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二物理課程是學生學習物理的入門課。剛開始時,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高,可是一段時間后,就有許多學生開始落后。究其原因,發現很多學生雖然學習很用功,但其學習方法不對,自然學習效果就不盡如人意。
關鍵詞:物理;問題;分析;策略
在與學生進行交流時,很多學生反映,物理好像一學就會,一用就錯,一放就忘。這說明學生對所學知識了解不深刻,掌握不全面。經過教學思索,我認為具體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初中生物理學習中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1.初二年學生學情存在的主要問題
(1)初二學生心理和生理上表現出:叛逆、盲目追求自由平等、易受外界影響、情緒情感偏激等特點。
(2)初二是學生成長發展的轉折點,也是教育關鍵期。與初一的知識內容相比,初二的知識內容要深得多。學生在學習方面面臨著更大的挑戰,有的學生因此產生了畏難情緒。
2.上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上課很難集中注意力;不能和老師上課同步,思想開小差;逆反心理最強。
3.作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審題不認真;公式理解不透;運算能力差;解題格式不規范。
二、采取的措施與策略
1.情感是學生學好物理知識的重要因素
在教學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怎樣才能使學生養成積極的學科情感呢?
(1)熱愛本職工作,提高自身修養
教師應敬業為先,滿腔熱情地投入到物理教學工作中,不斷自我完善,以飽滿的熱情帶領學生去探索物理世界的奧秘。
(2)建立良好的師生情感
教師要關心自己的學生,關心他們的學習和成長,當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教師要耐心地幫助他們分析原因,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3)讓學生體驗成功
教學中要對全體學生一視同仁,對不同層次、不同特點的學生因材施教。要注意設置教學內容的層次和梯度,創設更多的條件,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學習上的成就感。
2.充分發揮小實驗在物理教學中的調節作用
發揮小實驗在物理學科調節教學中的作用,符合調節教學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思維為核心、訓練為主線、調節為關鍵、能力為目標的原則,能有效地提高物理教學質量。
學生在預習和自學過程中常會遇到一些疑難問題,對某些新的物理概念似懂非懂,對某些物理規律將信將疑,就會產生畏難情緒。怎樣幫助學生克服困難呢?指導學生做個小實驗就是好辦法。例如,小實驗“筷子提米”,學生通過親自動手實驗,確信了摩擦力的存在,認識了摩擦力與壓力的關系。
3.習題課是學生學好物理知識的重要基礎
在物理教學中,習題課是必不可少的一種課型。要想上好習題課,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從物理基礎知識著手培養良好學習習慣
首先,物理的定律和公式是最基礎的知識。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要求學生從5個方面進行全方位復習。其次,根據認識規律要讓學生能靈活應用物理定律和公式解決實踐問題,教師應該先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基礎知識,并通過對基礎習題的解答訓練,使學生掌握應用物理定律或公式解題的基本方法及運用物理量時單位必須統一的要求,進而使學生形成解答物理習題的基本模式。
(2)了解和研究學生,從生活生產科技等方面選擇素材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理論聯系實際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習動機,活躍課堂氣氛的一種重要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物理現象是趣味性習題的好素材。例如,在講到力的作用效果是否與力的三要素有關時,可以從學生平時上體育課打排球過程中讓學生理解到力的作用效果是與力的三要素的關系。
三、重視差生轉化工作是學好物理知識的情感共振
在農村學校中,差生尤其是雙差生占很大的比例,因此轉差是我們很重要的教學工作。首先要重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我認為教師不僅要教好物理,還要關心差生,使師生間形成“情感共振”,從而使這部分學生喜愛物理課。差生對物理是否感興趣的首要因素取決于物理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方法。教師是否熱愛物理、對物理學教學是否投入等,這些對差生學好物理課程,做好差生的轉化工作都是十分重要的。
學好物理這門學科,只要按物理學科的特點去學習,在學習中要找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從學習中去尋找樂趣,就能培養自己學習物理的興趣,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作者簡介:劉淑云,女,1975年11月出生,就職于福建惠安東橋中學,研究方向:初中物理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