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帆
摘? 要:隨著國家的不斷發展和鐵路內部的創新改革,鐵路企業干部培訓愈來愈成為企業競爭的主導環節,培養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干部隊伍,創先爭優,從而推動企業發展進步,優化干部管理,面對激烈的挑戰,成就優質的人力資源管理。分析干部培訓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探討創新鐵路企業干部培訓工作思路,完善適應鐵路改革發展的干部培訓體系已然成為當前鐵路企業各項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關鍵詞:鐵路企業;干部培訓;人力資源管理
一、培訓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認識不高。部分領導干部對培訓是一種效益的投入認識不清,一講投入就是建廠房、購設備,增加人員,對崗位培訓目光短淺,使對提高干部素質這一有效途徑尚未達成共識,不能集中精力去抓,談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抓而不實,抓而不緊,使培訓要么在單位內部進行微循環,要么在專業培訓上腸梗阻,要么在法人短期行為上流產。
(二)針對性不強。干部培訓部培訓課程之前,了解部門發展,不同的崗位責任,將對培訓課程的需要,采取課程計劃和培訓內容、教學計劃、教學內容和干部的實際需求脫節的現象,未充分就業的,應用所學知識,達到提高實際工作能力的目的。
(三)考核不嚴。干部培訓部門存在著好人主義,不能按規定進行嚴格考核,遷就、搞下不為例,形不成有效的約束,使一些干部往往借口工作忙,走不開、年紀大、記不住、不按時參加或應付走過場,達不到培訓的目的。
(四)基礎薄弱。干部培訓的表、簿、冊、技術檔案等基礎臺帳不健全,沒有分類編號、分類保管,不能隨時提取,使主管培訓部門很難對干部素質狀況有一個透徹的了解,底數不清,狀況不明,是培訓難以具備針對性,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同時,也給領導進行科學決策帶來了難度。
二、創新干部培訓工作的思路
通過對影響干部培訓工作問題的分析,針對目前干部隊伍的現狀,主要應采取以下措施:
(一)創新培訓體系,實現標準化、科學干部培訓工作。建立和完善領導干部教育培訓的責任制度,明確領導,量化工作職責,干部教育培訓有效性和吊鉤干部選拔任用的認識不足,缺乏組織和沖刷的領導,依法追究他們的責任,加強干部培訓的責任感,讓他們有意識的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納入議事日程。建立培訓第一先進意識和培訓為生產服務的概念,根據單位的改革和發展,干部隊伍建設要求,結合當前形勢,制定長期的培訓計劃,年度培訓目標明確,使培訓工作發展方向,指標的實現,和適合他們的責任,對于人來說,積極穩妥地提高干部培訓機構。
(二)創新培訓內容,突出培訓重點。在培訓內容上:要抓好干部新知識、新技能的培訓,“關鍵能力”培訓,專業技術人員“實踐能力”培訓,操作人員“四新技能”培訓、基本技能培訓,超前性崗前預備性培訓,轉崗、在崗的崗位達標培訓,通過宏觀經濟管理、公共行政管理、辦公自動化等知識、技能教育,增強干部把握全局,放跟未來,做好當前工作的能力。要針對不同類型的培訓,確定不同培訓內容,因人施教,使培訓內容與工作更具針對性和銜接性。
(三)創新培訓方式,注重培訓效果。要以干部工作實際需求為導向,以提升能力為目標,建立分層次、分類別、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訓格局,增強培訓工作的針對性、有效性和前瞻性。根據鐵路企業的特點和研究人員分散的客觀實際情況,我們必須一方面積極(或同等)在相應的院校培訓學習和練習使用,培訓和個人自治組織任命選擇相結合的訓練方法開放短期專業培訓課,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現有的培訓機構,設施,采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原則,指導和自學相結合的多種形式,如大量使用先進的教學設備,特別是網絡技術,使用課堂提問、小組討論、案例分析和實踐的現代教學方法,開放的干部,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充分發揮干部的積極性,參與和創造力,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特別是異常情況下,處理問題的能力,體現了“緊急急需學習”的特點。
(四)創新考試考核體系,提高培訓質量。要強化培訓的激勵機制,建立“不培訓不上崗”的準入機制和末位培訓機制,“培訓不合格,不準上崗”的上崗靠競爭、工作靠能力的用人機制,干部上崗必須經培訓考試,并取得《崗位培訓合格證》,干部晉升職務“逢升必考”,全員參加培訓,全員參加考試,考試成績與崗效工資,定職、定級、晉級、使用、提拔等掛起鉤來,以考促訓,實現“培訓一考核一使用一待遇”一體化,使干部由“要我培訓”變成“我要培訓”,培訓工作由人力資源部的計劃培訓向干部自主擇訓、競爭參訓轉變,要鼓勵倡導干部參加函授和自學,使干部普遍受到一定程度的在職“繼續教育”。
(五)創新應該責任制,保證培訓實施。干部培訓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僅靠人力資源部門是不夠的,還需要單位生產、安全、物流、和其他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密切合作,確保干部培訓工作的順利進行。搞好干部教育和培訓是一個長期和艱苦的工作。我們將與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逐漸深入,干部教育培訓管理機制、培訓內容、培訓方法,比如持續不斷的探索和創新,努力建設高質量的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