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
摘 要:針對高職數控技術等專業計算機輔助設計UG課程采用傳統教學方法教學效果不理想的問題,為了讓學生更好的學習UG課程,采用了項目教學法,效果較好。
關鍵詞:高職教育 ?傳統教學法 ?項目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11(a)-0124-01
UG NX6.0是我院制機械類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要求學生熟練掌握草圖繪制,三維實體建模,裝配圖建模技術和工程圖的繪制方法等。學習任務艱巨,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照著課本講解命令的用法,學生大多不感興趣,積極性不高,而對于實例都比較感興趣。因此嘗試采用項目教學法進行UG的課程教學,在做項目的過程中學會基本命令的操作。
1 項目教學法簡介
項目教學法是一種宏觀的教學方法,旨在實現學生學習過程的組織和實施的獨立自主性。其內涵是基于項目的一種教與學的模式,通過典型項目的分析和工作任務的完成,培養學生獨立、富有責任意識、解決實踐問題的能力。
2 UG課程教學項目教學法設計
UG是一門實踐性比較強的課程,光靠理論的講解是遠遠不夠的,學生學好這門課程,精通這個軟件主要靠自己堅持不懈的練習,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每一位教學工作者不斷探索和思考的問題,為此選擇了項目教學法。在教學中項目的選擇比較重要,既要讓學生能運用所學知識,又要有一定的想象空間,項目設定須考慮學生的實際水平,進而根據學生的情況設計出激發學生興趣的項目。
在進行項目教學時UG教材的知識點需進行有效的整合,在項目進行的過程中把所有的知識點都學到。本設計中的項目是和機械設計課程設計緊密結合,由于我校一般是機械設計和UG課程同一學期上,機械設計課程設計題目是減速器的設計,因此所選項目即為減速器設計,目的在于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把所有項目完成之后,既了解了減速器的結構,又使學生有能力進行減速器的三維建模和二維繪圖,同時把兩門課程都學好了,是一箭雙雕的好事。
構建的教學體系如下所示。
項目一:項目簡介,掌握軟件和軟件的基本操作。
任務一:草圖的繪制,培養學生對各種形狀草圖繪制的能力,6學時。
任務二:零件三維造型圖的繪制,培養學生對拉伸、旋轉、掃掠、鍵槽、溝槽、孔和倒斜角命令等命令的使用能力,6學時。
任務三:裝配體和工程圖的繪制,培養學生對裝配體創建和完整工程圖繪制的所有命令的使用能力,6學時。
項目二:單級圓柱齒輪減速器的零件繪制。
任務一:主、從動軸的實體建模,考察學生草圖繪制、旋轉或拉伸操作,鍵槽,溝槽和倒斜角的能力,2學時。
任務二:鍵的繪制,考察學生對草圖、拉伸命令的使用能力,2學時。
任務三:大、小齒輪的繪制,考察學生對齒輪插件使用、公式曲線繪制、陣列和拉伸等命令的使用能力,2學時。
任務四:軸承的繪制,考察學生對旋轉體、成型特征繪制和圓形陣列等命令的使用能力,2學時。
任務五:軸承蓋的繪制,考察學生對草圖、旋轉和拉伸切除等命令的使用能力,2學時。
任務六:上箱體的繪制,考察學生復雜草圖創建、拉伸體、掃掠、抽殼、簡單孔、沉頭孔、邊倒圓、鏡像特征和筋的繪制等命令的使用能力,4學時。
任務七:下箱體的繪制,考察學生對復雜草圖創建、拉伸體、掃掠、抽殼、簡單孔、沉頭孔、邊倒圓、鏡像特征和筋的繪制等命令的使用能力,4學時。
任務八:螺栓、螺母的繪制,考察學生對草圖繪制、拉伸、螺紋繪制、倒斜角等命令的使用能力,2學時。
任務九:油標尺的繪制,考察學生對圓柱、圓錐、環形陣列等命令的使用能力,2學時。
項目三:減速器裝配體的創建。
任務一:減速器裝配體的創建,考察學生對添加組件、配對組件、引用集、組件陣列等命令的使用能力,4學時。
任務二:生成裝配爆炸圖,考察學生對裝配爆炸圖的建立、克隆裝配的使用能力,2學時。
項目四:減速器裝配體的創建。
任務1:從動軸從程圖的表達,考察學生對基本視圖的設置、添加局部放大圖、斷開視圖、對齊視圖、圖紙的標注等命李龜年的使用能力,2學時。
任務2:大齒輪工程圖的表達,考察學生對視圖參數設置、基本視圖創建、全剖視圖、圖紙的標注等命令的使用能力,2學時。
任務3:下箱體工程圖的表達,考察學生對視圖參數設置、基本視圖創建、對齊視圖、局部放大圖、半剖視圖和圖紙的標注等命令的使用能力,4學時。
任務4:減速器工程圖的表達,考察學生對創建視圖、標注裝配圖尺寸、裝配圖零部件明細表、標注零部件序號、技術要求等命令的使用能力,2學時。
在整個項目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進行理論和技能引導,項目的計劃和實施環節由學生自行討論決定,教師充當咨詢師的角色,并對項目結果進行分析評價。
3 項目教學法的實施
在項目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分組合作模式,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項目教學法的完整工作過程分為:信息、計劃、決策、執行、評價和遷移六個基本步驟。具體做法如下。
(1)項目確定之后,老師把項目足夠的信息提供給學生,項目中待解決的問題應包括理論和實踐兩方面的,讓學生去思考;(2)在獲取信息后,由各組的學生根據設定的項目設計一個工作計劃,教師負責提供咨詢確保制定的計劃合理、可行;(3)決策過程由學生小組獨立完成,鍛煉學生團隊創造性的、獨立的開發項目問題的解決方案的能力,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搜集項目所需要的信息,最終決策出如何具體實施和完成項目計劃中所確定的工作任務;(4)項目執行由小組內的學生交流、討論,組員分工協作共同完成項目。在此過程中,學生分工合作,創造性的獨立解決項目中出現的問題。(5)評價分為兩個步驟,成果匯報和評價。先由各小組派代表匯報其項目成果,以及在項目進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案,然后師生共同對項目的成果、學習過程、項目經歷和經驗進行總結和評價并打分。對項目的成果進行理論深化后,可使學生意識到理論和實踐間的內在聯系,增加對理論知識的學習興趣,為后續項目的開展打好基礎。(6)項目遷移,在作業環節,通過其他類似項目的練習,體現學生在項目中所獲得的知識和能力并加以深化,在下一項目的練習中會把學生的這種遷移能力反映出來。
4 教學效果
(1)由于打破了傳統的照本宣科的教學方法,不再單一的把知識灌輸給學生,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做中學,學中做,做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就會主動去學習,學習更自覺,更有針對性,更加理解理論與實踐之間相互關系,學到的知識更加牢固。
(2)通過項目的完成把在校學生變成職業人,培養學生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學生將來走上工作崗位奠定良好的基礎。
5 結語
實踐證明,實施項目教學法,既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又體現了學生主體作用,使課堂和實踐教學的質量和效益得到更大幅度的提高,值得在職業教育中推廣應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