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
摘? 要:隨著信息化進程的加速和網絡信息服務的普及,遠離城市中心的縣級公共圖書館面臨發展的困境。本文從改進個性化特色服務、信息服務自動化與用戶體驗服務、網絡信息資源整合和館藏資源電子化等方面來討論縣級公共圖書館的發展策略。
關鍵詞:信息化;縣級公共圖書館;發展策略
縣級公共圖書館在資金、硬件和館藏資源無法與國家級和大城市省級、市級圖書館相比。存在先天不足。同時受制于區域內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也很難以與發達地區的圖書館相比。可謂后天不足。基層圖書館一直面臨發展的困境。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信息化服務的普及,一方面提高了信息服務的效率和文獻資料的利用率。同時倒逼信息文獻服務機構提高自身的服務水平、進行改革。尤其是作為社會基層提供文獻信息公共服務的縣級圖書館日益面臨發展的危機。面臨信息化、全球化的沖擊和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現實制約。縣級公共圖書館應該不斷提高自身的服務水平,滿足人民對文獻信息資料的需要,實現公共服務的優質化,從而在信息時代繼續發展下去。
縣級公共圖書館如何化危為機,除了解決資金、硬件、管理、人員素質等具有共性的制約因素之外,在信息環境下,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提高自己的服務水平。突出自身特色,合理定位,迎接信息化的挑戰。
一、針對區域內讀者需求,提供地域性、個性化特色服務
首先要結合本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人口素質,有針對性地打造館藏特色,體現地域特色。盡量在全球化背景下保留地域特點。這也是信息環境下,縣級公共圖書館的根本。合理劃分國家圖書館、省級、市級圖書館、縣級圖書館的公共服務職能。結合本地人口數量、文化教育程度,服務范圍,做出合理的定位。一是從館藏資源地域特色入手、一是從讀者的個性化需要著手,將縣級公共圖書館建設成為縣域閱讀中心、社區文化中心、地方文化、文獻保存中心和學校教育的重要補充
參考政府、學者的調查報告和研究成果。在調查問卷基礎上了解人民群眾日常的閱讀需要與興趣。做到與大專院校等科研機構的圖書館有所區別。多提供一些通俗類、應用型、人文類的文獻資源。
結合地域文化和地方史志文獻,打造一個本地區的文獻資料庫。尤其是一些區劃文化叢書和對地方微觀歷史文獻的整理。這些民間的、微觀的歷史信息多數為大型的圖書館所忽略,確是很好的地方文獻,與本地的人民生活息息相關,更能體現基層的社會視角和民心趣味。一般的本地讀者也往往對這些文獻資料更感興趣。
結合縣級公共圖書館的讀者多為青少年學生,有針對性地收集教育類的書籍。同時對于讀者利用圖書館以娛樂休閑為主要目標、兼顧增長知識的現實需求要多加注意。在配置圖書資源時,根據這一需求合理購置、收集文獻資源。
在此基礎上,縣級圖書館要加強與本縣教育局、學校、工會、婦聯、共青團、基層村社組織合作,建立一個有著廣大讀者群參與共建與使用的公共圖書館。信息網絡環境下的一大特色就是網民的參與。縣級公共圖書館也應該調動讀者群的參與意識。發動讀者豐富和擴充圖書館的館藏資源、建立村社分館或流動圖書館。加強圖書流動性。第二,推進面向公眾的鄉鎮圖書館和面向中小學生的鄉鎮學校圖書館的融合”
二、在自動化基礎上,堅持以人文本,提升用戶體驗
建設服務型政府是我國現階段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任務。公共服務要以人為本作為服務的出發點,公共圖書館也要以讀者為本。繼續堅持免費開放政策。以保障公眾的閱讀權利為目標,以激發普通公眾的閱讀興趣、提升閱讀能力、滿足多樣化閱讀需要為重點,以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為載體,不斷提高自身的服務水平。在信息環境下,注重提高讀者這一用戶的文獻查閱、閱讀、使用經驗,并根據讀者的反饋,不斷提高用戶體驗的感受。
建立圖書館網站和在線檢索、借閱、預約系統。方面讀者24小時在線查閱讀書館資源、在線預約。縣級圖書館普遍缺乏網絡環境轉型的資金和技術力量。在網站建設、設計方面存在不足。如“網站發布的信息基本上以文本信息為主,圖像信息、動畫信息較少…打開一個網站,感覺就像在讀一本舊書,沒有插圖,沒有聲音,沒有活潑的色彩,給人的感覺是呆板無趣。”這些是需要改變的地方。信息環境下縣級公共圖書館發展的首要是構建一個信息服務窗口——圖書館網站。在設計、建設網站時,注意圖書館網站的美觀。同時提供全面周到的服務項目,如書目查詢、閱讀排行、新書推薦、圖書預約、推薦書籍、論壇、留言板。
作為信息網絡時代的一大特點就是主要用戶的個人體驗。在提高公共服務時,要圍繞讀者的用戶體驗。以用戶為中心,以需求為導向、以技術為推動。
首先,要提供給讀者有用的文獻信息,這就需要對館藏文獻進行更為科學、合理的整理、分類、篩選、標識。清理、淘汰不符合時代和讀者需要的文獻資料。信息環境下,信息爆炸,更新迅速。這就要求公共圖書館在提高信息服務時,保證提供的文獻信息準確、新鮮。如果不能適應信息時代的信息特點,還是提供海量、無序、陳舊的文獻信息供讀者使用,很快會讓讀者產生反感、失望的情緒,從而放棄使用縣級公共圖書館。其次,要方便讀者查找、使用文獻資料。縣級公共圖書館和館室設計和書籍陳列、標識,在線檢索等方面,要盡量簡潔,便于讀者使用。如縣級圖書館可以設計一些小冊子,介紹圖書館的地理位置、交通路線、開館時間、預約方式、在線檢索方式。在設計圖書館網站時盡量做到方便使用、簡潔有效。同時,認真對待讀者反饋信息,不斷調整、改進。可以設置讀者信箱和館長信箱,隨時接受讀者反饋信息。及時回復、滿足讀者合理合情要求。同時,提高在線咨詢和服務,幫助讀者解決問題。提高服務的水平和質量。
注重讀者的用戶體驗,就是用互聯網的思維提高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水平。滿足信息環境下,讀者的信息使用需要。
三、整合網絡資源與館藏資源電子化
搭建圖書館網絡信息共享平臺。館藏資源是圖書館功能發揮與服務效益實現的基礎。縣級公共圖書館在整理、分類本館資源的基礎上,也要同時收集、整理網絡上的公共、免費資源。如網絡上的免費電子書、音像制品、文獻資料數據庫。在國家、地方財政投入有限的現實情況下,縣級公共圖書館要大力利用網絡資源豐富性的特點,構建自己的電子資源數據庫。提供公共平臺,供讀者上傳、下載電子資源。同時,對具有館藏特色的紙質文獻進行掃描,轉化為電子版,制作電子圖書,數字期刊等,方便讀者下載、使用。
利用國家、省市組織建設的信息資源建設項目。依托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縣級數字圖書館推廣計劃等重大工程,實現數字化和網絡化服務的水平。加強與同地區、同級公共圖書館交換信息資源。尤其是利用本館特色地方文獻數據庫、館藏書目數據庫、館藏珍惜善本等資源與其他圖書館交流信息,不斷豐富館藏資源。
總之,公共圖書館要明確自身在保障公眾基本文化權益、滿足公眾基本文化需要上承擔的基本責任和使命。縣級公共圖書館應該提供有特色的公共服務,提供專業化的服務。在信息環境下,縣級圖書館應該保持特色,提高讀者閱讀體驗,不斷整合網絡信息資源,建設數據共享平臺,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和質量。
參考文獻:
[1] 郜向榮、 郭衛寧等,基層圖書館生存狀態憂思錄[J],圖書館,2005(1).
[2] 李國新,我國公共圖書館事業進一步發展的突破——縣級圖書館的振興與鄉鎮圖書館的模式[J],圖書館,2005(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