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春
摘 要:在沖壓生產過程中,通過對實際沖壓的合理優化設計以及一模多件,計算機輔助等工藝手段,從而實現減少廢料沖裁,降低成本的目的。本文結合具體的工作實踐,就合理定義產品,恰當的使用沖壓工藝以及提高材料利用率等手段。從而對汽車的沖壓生產成本得到控制。通過結合工作實踐,分析降低模具的開發和制造成本措施,對汽車成本的控制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汽車;沖壓;成本控制
沖壓式一種生產效率非常高的加工方式,適合大規模的生產中加工。在使用中,材料的利用率非常重要。對材料進行合理的運用,一定程度上能夠使得其生產成本降低。汽車車身零件有各種各樣的飯金件通過焊接拼裝形成的,在拼裝的零部件中,大多都是通過沖壓產生的。沖壓的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零部件廢棄料等直接導致其生產成本增加,對其進行控制一定程度上能節省成本。
1 對沖壓生產成本的控制措施
1.1 對材料進行合理的優化設計制定
汽車產品的設計階段,對不同的結構型號的鋼材利用率不同。在實現車身的安裝時,要在保證其功能的情況下,對車身的強度和裝配性能選用鋼材利用率高的結構。在汽車的結構設計中,首先要對其結構的合理性作出細致的分析,陳品的使用性能與結構設計密切相關。在優化設計中,包括以下內容:
在汽車零部件設計中,要選擇結構合理以及成熟的零部件進行設計和選用。對零部件的要求進行合理的標注,零件的結構要與生產條件相適應,與生產規模相適應,與加工方法相互適應。在設計時要保證其產品的繼承性,同時對產品的繼承性要保證質量,減少生產和準備的時間以及節約投資和新產品開發都有一定的重要作用。
1.2 工藝方案可行性分析
對沖壓工藝的選擇直接影響到到生產組件和零部件的制造成本。通過對經濟性的好壞,能充分體現沖壓工藝方案的優劣。合理的運用工藝方案是對地沖壓模具以及成本的有效保證。在產品制作前,要對其進行綜合的細致研究,通過模型比對以及模具探討,制定出合理的有效方案。從而對產品實施生產。對產品結構的模式要進行試生產,對工藝合格方可進行正式投入生產。當產量發生改變,模具損壞頻繁、對產品的設計進行改變或生產的條件發生變化時,都要對工藝進行研究和討論。對板料和沖壓件,則是在大批的生產情況下,進行采取工序集中的方案,采用級進或復合膜進行沖壓,既能提高生產率,同時又能安全生產。在進行小批量的生產時,主要采用單工序模,用工序分散的方式進行操作。在復合膜的操作中,對一副模具上的工序不要數量過多,通常為2到3個程序,對于級進模的操作,工序可相對增多,因其在模具結構上的布局的自由度相比前者較多。
2 對材料厚度的合理使用
2.1 對材質和厚薄的選擇
汽車沖壓的材料和型號總體程度高達六十到八十種,合理地運用品牌材料和能夠有效提高利用率并降低采購成本。在材料型號品牌的利用中就要考慮到對適合材料的合并,從而使得其能夠有效的發揮本身的作用,減少成本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采用高型號材料導致的產品過剩問題,在滿足工藝要求以及價格合理的情況下對材料進行合并使用,從而使得其能夠進行高質量的組合。建立選材庫,對材料的型號和厚度進行標明。為后續材料的質量選擇以及采購提供方便。
2.2 對板材卷寬的選擇
對板材卷寬的選擇中,鋼板的價格對材料的良好以及材質的質量都有不同。對選擇的鋼板,要進行高質量,低價格的選用,同時對材料進行合理的剪切,對材料的剪切,要避免二次剪切對剪切費用的影響。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2.3 對沖壓工藝的經濟性因素考慮
在沖壓上的選擇上要減少沖壓工序數,在沖壓工序數的減少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減少沖壓數,節省工裝數量,簡化沖壓的傳送裝置,并對人員工作強度進行降低,同時減少占地面積。在沖壓的設計中,商家在選擇上將沖壓工序的降低作為其制造成本的標準的主要途徑。對沖壓程序的減少,一定程度上使得汽車的美觀度增加,并使得車身對空氣的阻力減小,達到了節省開銷,保證性價比。在一定程度上,對車身的設計要考慮其成型后的性能,并對其使用的大眾化進行考慮。
3 對沖裁工具進行改善以及對新材料的應用
3.1 優化板料排樣
在板料排樣的選擇中,要對廢料進行減少或減少無廢料排樣,少廢料沖裁較常規沖裁技術存在著諸多優勢。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節約降耗,減低成本費用,從而提高生產效率。
由于落料沖裁在一定程度上呈封閉狀態。從而使得沖壓件獲得較高的尺寸精度。對于無廢料沖裁,由于沖裁輪廓處于非封閉的狀態,因沖壓件沒有同處于沖裁的對邊,從而使得其精度略小。一般會比同時沖裁或落腳對面低2到3級。通過對零件落腳的調整,采用對癥反方向的套沖,從而使得零件所需毛坯達到一定的規格。通過降低毛坯料的重量,提高鋼材的利用率。
同時,采用落料模具或級進模的方式,能對汽車沖壓生產的成本得以降低,而且不需要板料剪切。同時對零件毛坯尺寸的改進在一定程度上也能降低成本。通過對零件毛坯尺寸的塊料改為條料,使得其成本得到改進。
在降低汽車沖壓生產成本的過程中,對稱性工序進行改善,對邊角余料的重新利用,對沖壓排樣優化使用中的計算機進行輔助,工藝上對模具進行一模多件的利用,根據模具的高度進行生產,避免出現大的場地用小的模式,同時采用模中磨技術,對降低汽車沖壓成本的生產都有重要作用。
3.2 對新材料的應用
在生產中,為男足不同部位對不同材料的性能要求,對其進行實行激光拼焊的方式能使得模具數量大大減少,有效的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同時,在汽車沖壓時采用開卷落料摸以及大型多工位自動化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汽車沖壓生產的成本。
4 總結
在汽車沖壓生產中,沖壓件鋼材的利用率對產品的種類,工藝以及設備都存在一定的聯系。生產中,車型鋼材利用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企業的工藝水平高低。也是衡量其沖壓生產綜合水平的高低。降低沖壓生產成本,提高材料利用率,是提高沖壓生產水平的有效措施。提高汽車沖壓生產的利用率,就要不斷的對新技術和新方法進行改進,從而為企業和社會創造更大的效益。
參考文獻
[1]王曉紅.基于沖壓工藝的汽車沖壓件成本控制分析[J].鍛壓技術, 2012,(6):75-75.
[2]向小漢,湯耀年.汽車沖壓零件材料成本控制的應用與探索[J].模具工業, 2012,(1):45-49.01期(1):45-49.
[3]崔鋒,喬化雨.汽車制造廠沖壓件成本控制方式研究[J].中國機械, 2014,(10):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