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士超,周玉志
(山東工業技師學院,山東 濰坊261053)
一體化教學改革的問題與對策淺析
路士超,周玉志
(山東工業技師學院,山東濰坊261053)
摘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近年來大力推行一體化教學改革,選取了一批一體化教學試點改革院校,在試點過程中院校的教學模式、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和教師的教學能力均得到提升,但是也存在諸多問題,本文即是在試點過程的初步思考,以期能對今后一體化試點工作提供合理建議。
關鍵詞:一體化教學;改革試點;思考
2009年7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正式在全國30所技工院校啟動了數控加工等5個專業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試點工作,在技工教育領域掀起了一場教學革命。2012年9月,全國技工院校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新增94所試點院校和10個新增試點專業(課程),一體化教學改革快速發展。我院以此為契機,結合國家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建設項目、區域經濟發展情況和我院特色,在數控加工技術和數控機床裝調與維修兩個專業首先進行了一體化教學的改革,并以這兩個專業為龍頭,帶動其他專業的一體化教學改革。在試點過程中,把學生的綜合素質放在首位,堅持以學生職業能力需求為目標,按照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群的需要,準確定位人才培養目標,構建一體化課程體系,優化人才培養過程,不斷完善人才培養方案;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深化教學計劃、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方面的改革;強化專業建設和專業教學管理,提高教學質量。我們通過六項工程即專業論證與建設工程、一體化課程建設工程、一體化教學設施設備建設工程、師資隊伍建設工程、人才培養質量保障體系建設工程、信息化及共享型教學資源庫建設工程,初步建立了一體化教學體系。
1.1缺乏頂層設計以及必要的制度保障
一體化課改對一個學校而言是一個系統工程,絕不僅僅是教學環節的改革。它將來會使學校整個的組織管理發生重大變化,涉及到教學管理、教師管理、教學評價、教學場地、后勤保障等方面。
1.2經費投入不足,導致可持續發展困難
要高度重視,充分調動試點院校的積極性,才能推動一體化課改,這些都需要資金的大力支持。現在一體化試點一是投入大,主要是經費、物資、師資等實施工作量大。一體化教學需要現代化教學手段。必備電腦、打印機、多媒體設備等都需要投入。二是缺少教學資料,現有的一體化教材不是很好用,如存在一些實際教學中難以實施的內容。教師備課(集體備課)、收集教學資料、撰寫教案、編撰教師工作頁、學生工作頁等都需從零開始。三是實訓設備數量大。需要專機專用,工、卡、量具需求量大,否則很難完成教學計劃。四是學生素質較差,先期教學難度大。技校學生學習能力較差,培養自主學習能力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五是工作任務大。課時不夠,教材中的工作任務課時量少。六是教學手段不夠豐富,只是簡單分組合作,學生后期容易產生厭學情緒
1.3校企合作作為技工院校的基本辦學制度還存在政策上的障礙
開展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整個過程都離不開校企合作,過程中每一個環節都滲透著校企合作。開展企業調研—提取典型工作任務—轉化學習任務—制定教學計劃大綱—開發教學實施方案和工作頁—實施教學過程—進行教學評價。哪一個環節離開了校企合作都會出問題,都會使教學質量大打折扣。但是部里缺乏對校企合作的基本政策和制度設計,企業沒有合作的動力,一體化也就成了無米之炊。
2.1加快一體化課程改革教學專業課程開發,結合當前實際修改編寫模式
一體化并非不需要理論知識的支撐,現有活頁教材只有問題沒有系統,知識點分散以后難以復原,而原有的勞動版教材還是依照學科式編寫的,并不適合一體化模式,增加學生的認知困難,導致學生后勁不足。建議抓緊時間修改一體化課程開發規程,開發與活頁教材相配套的教師工作頁和相關拓展知識。
2.2加大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技術指導
一是充實擴大技工院校一體化課程試點工作專家組(分專業),負責試點工作的技術指導和質量檢查,并定期組織專家組成員對試點院校的教學情況進行巡回指導。
二是組織進行《技工院校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評價》課題研究,建構科學、系統、可行的評價模式和技術手段,有效規范、指導和評定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試點工作,為全國技工院校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規模化和規范化推廣提供有利條件。
2.3大力加強一體化課程師資隊伍建設
一是有計劃有步驟地加大一體化課程改革師資培訓規模,進一步加大力氣對一體化教師進行深入系統的培訓,可以充分利用網絡發布學習材料,通過培訓和學習使一體化教師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模式趨于規范,為全面實施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工作提供師資保障。
二是在現有一體化教師培訓方案和認定辦法,一體化教師內涵、教師能力標準的基礎上,明確教師成長途徑和培訓方案,為大規模開展一體化課程教師培養提供依據。
2.4加強校企合作
技工教育培養人才有特殊性,就是以技能的高低作為核心質量評價體系,單憑學校自身很難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所以,在技工教育發展中,全世界采取的一個共同辦法就是校企合作。這種直接面向企業需求的職業教育理念,學生培養目標直接對應其將要從事的工作崗位,這就有效解決了學生技能和企業要求脫節的問題。所以必須形成學校與行業、企業之間的良性互動和深度融合,建立制度框架下的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制定一體化教學計劃,將合作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和技術人員請進來,根據企業的需求來增減課程,反映出社會、企業的需求。
中國近代偉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在上世紀提出教育教學“教學做合一”的思想,其核心就是“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強調以“做”為主線貫穿“教學做”的整個過程,從而達到“教學做合一”的效果。一體化教學的精髓就是快速地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符合綜合職業人才培養的發展規律。目前我國很多企業正在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正處在快速產業優化升級的改革時期,需要大量的技術應用型人才。然而受社會經濟和院校自身條件等條件的掣肘,我們培養的人才滯后于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快速發展的技能人才需求。因此我們必須把握人才培養改革發展的契機,全方位地倡導、研究、實施一體化教學體系,科學有效地搭建好一體化教學平臺,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培養出國家需要、社會認可、各方滿意的高技能人才。
作者簡介:路士超(1981-),男,山東人,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