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麗穎
摘 要 實踐教學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深化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不僅普遍存在著對實踐教學的重要性缺乏足夠重視和資金支持,教學活動實際開展中學生參與上積極性、廣泛性不足,缺少統一計劃和管理,尤其是評估體系不完善造成教學績效評價和考核不當等問題。還面臨著新的時代和當代大學生思想行為特點的新挑戰。
關鍵詞 思想政治理論課 實踐教學 問題與挑戰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1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現狀的調查
為了更真實地了解目前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相關問題的認識和意見,總結實踐教學的現狀、存在的問題,以便更好地構建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實踐教學模式,本文選擇了理論研究與實證研究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問卷調查的對象為已經修完全部四門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大學三年級學生,他們分別來自多個高校理工、文法、藝術、工商管理等不同的學院、不同的專業,其中學生黨員占14.4%,群眾占2.1%,其余為共青團員。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800 份,回收有效問卷762份,有效率為 96%,運用SPSS18.0對收集的數據進行處理。本次調查問卷主要分三部分進行,第一部分是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活動的整體認識和判斷;第二部分是學生對社會實踐教學活動過程的選擇;第三部分是社會實踐教學目標的實現。
1.1 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活動的整體認識和判斷
1.1.1 實踐教學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習是否有幫助
如圖1,調查結果顯示:絕大多數學生認為實踐教學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習有幫助僅有5.2%表示不認可,6.2%表示較不認可。注:本數據分析結果中,黃色代表認可,紫色代表較認可,灰色代表不確定,綠色代表較不認可,藍色代表不認可,以下同。
1.1.2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對增長知識、提高能力是否有幫助
如表1,表2,由調查結果可知,64.7%和64.8%的學生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對增長知識、提高能力有幫助,不認可的僅占5%左右。但也應看到有22%的同學對此持懷疑態度,表示不確定。
圖1
1.1.3 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活動對思想變化的影響
如表3,對于此問題的回答,有18.3%的學生認為影響不大,比較認可的有27.6%,完全認可的只有24.4%。而不確定的比例較前兩個問題有所提高,占到約30%。
1.2 學生對社會實踐教學活動過程的選擇
1.2.1 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活動方式的偏好
如表4,在四種普遍開展的實踐教學活動中,大學生認同度最高的為社會實踐占77.2%,其次是校園實踐為60.6%,排在第三位的是課堂實踐為53.7%,虛擬實踐排在最后,比較不被認可。
表1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對提高能力有幫助
表2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對增長知識有幫助
表3 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活動給我帶來很大的思想變化
表4
表5
表6
1.2.2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內容的設立
如表5,關于思政課實踐教學內容的設立上,學生們一致認為應將社會熱點與實踐教學內容相結合,并以學生感興趣為核心,分別為84.9%和76.4%。比較反對單純以活躍課堂氣氛為教學組織原則。
1.2.3 社會實踐時間、地點的選擇
(1)如圖2、3所示,社會實踐教學地點的選擇上,有72%的學生認為應由學生自主選擇。(2)在進行社會實踐的時間安排上,學生的分歧不是很大,偏好并不明顯,其中贊成在課程進行中進行社會實踐教學環節的比例較高。但課程結束后再進行實踐教學活動持反對意見的相對較多,這可能是考慮到結課后的社會實踐成效考核比較難以進行(如表6所示)。
圖2
圖3
圖4
表7
1.2.4 實踐教學是否應在實踐基地進行
如圖4所示,調查結果表明,社會實踐基地內進行社會實踐的認可度并不高,20%的學生不認可。52.5%的學生認為無所謂。
1.2.5 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的考核方式
如表7,結果表明,大多數學生反對以期末考試的方式進行實踐教學的考核。多傾向于通過提交社會實踐報告和課堂演講的方式進行評價。
1.3 社會實踐教學目標的實現
(1)對社會的發展是否更為樂觀、對中國共產黨的認識是否更加深刻。在回答“通過思想政治課的實踐活動我對社會的發展更為樂觀、對中國共產黨的認識更加深刻”的問題時,有55%的同學認為自己通過實踐活動,對社會的發展更為樂觀,有68%的同學對中國共產黨的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顯示出積極樂觀的心態,對黨和國家的未來充滿信心。但也有25%的學生不確定,有5%左右的學生表達了相反的意見。(2)本課程的實踐教學活動對理論學習是否有幫助。由調查結果可以看出(表8),學生們普遍認為通過參加實踐教學活動,有助于提高對四門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理論認知和學習成效。其中,由于課程內容和特點不同,認同程度有所差異。
表8
2 研究結論
(1)從以上的調研結果可以看出,雖然很多高校都紛紛探索實踐教學的可行性內容和實施途徑,如課堂辯論、主題演講或觀看影像作品、社會調查、參觀革命紀念館或愛國主義基地等,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與教學目標的完全實現卻相去甚遠。仍普遍存在高校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缺乏足夠重視和資金支持,實踐教學實際開展中學生參與上缺乏積極性、廣泛性,實踐教學缺少統一計劃和管理,尤其是評估體系不完善造成教學績效評價和考核不當等不足和弊端。
(2)當前我國高校學生主體已步入“90后”時代,他們將擔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中國夢”的歷史重任。但同時,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又面臨成長于改革開放與社會急劇轉型時期“90后”大學生的新挑戰:他們追求物質享受、功利化傾向,與實踐教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教學目標相沖突;視野開闊、善于獨立思考的時代特色與實踐教學形式傳統陳舊單一相沖突;崇尚自我、團隊合作能力不強的行為方式與實踐教學實施過程密切溝通、團結協作的需要相沖突;誠信缺失、過分依賴網絡與實踐教學考核模式的沖突等。
(3)面對新的時代和當代大學生思想行為特點的新挑戰,迫切要求創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探索能適應“90后”大學生鮮明群體特質的教學方法,合理確定教學目標,科學設置內容要求,不斷完善實踐教學的體制機制,改革考核方式,有效激發學生參與思政課實踐教學的積極性,切實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實效性。
基金項目:本文為遼寧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專項課題:基于CDIO理念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育人模式(JGZXS1244)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