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為
摘? 要:《外貿英語函電》課程亟須改革,其教學方式應成為該課程改革的重點。本文分析了當前《外貿英語函電》課程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可行的教學方式改革的方法。
關鍵詞:與時俱進;外貿英語;教學改革
基金項目:福建省中青年教師科研項目社科B類:電商時代國際貿易實務與外語函電融合研究(JBS14265);福州外語外貿學院《外貿英語函電》校級重點課程建設項目(J2014051)。
一、《外貿英語函電》課程現狀
目前國內的外貿英語函電課程教學存在許多問題,突出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課程設置:普遍高校大多采用國際貿易課程與外貿英語函電課程分開教學的模式。雖然兩者可以相輔相成,但是這兩門課程的銜接不夠完善。很多高校要么同時開設這兩門課程,要么兩門課程的開設時間間隔太久。其直接后果就是導致教學資源的浪費以及學生無法系統性掌握這兩門課程的內容,最終導致外貿函電教學效果下降。
教學方法:由于經驗的缺乏使得部分老師趕鴨子上架,他們采用教授傳統英語的固有教學模式以及填鴨式教學方法,過度強調語言知識,其結果是學生感到既課程枯燥且無目的性。這也就極大程度地挫傷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得教學效果不理想。
教材方面:目前,函電教材種類繁多、選擇性多,但是存在的問題也多。其主要問題有三:一是教材內容陳舊,缺乏較新的實際案例,且所選案例無銜接性。其結果就是學生摸不著頭腦,對外貿流程沒有完整的概念。二是很多教材理論性太強,生澀難懂,缺乏趣味性。它們往往過多強調詞匯與句型等,大多類似于市面上的精讀書。這與本來就不懂外貿的學生水平形成矛盾從而使得課堂乏味。三是課后練習設計基本是與語法或者語言相關,與外貿函電的相關實務聯系不緊密、缺乏系統性并且稍顯繁冗。
二、《外貿英語函電》課程教學方法改革
筆者認為,一個良好的改革方案就應該靠實踐來操作與運營,在行動中不斷加強鞏固。外貿函電課程改革的最主要問題是應當改革教學方法。
任務型教學法:“任務型教學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和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法”。其原則是學生的學習活動與任務或問題相結合,以探索問題來引導和維持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創建真實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帶著真實的任務去學習[1]。所謂真實的任務,并不單單是指學生完成作業或者學習任務,更多的在于學生的動手動口的訓練是否能夠保質保量的完成,實際運用到現實生活中的過程,教師不僅擔當著組織者的角色,而且應當給予學生指導、總結和建議。另外,在傳統的外貿函電課程的教學中,大多采用先輸出再輸入的方式。即先讓學生寫出想表達的內容然后再參考范文、課文或者老師和同學的評價。因此,筆者認為任務型學習中的任務可以是輸出的任務。學生的學習是一個知識理應是先輸入后輸出的過程,一味輸出只會使得學生黔驢技窮最終信心喪失。
情景模擬教學法:外貿函電是一個能讓學生獲得英語能力與外貿知識的一個重要途徑,意義在于訓練對外經濟貿易業務和有關活動所需的語言交際能力、應用能力和職業技能[2]。改革必須付諸行動。根據改革后所發配的教學目標里的項目任務,教師首先確立目標,其次確認實施計劃,接著確定組織形式,最后進行綜合總結。在這其中,確定組織形式是尤為重要的。我院的外貿英語函電開設時間在大三上學期,筆者根據不同班級及其情況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法,并深入實施。A班為實驗班,筆者采用最新改革的情景模擬教學法進行實驗教學,也就是融匯任務型教學模式加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此方法貫穿整學期項目教學始終。B班僅僅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即注重語言及語法等。A班采用角色扮演教學法。以分小組及分工合作的方式展開學習,每組5至7人,讓各小組模擬公司并扮演公司里的不同角色。上課時要求學生著正裝,以一種積極的心態營造出一種較為濃厚商務氛圍,刺激學生對外貿的認知和感知度。與此同時,筆者在A班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強化競爭意識,告知學生市場競爭存在于同行也同時存在于公司內部成員之間。實驗教學過程中,筆者將現實中激烈的商業競爭演變為小組之間的競爭,引入公司激勵機制,充分激發小組成員的競爭意識。整個教學過程中,A班學習激情與學習效果明顯高于B班。此種教學方法強化了組員之間的凝聚力及團隊合作能力以及組員之間的默契,激勵每位學員自主開發各自的潛能并積極貢獻個人力量,完成教學中布置的任務。
三、本文結語
外貿函電是一門實用性且應與時俱進更新教學內容的課程,其實際教學應當規避傳統的語言教學方式。外貿英語函電課程的改革最重要的是應該體現在教學方法的改革上。外貿函電的教學須以社會需求為中心、以學生為中心、以主題為中心來展開教學,從而實現其真正的社會價值。
參考文獻:
[1] 王麗霞. 高職外貿型任務型教學初探[J]. 山西財經大學學報(高等教育版).2008年4月 第11卷 第1期
[2] 吳翠華.3S中心教學模式在外貿函電課程中的應用[J].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