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巍巍
摘 要:閱讀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不僅是語文之根,語文之母,更是教育之本。閱讀教學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個性化閱讀的能力,積淀人文素養,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和言語交際能力。學生個性化閱讀的能力直接關系著學生語文能力的高低。因而,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是小學教學中的一項重要任務。
關鍵詞:農村;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策略
相對于城市而言,農村無論是經濟、文化、信息,還是教學資源,設備上都較為落后。一方面學校缺乏資金,沒有像樣的圖書室。另一方面,學生家庭條件差,沒有一個良好的閱讀氛圍。學生受到客觀因素的影響,閱讀面窄,閱讀量少。這就造成了學生閱讀興致低,積極性差,習慣惡劣,方法不當,從而無法感受到閱讀帶來的樂趣。個性化閱讀更是無從說起。以下是筆者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實現個性化閱讀的些許嘗試。
一、創設民主、自由的個性化學習的氛圍
“龍生九子,各有不同”,更何況班上四五十位學生,他們擁有著不同的生活環境、生活經歷、知識程度、興趣愛好、思維方式,教師又豈能用“同一把尺子”衡量。因此,在課堂上,我從不拘泥于教材標準答案,而是鼓勵學生將自己獨到的建議說出來,“不唯書,不唯師”,告訴他們,要擁有自己的想法,要敢于反駁老師,敢于挑戰教材。老師喜歡聽到不同的回答。而這也使我在課堂上常會聽到讓人耳目一新的說法,發出由衷的贊嘆。除此之外,我還常組織學生小組討論,將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留更多的時間和空間給學生,讓他們能夠在一個民主、平等、自由的環境中,暢所欲言,表達真情實感。師生一起討論、思考、思維碰撞,在討論中,傾聽、辯述,接納別人,展現自我并超越自我。在這樣寬松、民主的課堂氛圍中,不但學生的個性思維得到了解放,而且也為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奠定了基礎。
二、尊重差異,鼓勵學生自主個性化地閱讀
1.由學生自主選擇閱讀內容
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每個學生由于個性氣質、興趣愛好、知識基礎等各不相同,導致了他們對于閱讀內容的選擇和喜好也是大相徑庭。因此,在個性化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選擇。例如,在閱讀課文《廬山的云霧》時,我先是讓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部分閱讀,男生偏向于廬山的瞬息萬變,而女生則偏向于廬山的千姿百態。之后,我還組織全班學生進行閱讀感想交流。由于充分尊重了學生的意愿,課堂上,他們個個興趣盎然,積極主動,同時也取得了理想的教學效果。
2.由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方法
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在日常的學習和與閱讀中,也產生了適合自己,且自己擅長的學習方法。在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來閱讀、理解和感悟文章。無論是默讀、朗讀,還是速讀、分角色讀等等,只要是行之有效的都可以。
三、尊重感受,鼓勵學生表達獨特的體驗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一方面,需要尊重學生對于文本的個性化解讀,不讓“標準答案”將學生的個性化解讀拒之門外,壓制學生個性潛能的發展;另一方面,需要尊重學生對于文本的個性化體驗。這樣才能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體驗到閱讀的樂趣,并且能夠得到自身思維的發展,個性品質的提高。
個性化的閱讀是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有效途徑,教學中,教師應努力創設寬松、自由的閱讀氛圍,尊重個體差異,鼓勵學生自主閱讀,表達自己獨特的見解和體會,實現真正的個性化閱讀。
參考文獻:
[1]劉從華.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的實踐與思考[J].教育科研論壇,2004(01).
[2]張翼.教師應知道學生進行個性化閱讀[J].河南教育:基礎班,2006(04).
作者簡介:女,生于1985年8月,本科,就職于河南省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五龍口小學,研究方向:閱讀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