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每個班級都會出現一些在學習上特別困難的學生,他們并沒有什么智力障礙,感官方面也很正常。對于這些學生來說,他們在學習數學的時候根本達不到預期的學習目標,把這些學生稱為“學困生”。就“學困生”而言,它限制了學生的發展,同時在教學過程中給數學教師造成了困擾。所以,針對這種原因就要制訂一些切實可行的教學策略,真正解決“學困生”這一大難題。
關鍵詞:數學“學困生”;學習障礙;教學策略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體,要想在教學上獲得成功就需要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進來。實踐表明,學困生一般都會有厭學以及畏學的情緒出現,這些學生的積極性非常差,對于數學學困生來說,情況更是糟糕,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顯得非常重要。數學學困生往往受到很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但總的來說就是內外因兩種。外因與外在的環境有關,內因跟學生的心理因素有很大的關系。所以從這兩個方面著手來制訂一些切實可行的教學策略,以此來解決數學學困生的學習障礙。
一、初中數學“學困生”主要的學習障礙
首先就是學生對數學這門課程缺乏最基本的興趣,目前初中數學的難度在逐漸增加,內容體系也是非常豐富,很多學生一看到數學就像見到了仇人,根本就提不起任何興趣,更不用談去好好學習了。其次就是對數學概念的理解能力比較差,在初中數學的學習過程中,數學跟語文以及英語這些科目有著顯著的不同,它光靠記跟背是完全不管用的,對于一個數學概念你必須要很好地理解,但是對數學“學困生”來說,這是非常困難的,他們不能充分理解概念的意義,對一些抽象的概念根本想象不出來。還有就是數學的計算能力很差以及對小學跟初中之間的知識不能夠很好地過渡。最后就是數學學習方法不恰當,在學習過程中好的方法取得的效果往往是事半功倍的,對于初中數學學習更是如此,數學“學困生”很多時候就是沒有采用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一味地用苦力,這樣就導致學習的效果很差。
二、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針對“學困生”這種情況采取的措施
1.以愛為基礎,構建和諧師生關系
對于學困生而言,他們在某些地方是有一些缺陷的,但是他們也想取得進步,所以就會希望得到老師的關懷以及幫助。這個時候就要求老師一視同仁,給予每個學生同等的愛,只有在一種非常和諧的課堂氣氛下,學生才會更加愿意學習數學。老師在初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一些比較幽默的方式對內容進行講解,這樣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
2.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主動參與教學過程,要讓“學困生”樂學
在學習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同時它也是一種內在動力,老師要根據生活中的實際情況來設計一些生動形象的教學活動,如,可以在課堂上做一些小游戲或者是直觀地進行演示等等,這樣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一般情況下,大多數學困生一聽到玩游戲就會很積極,對于一些上課總是走神的學困生這種方法是很有效果的。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通過創設問題情境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興趣,最重要的就是讓“學困生”喜歡學數學。另外,老師也可以采用創設激疑情境的方法,這同樣可以有效地激發“學困生”學習的興趣,這種方法非常直接有效,如,在講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時候,可以創設這樣的激疑情境:讓學生設計一個長27 cm,寬21 cm的封面,正中間有個矩形的比例跟封面長寬的比例相同,同時封面的面積要是四周彩色邊襯面積的四倍,并且上下左右的邊襯要等寬,該如何設計呢?通過這樣的方式,數學“學困生”也會發現學習數學的樂趣。
3.利用多媒體教學,增強課堂活力
多媒體教學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圖文并茂,數學“學困生”大多數都會覺得上數學課很辛苦,因此就會導致他們產生厭學情緒,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很好地改善這種情況,不過這就要求老師認真鉆研教材,以此來設計一些更加合理的課件,達到活躍課堂氣氛的效果,讓數學“學困生”也能夠樂在其中。
對于數學“學困生”,老師要讓學生對自己有自信,自信自己是一個聰明的學生。要想在初中數學這門課程上取得相對好一點的成績,就必須要有自覺的學習習慣以及相對較好的學習方法,這跟智商是沒有多大關系的。有很多方面的原因會造成學生數學學習的困難,老師可以讓學生以學習報告的形式來反映自己學習的情況。老師根據這些情況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有一些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不濃,偏科現象嚴重,老師要對學生的情況進行了解,要明確地告訴學生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金上平,錢國林,方果海.數學學習困難學生的認知特點[J].數學教育學報,2012,9(02):11.
作者簡介:殷寶林,男,1956年10月出生,專科,就職于云南沾益縣第三中學,研究方向:初中數學。
編輯 張珍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