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當下的語文課堂充斥著大量低效、無效的對話,無法真正達成教學目標。如何讓對話行之有效?可以嘗試從以下三個方面去努力:創設民主平等的氛圍是展開對話的前提;立足于文本的核心價值是有效對話的根本;教師巧妙地引導、科學地評價是持續對話的動力。
關鍵詞:有效對話;民主平等;核心價值;引導評價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這里包含兩層意思:(1)閱讀對話,即讀者與文本之間的對話;(2)教學對話,即教師與學生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對話等。本文所闡述的主要是教學對話。縱觀我們的課堂,很多語文老師不知道如何在課堂上與學生進行對話,有些課堂對話看似熱鬧非凡,但是并沒有真正激發學生的情感,提升學生的思維,這樣的對話往往也是低效,甚至無效的。如何讓我們的課堂對話真正有效?筆者覺得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去努力。
一、民主平等,是展開對話的前提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師生之間的平等是一種有差異的平等,師生人格平等是對話的前提,而學識的差異則是對話的動力,師生對話正是一種差異的調整、變化、發展的過程。因此,教師要以平等的身份走進學生,教師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權威者,而是可以平等溝通的組織者。唯有如此,學生才能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才肯敞開心扉,彼此溝通情感,相互交流思想,真正實現和達到教學目標。
二、依托文本,是有效對話的根本
當下的語文課堂,很多教師為求新穎,設計上花樣百出,離語文課程和教材文本的核心價值越來越遠,師生之間的對話游離于文本之外,因此,對話顯得低效,甚至無效。例如,某教師執教《橋之美》時,專門跟學生講美學問題,調用大量的圖片跟學生講什么是美學,怎樣欣賞美,結果學生基本沒有關注文本,整堂課基本沒有師生對話。因此,師生的課堂對話一定要立足于文本核心價值展開。所謂文本的核心價值是指文本中隱含的最重要的語文學習價值,即語言學習的價值,以及與之密切相關的思維能力培養的價值。
三、引導評價,是持續對話的動力
在課堂中,我們往往會有這樣的體會,學生起先也是愿意跟教師交流的,但是越往后就越不愿意講,也不愿意聽了。最后教師只能唱獨角戲得以收場。是什么原因導致我們的對話無法具有持續的動力?問題往往出在很多教師無法巧妙引導,科學評價學生的緣故。
1.巧妙引導
教師是課堂的引導者,利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要引導學生的思維向縱深處發展,而不是在一個平面單調滑行,師生之間的對話才不至于單調無聊。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認為學生的發展有兩種水平:一種是學生的現有水平,指獨立活動時所能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另一種是學生可能的發展水平,也就是通過教學所獲得的潛力。兩者之間的差異就是最近發展區。教學應著眼于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為學生提供帶有難度的內容,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其潛能,超越其最近發展區而達到下一發展階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下一個發展區的發展。
2.科學評價
“皮格馬利翁效應”表明,課堂中教師一句可能自以為無意性的“評語”,往往會左右學生此后的聽課情緒,甚至會影響他一生的命運。因此,我們更應注重自己對學生的評價語言的錘煉。及時科學的評價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激勵學生的信心,這樣對話才會持續而深入。
綜上所述,要想我們的課堂對話生動有效,真正豐富學生的情感,提升學生的思想,筆者認為我們就要創設民主平等的課堂氛圍;立足于文本的核心價值;教師巧妙地引導、科學地評價。愿我們的課堂能真正激發學生言說的欲望,出現“百家爭鳴”的情景,師生之間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參考文獻:
[1]鄭桂華.聽鄭桂華老師講課.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08.
[2]胡禮仁.論閱讀教學教學中的“對話”教學[J].語文教學通訊,2013(10B).
[3]向浩.如何在課堂上進行有效對話[J].語文教學通訊,2014(3B).
作者簡介:張頌眉,女,在職碩士,1984年1月出生,就職于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實驗中學,研究方向: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