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科學教學是培養學生科學發現問題、理性思考問題、正確解決問題的一門重要學科。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在生活中的普及應用,現在小學生能夠很早地接觸到科學應用,但是對于科學知識,很多學生卻熟視無睹,沒有一定的思考,這不僅影響了小學科學教師的教學,也從根本上影響了小學生對科學知識探索的興趣。
關鍵詞:小學科學;生活化教學;方法
小學科學是小學生走進科學、探索科學、發現科學以及應用科學的基礎,如果在小學時期不能培養起對科學學科的興趣,不能將科學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就更不要說學以致用了。所以說,作為小學科學學科的教師,一定要善于將科學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實現生活化的教學,讓小學生從小更好地走進科學。本文根據我國目前小學科學教學現狀,結合本人多年的教學經驗,對生活化教學的方法進行以下幾點淺談。
一、由生活導入科學,培養學生對科學的興趣
很多學生不了解科學,對科學沒有興趣。很大一部分原因不是因為教師將知識點講得不夠詳細,不夠到位,而是因為很多教師在科學學科導入學習的時候,沒有抓住學生感興趣的地方,沒能夠利用好學科的特點調動學生的學習好奇心,培養學生的興趣。以往很多教師在教學科學這門學科的時候會跟學生解釋什么是科學,科學這門學科的發展歷史,很多學生在這樣的講解過程中感到枯燥乏味,逐漸失去了對本門學科的興趣。其實教師可以先用一些小故事或者是一些生活中經常出現的現象去調動學生的注意力。比如說,教師可以問學生每次打雷的時候是先看見閃電呢,還是先聽見雷聲呢?這樣的導入方式與生活實際聯系很密切,很生活化,是每個學生都見過的事情,這樣的提問會讓學生參與到教師的問題思考當中去,而不是一味地教師講課,學生聽,學生參與到思考中去,無論得出的答案是正確的還是錯誤,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學生參與到課堂中去,能夠讓課堂更有活力,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讓學生意識到科學是一門與生活聯系很大的學科,科學來源于生活,也應用于生活。當學生進行一定的思考之后回答先看到閃電,教師就可以給學生進行講解,原因是因為光速比聲音速度要快。所以,打雷的時候,人們總是會先看到閃電,再聽到雷聲。
二、將科學知識幽默化處理,吸引學生注意力
科學知識是嚴謹的,對科學知識的學習也是略顯枯燥的,這就要求小學科學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不僅要與生活實例相結合,更要試著將實例幽默化處理,讓學生記得更牢,印象更深刻。比如說,在講解導電這部分知識內容時,教師可以試著給學生講解生活中的一個小故事,讓學生通過小故事去記住其中所存在的科學道理。比如說,“小明因為調皮曾被鄰居王伯伯訓斥過,為了報復王伯伯,小明偷偷爬上墻向王伯伯家撒尿,尿液撒到電線上,然后小明就被送進了醫院,你們猜這是為什么呢?”這時學生就會思考為什么,在回憶過程中思考這個故事所包含的科學知識。這時教師就可以告訴學生,這是因為尿液是可以導電的,這里邊是蘊涵一定的科學道理的。所以,小孩子們一定不能隨便搞惡作劇,有時是很危險的。教師還可以拓展知識,很多人喜歡用電熱毯取暖,同樣的道理,如果夜里尿床,也有可能會出現危險。這些都是將科學知識生活化的例子,有利于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生活化的故事中記得更牢固。
生活是一種藝術也是一門科學,對于小學科學生活化的授課方法,不僅要求學生要學好科學知識,還要學以致用地應用到實處。將科學普及到生活中的每一處。為了讓學生接受得更好更快,教師一定要將知識與生活結合起來,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也能夠在生活化的授課方式中印象更深刻,理解得更透徹。
參考文獻:
[1]魏文杰.淺析小學科學生活化教學策略的運用[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4(01).
[2]盧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對小學科學教學生活化的思考[J].考試周刊,2011(21).
[3]王然.探析小學科學課堂學習方法[J].中小學教育,2012(09).
作者簡介:許沖沖,男,1983年7月出生,本科,就職于北京市東城區東黃城根北街16號(龍門書局),研究方向:小學科學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