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下語文課堂倡導對話教學,而對話的前提是傾聽,對話質量的高低與傾聽密切相關。受傳統教學理念的束縛,教師往往忽視傾聽的藝術。其實有效傾聽可以提升課堂效率,教師應當洗耳恭聽,尊重學生;傾耳細聽,糾正偏差;耳聽心受,提升自我;娓娓動聽,充滿自信。
關鍵詞:對話;有效;傾聽
著名社會學家、語言學家卡耐基說:“一雙靈巧的耳朵,勝過十張能說會道的嘴巴。”寥寥數語,就生動形象地說出了“傾聽”的重要性。理想的語文課堂是充滿生機“對話”的課堂,而“對話”質量的高低,與教師的“傾聽”能力高低密切相關。如何有效傾聽,提高課堂效率?我們可以嘗試做到以下幾點。
一、洗耳恭聽,尊重學生
當代教育家沙塔洛夫強調:“在課堂上應創造一種普遍相互尊重、精神上平等、心理上舒坦的氣氛,這是每個教師的首要任務。”洗耳恭聽,是對學生的尊重,教師以一種平等的態度對待學生,有助于彼此之間的良性互動。
尊重學生,真誠傾聽是教師課堂有效傾聽的基礎。因為它營造了平等自由交流的氛圍,學生才能有勇氣敞開心扉,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教師才有了傾聽的內容和對象,這是實現有效傾聽的出發點。
二、傾耳細聽,糾正偏差
在師生對話中,有些學生的認識往往是不正確、不客觀、不恰當的,如果我們沒有傾耳細聽,會忽視掉這些錯誤,從而導致學生還會繼續犯錯誤。其實,學生錯誤的認識源于錯誤的思維,在對話中,教師一定要傾耳細聽,及時糾正錯誤偏差,形成正確的思維。
例如,有位教師執教《陳太丘與友期》,在主題探究環節,教師提問:“文章哪兩個字可以概括作者的寫作意圖?”有學生回答:“老師,我認為是‘無信這兩個字。”學生的回答無疑是錯誤,但是該教師忽略不計,再請另一位學生回答出正確答案是“禮”和“信”。其實,只要引導學生領悟到寫作意圖往往是作者的一種主張、一種愿望。而“無信”明顯不是作者的主張,從而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認識,徹底明白了寫作意圖是什么。所以,我們在傾耳細聽時,還需要運用教學機智,及時糾正學生錯誤的認識,從而讓課堂更加有效、高效。
三、耳聽心受,提升自我
語文課堂教學的流程,走向是“預設”的,關節點是精心設計的;但它不是僵硬的,它依據學情而變化,因而為教學內容的“生成”留下廣闊的空間。這是需要經驗不斷累積的過程。我們只要耳聽心受,掌握傾聽藝術,定會讓預設與生成相得益彰,使教學過程充滿活力,使教學效率得以提高,從而不斷提升自我的執教水平。
四、娓娓動聽,充滿自信
要注意用心傾聽學生的語言,同時也要用娓娓動聽的語言來反饋學生,對學生的發言及時地進行評價,激勵他們的自信心。及時、中肯的評價,不但能實現知識的傳遞,而且會對學生的后續發展以及學習的效率產生影響。
同時,我們的評價語言盡可能賞識學生,但是切忌用概括抽象的語言簡單敷衍,比如“好!”“哦,不錯!”“朗讀得很好,請坐。”“你的意思是×××。(重復學生的話)”等,這樣的評價語只是表明應付了學生,學生內心的積極性和自信心沒有建立起來,是十分不適宜的。我們應盡所能地將評價語運用的具體、明確,比如,李紅老師《蒹葭》的評價語:“你真是一個細心的孩子,所有的韻腳都被你找出來。它是押韻的,景也很美,還有嗎?你還發現了什么?”“你也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結構很整齊,它一共有多少章?”李老師及時的評價并給予學生鼓勵,會使學生產生言說的欲望,充滿自信,學生樂意與教師展開對話,讓師生之間的對話向縱深發展。
馬克思笵梅南說:“一個真正的發言者必須是一個真正的傾聽者,能聽懂我們日常聽覺范圍以外的深層含義,能傾聽世間各物對我們說的話。”教師要做一個真正的傾聽者,傾聽學生的發言,傾聽學生的心聲,才能真正完成我們教育者的使命。所以,請把您的耳朵叫醒吧!
參考文獻:
[1]楊宇鵬.語文教師要鍛煉自己的“耳朵”.語文教學通訊,2013(6B).
[2]王榮生.聽王榮生教授評課.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08.
[3]薛梅梅.教師課堂有效傾聽技能的養成[J].教育教學論壇,2013(40).
. 作者簡介:張頌眉,女,在職碩士,1984年1月出生,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實驗中學,研究方向:語文教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