成良性循環。
3、參加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創造語言。如:過生日是學生最高興的事,而且大多學生都經歷過這樣的事,可以讓學生以模擬打電話的形式互談過程、談感受,這樣就可以把學生的生活與說話訓練有機地聯系起來,學生不僅能說,而且還善于發揮。學生在雙向互動的訓練中,不僅學會了應用禮貌用語,又提高了思維與口語交談能力。表達訓練貴在實踐,只要我們遵循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語言學習的規律,課內、課外相結合,努力提高對學生表達能力培養的意識,就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