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巧慧
摘 要: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人類在獲得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也付出了慘重代價,人類開始意識到發展與環境的關系,制定各項措施可持續發展,小到包裝的綠色設計,大到生態城的建設、地球村的保護無不體現著這一戰略思想。
以生態城的建設為例,這些城市的設計理念為人向往,但是,如何讓生態城在幾十萬人口的參與下能夠保持并越來越好是問題的關鍵。歸根到底,取決于對人的教育與培養,只有全民素質提高到一定程度,才能真正打造一個和諧城市。本文旨在探討如何在生態城中建立與之相適應的生態教育,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生態城;生態教育;可持續發展
1 生態城市概念
生態城這一概念是在70年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起的“人與生物圈”計劃研究過程中提出的,一經提出就受到全球的廣泛關注。中國學者黃光宇教授認為,生態城市是根據生態學原理綜合研究城市生態系統中人與住所的關系,保護與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資源與能源,提高人類對城市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修復、維持和發展的能力,使人、自然、環境融為一體,互惠共生。我國的生態城市選址首先做到了生態,選在自然條件較差,土地鹽漬,植被稀少,環境退化,生態脆弱,水質型缺水的地區,進行改造,變廢為寶。但是怎樣讓生態城可持續發展呢?我認為必須建立與其相適應的教育——生態教育。
2 生態教育概念
生態教育是借鑒和模仿自然的生態系統,在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人的內心和行為之間建立一種互補共生交叉融合、持續發展的生態關系。用“愛、美、然、戲、生命”等豐富學生的體驗,培養學生的興趣,開發學生的潛能,激發學生智慧,啟迪學生心靈,為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使人的自然性、社會性、藝術性得到全面、和諧、可持續的發展。從而實現自然與人類,個人與社會,人的感性與理性,真善美的統一。
3 如何在生態城中開展生態教育
(一)全民生態教育
1.生態德育教育制度化
任何時候,德育教育應該擺在首位,并且貫徹始終。只有德育才能結出精神文明的碩果。在城市管理方面,應把德育教育制度化,使人們能夠有章可循。在各行各業中都會涌現出道德標兵,對其實施獎優罰劣的政策,既能鼓勵先進,又能威懾落后,改進后進。施行全民監督措施,獎勵與實事相符的舉報,使行為有章可循。
2.城市管理人性化
展示生態城市建設前后的圖片,讓每個人都能了解幸福家園來之不易,從而樹立愛護家園的責任感,城市標語,公共建筑要人性化。可以借鑒一些優秀城市的標語口號,如:
人類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
別讓可愛的生靈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中消失
多一聲謝謝,多一個朋友,多一聲抱歉,多一份寬容
這些綠色標語、口號、公益廣告掀起了綠色浪潮,盡管仍缺乏對生態科學的系統普及,但使公眾的生態道德教育和生態情感有一個感性的認識,使人們從自我做起,自覺愛護環境,合理利用資源,從而自覺提高道德環境意識,形成保護環境的自覺行為。
(二)圖書館的建設和利用
圖書館在促進地區經濟的全面發展,提高人民科學文化素質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營造積極的公共輿論和良好的形象聲譽,讓社會更多的了解圖書館,增強全社會的圖書館意識,圖書館給讀者創造一個設施齊全,服務內容豐富,綜合效率高,溫馨舒適的人文環境,讓讀者流連忘返。
事實證明,一個地方的人們學習的積極性高,素質就會普遍較高,能夠為人們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是這個地方的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措施。
(三)校園的生態教育
校園生態教育分為三部分:
1.學前的生態教育——生態人格的培養
科學表明:孩子的每個發展階段都有其相應的學習內容,如果違背了這個規律,對孩子的發展將起到拔苗助長的作用。在學前階段,生態教育理念是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對待事物正確的觀念。而不是學習課本中基礎教育。
在學前教育中通過游戲讓孩子親身去實踐才能加深他們對事物的理解,更有助于身心的發展。
2.中、小學的生態教育
首先,德育教育放在第一位。
在全民教育中已談到生態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在中、小學的教育中,應該加強環境道德教育,但由于傳統的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和學生的好壞仍以成績為標準,雖然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化的口號已提多年,但效果并不理想。而環境道德教育關系的是人與自然的長遠的,隱性的,他不像分數那樣直接,有吸引力,因此,更容易被忽視。
其次,國學教育的普及。
國學是中華民族的財富,也是世界的財富,作為中國人,研究國學,重建國學,振興國學很有必要,國學中的很多思想不管以前、現在還是將來永遠是真理。但是不應該把學國學炒作成商業行為的流行風。
再次,課堂中的生態教育。
德育教育和國學教育能過隨時隨地的開展,但學生有大部分時間在課堂上,那么,課堂上的生態教育又有哪些表現呢?
我國著名美學家,教育學家騰守堯教授經多年的教學實踐提出了“生態藝術教學”值得我們借鑒。簡言之,實現學科間的交流聯系,通過藝術、科學、人性化、技術性強、樂趣性高的整合性教育,才能更有助于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從而更有利于培養復合型高素質人才。
3.高等院校的生態教育
大學生態教育在課程開設方面首先考慮到生態城市發展所需要的人才,但是,很多學校專業設置傾向于就業崗位在城市,而忽略了農村的發展。作為生態城市,既有城市中的高科技設施,又有鄉村甘甜的空氣,適應這兩方面需要的專業必不可少。比如:動物科學和植物科學。以植物科學為例,其中的園藝設計既適合生態成的建設,也適合于農業技術應用。中國人講究“天人合一”,園藝技術設計理念更要體現綠色、環保、生態。回歸自然的有機園藝,環境園藝和生態園藝應該被開發出來。
4 小結
以上簡要介紹了生態成市中的生態教育,理念固然重要,但關鍵是“做和行動”,在行動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積累經驗。把人的工作做好,才能夠真正的擁有長久的生態之城。
參考文獻
[1] 馬桂新.《環境道德教育》[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