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恒正
摘 要:高效課堂立足重現漢字表意特質,通過理性思維,還原漢字本來面目,透過字形看到畫面,通過筆畫看到世界,感悟生活,接納美好;高效課堂立足在漢字與學生之間架設橋梁,引領學生走近漢字,與漢字對話交友,領略漢字的內涵,實現寓教于樂,從而達到內心的接受;高效課堂立足重視教學反思,更新理念方法,培養學生自主掌握漢字,熟練運用漢字的能力,漢字教學就能走出獨特高效之路。
關鍵詞:高效課堂;漢字教學;寓教于樂
漢字是中國人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信息載體。但從這些年的教學實踐來看,學生機械記憶漢字耗時易忘,學生對漢字的興趣有所減弱。如何提高學生運用漢字的能力,這是時代對語文教育發展提出的新課題。近年來電視臺組織的漢字聽寫等節目讓人耳目一新,使我們看到了漢字學習另辟蹊徑的希望。將高效課堂理念引入漢字教學活動,教師以“學生為主體”,以激發學生的思維潛力為目的,以實現學生熟練掌握漢字為目標,力爭以最少時間、最小投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將能夠實現。那么,在高效課堂里如何引導學生學習漢字呢?
一、重現表意特質,提升理性思維
漢字是中華文明的載體,它的方塊結構蘊藏著豐富的審美意蘊。走進漢字世界,就能感受到漢字神韻:比如,“明”是由兩個象形字“日”和“月”組成的會意字,“是太陽公公和月亮公公在一起”,這是兒童都能想到的。如“瓜”字,兩撇表示藤,中間豎鉤表示瓜,捺表示葉,體現古人造字的精妙。如“刃”字,在刀口上加一點,表示這里最鋒利,這就是刀刃。如“休”字,“人”和“木”合在一起,一人靠在樹上,表示休息。如“從”字,一人在前頭走,一人在后跟,形影相隨,觀察模仿前面的人。看到“太陽”這個詞,你能感覺到火熱,而“月亮”卻閃著清麗的光輝。當你寫下“人”這個字時,不禁肅然起敬,并為“天”“地”兩字的創造驚嘆不已。這些濃縮生活的寫意圖畫,這些橫豎鉤點的奇妙組合,與我們多么相近。漢字從形象中創造,在生活中傳承,不知不覺留在我們心中,自然記住了這些可愛的生命體!
實施高效課堂立足重現漢字表意特質,通過理性思維,發揮想象,還原漢字本來面目,拉近漢字與生活的關系。透過字形看出畫面,通過筆畫看到世界,感悟生活,接納美好,繼而掌握漢字,達成漢字學習。
二、重在架設橋梁,實現寓教于樂
教育實踐告訴我們,學生對漢字天生是好奇的。蒙師早期引領至關重要。蒙師需要在漢字與學生之間架設橋梁,引領學生愉快地走進漢字世界,培養學生對漢字的好感,在游戲中傳授技巧方法,讓學生對漢字形成親近感。教育家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刺激就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這就需要教師充分施展教學藝術,將漢字世界形象化,教學內容故事化,教學過程游戲化,實現寓教于樂,使學生輕松理解含義,又能記住字形。例如,有教師將“兇”字形象解讀為地上有一個深坑,走路的人沒看見而踏空掉進坑里,“ㄩ”代表深坑,中間的“×”就是象征掉進坑里的那種驚嚇感覺和危險的情形。這種想象力教學,必然能帶動起學生的想象力。教師剖析“偽”字會說:“人為和起來便是偽。”以此區分自然與人為之高下,提醒我們寫字做人都要有真情實感。如此等等就需要將教學活動上升為愛心藝術,一手托起傳統文化,一手托起民族未來。
實施高效課堂重在教師的藝術引領,在學生與漢字之間架設心靈的橋梁,引領學生走近漢字,與漢字自由對話交友,領略漢字的生活內涵,從而達到感情的溝通與內心的接受,繼而掌握漢字,達成漢字學習。
三、重視教學反思,更新理念方法
重視漢字不僅需要教師帶頭示范,還要求教師重視教學反思:教學的主觀熱情是否降低了,教學方法是否簡單陳舊了,頭腦中是否被功利實用占據了等。當然,客觀上還有強勢外語等學科的影響。好在國家改革招生考試制度,在制度層面做出了糾偏,這會極大地改善目前的漢字教育環境。國家的經濟發展帶動了文化的發展,對外漢語方興未艾,孔子學院遍布全球。漢字博大,生演萬物,漢字教育“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需要我們不斷更新教學理念,積極豐富教學方法,努力做好這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神圣事業。放眼未來,漢字教學的長期性在召喚我們。蘇霍姆林斯基曾說:“興趣的源泉還在于把知識加以運用,使學生體驗到一種理智高于事實和現象的‘權力感。”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到,無論是“即時鞏固”,還是“長期運用”,都是師生學以致用,在教學實踐中體會快樂,增強興趣,促進學好漢字的美好愿望。
實施高效課堂必須重視教學反思,不斷更新理念,不斷豐富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自主掌握漢字、熟練運用漢字的能力,繼而掌握漢字。
總之,以高效課堂促進漢字教學,漢字教學就能走出一條獨特的高效之路。
參考文獻:
[1]滄浪.漢字的魅力[M].中國婦女出版社,2010-06.
[2]王顯春.漢字的起源[M].中華學林出版社,2002-05.
[3][美]布魯納.教育過程[M].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
?誗編輯 董慧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