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天寶
摘 要: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為了生態系統的平衡,要做好林業的保護工作。其中,森林火災、病蟲鼠害和亂砍濫伐對森林的傷害最大,并稱林業“三害”。本文對林業病蟲害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解決措施。
關鍵詞:林業病蟲害;現狀;特點;原因;防治技術
森林病蟲害的防治指的是對森林、林木種苗及木材、竹材的病害和蟲害的預防與除洽。森林在漫長的生長周期內,其會遭到火災、病蟲害、雪壓、凍害、干旱、風沙、泥石流等自然災害以及亂砍濫伐、肆意毀林開荒等人為因素的破壞,使森林資料大幅度消減,嚴重地影響了林業生產的發展,并使生態環境惡化,直接威脅著人類和野生動、植物的生存。因此,要想保護生態環境,保持生態平衡,就需要保護好森林。
1 林業病蟲害的種類及危害
在我國,林業病蟲害的發生是比較嚴重的,據統計我國的林業病蟲害已經有100余萬種。近些年來,我國發生林業病蟲害的危害面積有所增加,這給我國的林業生產帶來了極大的損失。每年在我國的很多地區都會發生各種林業病蟲害,受害面積比較大,其中森林蟲害的危害性最大,造成的病害面積較大,另外鼠兔害的成災面積也是不容忽視的,在林業的發展中,林業病蟲害的發生是森林的隱形殺手,會給林業經濟造成極大的損失。在林業病蟲害中,造成危害比較嚴重的林業病蟲害有很多種,包括紅脂大小蠹、白蟻、油松毛蟲、楊樹蛀干害蟲、松樹葉蜂、華北落葉松鞘蛾、楊樹食葉害蟲、沙棘木蠹蛾、經濟林蟲害以及其它蟲害等。除此之外,在國際貿易及旅游的發展中,林業外來病蟲害的入侵問題也變得日益突出。這些入侵植物每年給我國造成的經濟損失不可估量,為了實現生態的平衡必須控制好病蟲害的入侵。
2 林業病蟲害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2.1 對林業病蟲害防治問題不夠重視
我國一直在號召植樹造林,極大的增加了造林面積,但是由于防治病蟲害問題不到位,導致我國的林業建設發展緩慢。在造林過程中,往往會存在造林樹種比較單一問題,使得森林中的樹種越來越少,會大大降低森林對病蟲害的防御力,一旦發生嚴重的病蟲害,波及范圍會迅速擴大,從而使森林受到嚴重的危害。同時,工作人員對于病蟲害防治的重視度不夠。也會導致相應的預防措施不到位,大大加重了病蟲害的危害程度。
2.2 病蟲害防治人員工作經驗不足
病蟲害防治對林業建設工作人員要求比較高,其不僅需要有扎實的基礎知識。還要有豐富的經驗,然而現在我國從事林業建設的工作人員大多只是具備專業的病蟲害防治理論知識,往往工作經驗比較缺乏,使得病蟲害防治效果大打折扣此外,病蟲害疾病多、復雜且難辨別,工作人員若是經驗不足,極有可能會對病蟲害疾病辨別出錯,病蟲害的危害程度會大大增加,導致出現嚴重的經濟損失。
2.3 林業的檢疫工作不夠完善
林業檢疫作為有效預控外來林木攜帶的病蟲害的重要手段之一,顯得尤為重要。然而我國的林業檢疫工作在還不夠完善,檢疫站的設施有些落后,不能有效的檢測出樹種攜帶的病蟲害疾病。還有,由于工作人員法律知識比較有限或者受物質利益的驅使,讓很多樹種未經檢測就進入種植,給我國林業資源帶來了大量病蟲害隱患。
3 提高病蟲害的防治技術
病蟲害的預防可以有效減少其災害發生概率,促進林業發展。這種災害之所以對林業生產造成巨大損失,與防范不當有著直接的關系。在林業生產過程中,管理工作較為繁雜,從育苗到封山育林整個過程中都不可輕視病蟲害防治工作。
3.1 營林技術措施
3.1.1 選育品種選育抗病品種是現代病蟲害防治最直接的方法。同時,這種方法經濟有效因而被廣泛用于病蟲害防治領域。抗病品種可以有效地對大范圍流行性病害加以防治。特別是在面對一些土壤病害、病毒病害等難以采用農業措施進行防治的病害。根據生物遺傳學知識進行植物抗病育種不僅便捷而且經濟,而且由于植物自身抗病,可以減少農藥的使用,減少農藥對自然造成的影響。
3.1.2 育苗在育苗時,對苗圃的選擇至關重要,進行育苗措施前,需要進行相關調查,避免選擇病蟲害嚴重的土地,特別是鳥獸災害嚴重的地區。需要對猝倒病加以關注,避免選用曾發生嚴重猝倒病的土地。同時,選用苗圃周遭避免種植已感染和易感染病菌的植物。
3.1.3營林撫育林業植物不同生長期需要進行不同的撫育管理。在其生長初期需要大量水養供給,要保持植被較好生長則需要進行及時澆灌施肥。同時,要求管理員進行除草處理來改變林木的郁閉度。在合適的光照、水分和空氣條件下,能有效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同時,在發現病蟲害受災林區時要及時進行處理,避免受災范圍擴大。
3.2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的方法從古沿襲至今,既環保又經濟
它實質上是利用生物種間關系對害蟲群密度進行調節的措施,食物鏈的循環在其問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其中,以天敵治蟲的方法更是耳熟能詳。赤眼蜂防治松毛蟲、嚙小蜂防治舟蛾、白蛾等方法屢見不鮮。同時,與鳥類互利的治蟲方法也是較為常用的。作為傳統的治蟲方法,它經濟環保而且有較好的持續性。通過鳥類對害蟲的捕食減少害蟲數量。同時,加快生態循環,維持生態平衡,以至于達到林業健康發展的目的。近年來,隨著科技和生物工程的發展,生物防治方面取得了較大成就。現還可以使用細菌、真菌、原生生物等微生物進行病蟲害防治。蘇云金桿菌在這方面可謂典例,它以微生物的身份有效的達到了農藥的效用,卻減小了農藥對人畜和生態環境的危害。
3.3 化學防治利用化學藥物對病蟲害進行防治是較為常見的方法
這對一些較為嚴重的病蟲害有著顯著的效果。1/2以上的病蟲害都需要用化學方法防治,但美中不足的是,這種方法的投入資金較大。同時,化學藥物對生物無選擇的殺傷性,可能會造成生態失衡和其他環境問題。
4 結語
綜上所述,病蟲災害給人類的生活和發展都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因此,林業的防病蟲災害對于資源的保護,對于經濟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相關部門要引起重視,加強監控手段,積極采取防治措施,使林業資源得到保護。
參考文獻
[1] 井瑞鵬,董平.淺析森林病蟲害的防治策略[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25).
[2] 蘇玉珍,熱希.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中的問題及對策[J].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2007(o6).
[3]韓衛東.林業主要病蟲害發生原因與防治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2(23).
[4] 龔云華,黃國成, 陳秀東.關于林業病蟲害發生原因及無公害防治策略的探討[J].科技致富向導,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