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春穎
摘 要:戲劇,是受特定地區內人們的生活方式、風俗習慣、語言風格和自然風物的影響而形成的獨特表演藝術。戲劇電子檔案的管理有效地保護了大量戲劇作品的同時,大大提高了檔案管理人員的工作效率。因此,加強戲劇檔案管理中電子檔案管理的研究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是促進文藝發展繁榮的必要手段和必經之路。
關鍵詞:戲劇;電子檔案;文化事業;發展
在當前信息爆炸,高速發展的網絡化時代,戲劇藝術檔案管理的網絡化不僅僅是將資料錄入計算機,供人分享而已,要滿足當代查閱者的需求,更好的保存戲劇藝術檔案,需要網絡檔案管理者更加用心,解放思想,利用全新的管理手段,做到網絡藝術檔案的豐富,深廣,易于查詢和歷久彌新。隨著計算機互聯網技術以及電子信息系統的不斷完善和發展,戲劇檔案管理逐漸呈現出電子化傾向。因此,加強戲劇檔案管理中電子檔案管理的研究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是促進文藝發展繁榮的必要手段和必經之路。
1 當前戲劇檔案管理模式
在當今全國掀起文化建設高潮的背景下,藝術需要精神支撐,戲劇藝術檔案工作同樣需要有不斷向上追求的動力。沒有對戲劇檔案工作重要性的思考,就難以有藝檔工作進一步探索創新的內在動因。藝術檔案的建設,尤其是用現代化的手段,保存已歷經滄桑的珍貴史(資)料上,是項十分繁雜而細致的工作。如何完善自我構建,關鍵在于理念的創新和管理的優化。實踐中,我越發感受到藝術檔案的積累和形成,并非是一個簡單的收集和整理的過程,而包含著一定的認識、鑒別和選擇、建設的過程。與此同時,檔案的豐富和深廣,也對檔案的分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粗略的按照藝術形式的分類只適合于資料較少的實體文字檔案管理,網絡化管理則意味著對于檔案更加精確的定位,要在傳統的首字母排序之外,找到一些同樣迅速而準確的分類排序方法,比如題材,體裁,情節相似,風格和具體內容,都必須形成一定的管理系統。而管理系統的成熟和完善,也需要管理人員過硬的符號學分析能力和檔案綜合管理的能力。
2 充分發揮網格化電子檔案的作用,提高戲劇檔案的管理效率
網絡化管理本身具備交互性和讀者的參與性,這就對于檔案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比于傳統檔案保存機構一般只有學術研究人員經常出入,被上傳到網絡上的藝術檔案則是面向大眾的,普通大眾只要登錄互聯網,就可以搜尋,查找到網絡化的藝術檔案信息。那么,管理人員要滿足普羅大眾的查詢需求,就要做好兩個重要的工作:一是查詢搜索的快捷方便,二是藝術檔案資料的及時更新。
在建立網絡藝術檔案庫之后,就自然而然的必須為查閱者提供文本搜索功能。在一般的傳統檔案館里,前來查閱的查閱者往往都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在其要查閱的檔案范疇內具備一定的專業素養,這使得管理員調閱資料和查找檔案的工作較為方便。但是,網絡藝術檔案庫的潛在查閱對象往往并不是專業知識豐富的學術研究者,而更多的是渴求知識普及,寄希望于網絡檔案完成學習和查閱資料的大眾,他們對于他們要查找的藝術范疇往往并不了解,有時候他們只是因為一個印象,聽到的一首音樂,腦海中的一個畫面而產生查閱的興趣,往往他們都并不能確認他們需要查找的作品的正確名字。
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功能強大的搜索系統,這種搜索系統不能僅僅只做到查找檔案的名字,往往要在各種檔案中發掘標簽,尋找關聯,利用想象聯系,增強相關度的搜索能力。要建立這樣一個功能強大,查找能力和關聯能力都滿足大眾需要的搜索系統,一是要對管理人員的計算機掌握能力和程序編寫能力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另外也對于管理者本人對于檔案的熟悉和把握提出了高要求。管理者要對檔案本身有著深刻的了解,并且分析檔案突出的特色,與其他作品相比的共性和個性,才能夠編寫出準確的標簽和檔案標識,從而使的搜索引擎發揮足夠的效力。
3 電子檔案有利于戲劇劇本的保護與發展
電子檔案的出現,使戲劇劇本的管理和保護實現了質的飛躍。這些戲劇劇本錄入微機、硬盤,然后備份到U盤,現代化的技術手段使這些檔案得到了永久性的保護,實現了一盤在手,應有盡有的夢想。有效的保護才能使劇本得到最大限度的使用。有些劇本可能因為受到時事政治、劇團、導演、演員的影響,當時并沒有發揮出好的藝術效果。隨著中國文化事業的發展,一些好劇本可以經過修改重新使用,使其綻放出新的光彩和活力,對于作者、對于院團、甚至對于整個文化事業而言,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隨著時代的變遷,越來越多的文化人掌握了現代的通訊傳播技術,這些技術應用于文化事業的發展中,受益無窮。有了電子檔案,文化人不用再經過復雜麻煩的尋找便可從微機中簡單方便的調取戲劇劇本。研究也好、老劇新唱也罷,利用起來快捷迅速,傳遞起來簡便高效,不僅僅節約了能源,更多的是節省了時間和精力,讓文化工作者有更多的熱情和精力投身于文化事業中,把好的劇目挖掘整理出來,為戲劇事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有發展才能有振興,戲劇事業發展了,振興了,才能有效的促進文化事業的發展和繁榮。
4 電子檔案戲劇檔案的創新發展
戲劇藝術檔案的建設,還需要有暢通的信息資源渠道,豐富的信息資源庫存。針對江蘇省吉劇藝術研究會,是吉劇事業的研究中心,承擔著科研開發和傳承創新的雙重使命,因而我們便試行上下聯動和分數與統一相結合的管理辦法,以吉劇研究會為軸心,帶動全省十二個市縣級戲劇團互動。本著信息溝通、檔案交流、資源共享的共建原則開展工作。這樣做的結果,顯然在更大的范圍內搜集和整合了吉劇藝術資料,為規范全省吉劇團的文化藝術檔案管理建立起較為系統完整的吉劇藝術資料庫創造了條件,進而為吉劇藝術的傳承和發展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實踐還表明,通過這樣的齊抓共管,一則充分發揮了豐富的藝術檔案資源優勢,一則又對各吉劇團的文化藝術檔案建設起到指導作用。兩者兼得,必將有望建立起一個真正具有代表性、權威性的吉劇藝術信息資源中心。
2014年10月15日上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文藝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藝工作者大有可為。在電子信息檔案管理領域,計算機的使用減輕了人工的負擔,使得檔案保存更加便捷,并且能夠儲存更多的信息,做到查詢的便利和提升調閱資料的效率。藝術檔案管理的網絡化,既節約了人力,又提高了資源共享的效率。因此我們要在戲劇電子檔案建設過程中要工作滿負荷,藝檔快建設。通過我們的認真完善,相信在文化建設嶄新的起點上,努力奮進,以自信而從容的堅定步伐,為加速藝術檔案的建設再作貢獻。
參考文獻
[1]楊之健,變檔案管理為知識管理 有效提升檔案管理水平[N]. 山西政協報. 2011-09-16
[2]劉曉丹,藝術品質量信息建檔舉步維艱[N]. 美術報. 2013-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