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對低年級兒童課堂傾聽現狀的分析,明確存在的問題。采取的措施:教給方法,實現“說”“聽”“思”并重,學會傾聽,實現課堂的和悅對話,學會互相欣賞,愿意傾聽,實現課堂與生活的深度聯結,使學生樂于傾聽,實現評價與內容的高度適切,鼓勵兒童傾聽。
關鍵詞:傾聽;現狀;方法
聽是一種生理過程,傾聽則是入耳又入心的生命活動。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學習效率。
一、低年級兒童的課堂傾聽——令人尷尬的現狀
低年級的課堂上,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鏡頭:當一個學生的發言還沒有結束,旁邊的學生卻高高地舉起了手,大聲嚷道:“老師我來,我來……”;當教師指明一位學生回答時,其余的學生都異口同聲地嘆氣起來,根本不顧聽講;當老師講得津津有味的時候,學生卻在一邊旁若無人地干起了自己的事情。
這種現象的產生除了兒童自身的成長特點之外,課堂教學與兒童特質的不適切,評價機制跟不上也是不可忽視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兒童的傾聽能力缺少科學的訓練,孩子們缺乏傾聽的耐心,也沒有掌握傾聽的方法。
二、走出尷尬,培養傾聽能力,促進兒童發展
(一)實現“說”“聽”“思”并重——教給方法,學會傾聽
1.傾聽前要明確目標
教師應該給學生明確的目標,聽后“評一評他的發言”“你有什么反駁的意見”“你還能想到什么?”等目標指令性問題大大激發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欲望。
2.傾聽中要有方法指導
老師應該給孩子一個具體的、可操作性的、細化了的要求。我在教學中就明確提出了“學會傾聽要五心”,即傾聽時做到:一要專心,要聽清老師或發言人說的每一句話,腦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隨便插嘴,要聽完別人的話,才發表自己的意見。三要細心,當別人的發言有錯時,要求學生學會評價同學的發言,做到不重復他人的意見。四要虛心,當別人提出與自己不同的意見時,要能虛心接受,邊聽邊修正自己的觀點;五要用心,在聽取他人意見時不能盲從,要有選擇地接受,做到“說”“聽”“思”并重,相互促進。
3.傾聽后的獨立思考
傾聽后要善于對自己的觀點進行補充,善于對他人的觀點或認同、或補充、或爭辯;善于在眾人觀點的基礎上作進一步的思考,能夠完善已有觀點或生成新的觀點;學會處理傾聽后的結果,進一步對生成的新問題進行思考、探究和體驗。
(二)實現課堂的和悅對話——互相欣賞,愿意傾聽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兒童在心情放松、沒有壓力的情況下,才會精神振奮、思維活躍。一次我上課時,我“一不小心”讀錯了一句話,一個女孩急切地說:“老師有一道題目的答案你說錯了!”我立刻表揚她:你聽得真仔細!當我把一朵大紅花貼在她的胸前時,全班學生都表現出無比的驚訝和羨慕。于是,我告訴我們班的孩子:原來課堂上傾聽是這么重要的。在以后的教學中,我不停地對學生的傾聽進行鼓勵,還幫助那些喜歡做小動作的學生改正了這一缺點,使我班的上課紀律有了很好的轉變,使學生逐漸養成善于聽別人發言的習慣。
(三)實現課堂與生活的深度聯結——使學生樂于傾聽
“兒童是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的。”我執教《大海睡了》時,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引導學生理解重點句:浪兒,浪兒,你白天一路歡笑一路奔跑,現在為什么不笑了?風兒,風兒,你白天追著浪兒跑,現在你為什么不鬧了?有學生說:天晚了,睡覺時候到了。有學生說:折騰一天累了。也有說大海媽媽睡了……學生在自己熟悉的情境中認真地聽著,專心地思考著,完全融入其中,答案一個比一個精彩。這精彩緣于“認真傾聽”。
(四)實現評價與內容的高度適切——鼓勵兒童傾聽
蘇霍姆林斯基告訴我們:“給兒童以勞動的快樂,學得學習成績的快樂,喚醒隱藏在他們心中的自豪感,這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條金科玉律。”正確適當地評價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養學生“傾聽”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培養低年級兒童傾聽能力的過程中,教師千萬不要吝嗇你的贊揚,讓學生能夠品嘗到成功的喜悅,獲得成功的滿足感。一個眼神、一句贊揚、一個微笑,不花時間,不費力氣,卻能收到明顯的教育效果,我們要善于發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用真誠的話語鼓勵他們,課堂上學生怎么會不認真聽講呢?
參考文獻:
蔣霞.主動參與快樂學習[J].新課程,2014(1):137.
作者簡介:周為玲,女,本科,就職于江蘇省濱海縣實驗小學,致力于打造小學語文特質教學,高效課堂研究。
?誗編輯 馬燕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