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艷菊
摘 要:如何構建一節高效的小學美術課堂,是美術教師不斷追求的教學目標。教學中老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的繪畫能力和創作能力,注重學生的實踐過程和欣賞能力的培養。允許學生個性的自由發展,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從而培養其學習美術的興趣。
關鍵詞:小學美術;欣賞能力;高效課堂
小學美術對學生的藝術修養、審美情趣的提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教學中老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的繪畫能力和創作能力。那么怎樣才能構建一節高效的美術課堂呢?下面就談談自己的教學體會,利用幾個教學環節實現高效教學。
一、新課伊始的情境激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要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首先就要了解學生,允許學生個性的自由發展,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從而培養其學習美術的興趣。在美術創意教學中,我們運用趣味性的教學方法,通過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小道具或者用多媒體手段將圖形、圖像、文本、動畫視頻等素材生動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激發學生美術學習與創作的持久興趣,同時可以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通過語言描繪、實物演示,幻燈或繪畫再現,音樂渲染、游戲等手段為學生創設一個富有情感、美感,生動形象的特定氛圍,以激起學生的創作興趣、熱情。其次要讓學生體驗情境,通過參與各種游戲、表演、唱歌、聽音樂、談話、操作等活動,使學生在特定的氣氛中主動積極地從事創作活動。
二、實踐過程的學生欣賞
教師可以根據課堂的內容,收集一些和課堂有關的資料和生活中的現象,引導學生進行仔細觀察,讓學生觀察教師從網上收集的一些精美的裝飾畫,那生動的造型、漂亮的色彩,給學生強烈的視覺沖擊,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同時可以讓學生對課堂有初步的了解和印象,為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做準備。例如出示單線條的一個圓,引導學生大膽想象,然后在圓中添加一點,引導學生想象繪畫的主體——橙子,這樣通過點、線組成了立體的橙子的圖形,使學生了解了點線面之間的關系,既引出了課堂的教學內容,又激發了學生觀察生活學習美術的濃厚興趣。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動手和動腦相結合也是學生美術能力提高的關鍵。
構建高效的美術課堂需要教師做很多的工作,更需要教師具有一定的創新理念。從激發學生的興趣開始到提高學生的創新和創作能力。多讓學生動手和實踐,努力實現高效美術課堂的構建。
參考文獻:
陳洪杰.如何讓學生積累美術活動經驗.小學美術教師,2012(11).
?誗編輯 段麗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