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瑞濤
摘 要:作為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基礎性科目,田徑教學能夠使學生的力量、速度、耐力等身體綜合素質都得到顯著的提升。與此同時,田徑教學也能夠培養學生堅韌不拔與勇敢頑強的心理層面的意志品質。但目前,各校的體育教學改革不斷深化,一些新型教學,帶有娛樂性和休閑性的教學內容往往更能夠調動學生的參與主動性,使高職院校田徑教學面臨著一定的挑戰。經過多年的教學研究,筆者發現快樂發在高職院校田徑教學的應用能夠積極轉變該教學的面臨的冷遇現象,同時,也為進一步促進田徑教學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高職院校;田徑教學;快樂法;運用
以往的高職院校田徑教面臨著諸多問題,例如,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相對滯后、陳舊,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對田徑教學參與的積極性,甚至會使學生出現一種畏難的心理。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往往會棄田徑教學,而改選其他運動項目,使高職院校田徑教學備受冷落。為了改善這一現象,筆者對高職院校田徑教學中快樂法的運用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希望能為進一步促進田徑教學革新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
1 田徑體育快樂教學法的主旨
田徑體育快樂教學理念源于快樂體育思想。最為時代的必然衍生產物,快樂體育思想能夠進一步反應時代的精神,關乎于整個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的可持續發展,符合新教育改革內容,能夠改善以往在田徑體育教學中的被動、單板教學現象。田徑體育快樂教學理念的產生旨在科學的革新傳統的教學理性觀、教育觀和師生觀。從終身體育角度出發,在田徑體育中應用快樂教學法將作為體育教育中最主要的教學方式存在,該方法的應用能夠使學生在參與田徑教學中,體驗到快樂學習和享受參與的學習體驗感,能夠顯著調動學生的田徑體育教學參與積極主動性。
2 高職院校田徑教學中面臨的主要問題分析
2.1 沒有一個先進的教學指導思想
在以往的高職院校田徑教學過程中,側重點往往傾向于授予學生運動技術,這就反應了傳統的田徑教學是為了服務于達標、比賽和經濟的教學方式,將育人教學指導思想變為單一的競技教學指導思想,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與和諧發展置若罔聞。長期以往,在沒有先進的教學指導思想導向下,高校田徑教學理念勢必不能做到及時革新、與時俱進,使得教學理念滯后,教學方法呆板守舊,教學內容生硬乏味,與田徑快樂教學背道而馳。
2.2 部分學生出現畏難心理
相對于球類等其他體育項目而言,田徑教學在趣味性和游戲性反面反應出了較為薄弱的特點,不能夠對絕大多數學生的體育娛樂需求進行滿足。同時,田徑項目要求技術具有較高的規范程度,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田徑項目的難度,使部分學生在練習時很容易有畏難心理產生。另外,田徑項目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學生在練習中也會產生相應的抵觸心理和恐懼情緒。那么,久而久之,學生在選擇體育運動項目時,自然而言的會選擇基于自身興趣,具有休閑性、娛樂性的體育項目,田徑教學也因此受到了冷落。
2.3 教學模式相對滯后
在高職院校的田徑教學中,通常沿用守舊的師徒式教學模式,即教師演示,學生模仿,這種教學模式過于機械化,阻礙了學生自身素質能力的挖掘與發揮。再加之任課教師往往過度的對教學進度進行追求,將“量”作為教學效果的評判依據,同時,對學生學習成績的判定也是通過測試數據完成的,這樣就很容易使學生出現對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模式的抵觸心理,對構建高職田徑快樂教學情境產生了直接的負面影響。長期以往,田徑運動教學無法全面的發乎其潛在的娛樂功能和休閑功能,學生也就無法獲得一個快樂的田徑教學參與感。
3 高職院校田徑教學中快樂法的運用策略分析
3.1 積極端正學生參與田徑教學活動的心態
良好的學習心態能夠為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它也是作為調動學生學習情趣的基礎條件存在的。而積極端正學生參與田徑教學活動的心態要注意以下事項:其一,任課教師把握高職院校學生的心理需求和特點,采用針對性的教學措施和手段,使學生的田徑學習興趣得到顯著激發;其二,任課教師要有意識的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田徑運動,端正其學習動機,從而使其學習的積極性與自主性得到有效調動。
3.2 對教學內容與教材進行深度的改革,優化整個教學
高職院校田徑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需要依托于一個具有較高實效性與科學性的教學內容。對教學內容進行優化的過程也是順應新課改教學要求的過程,例如,可以通過實施改革教材體系,來推動高職院校田徑教學的可持續發展。為此,在選擇田徑教學內容方面,任課教師要基于學生的發展需求,重視對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激發,通過不斷的改進與整合傳統的教材體系,從而使購置院校田徑教學體系更具適應性、實效性和科學性。
3.3 全面貫徹生本原則
快樂田徑教學法旨在寓教于樂,能夠使學生對田徑學習興趣得到顯著的培養,終極目標是深化學生對田徑技能與知識的掌握與理解。為此,快樂田徑教學法要圍繞著“學”展開,在學中體會到快樂,不能夠盲目的為了快樂而教學,要全面貫徹生本原則,以促進學生的未來全面發展作為主要指導思想。為此,任課教師要有機的創設和諧的田徑教學情境,使學生的田徑學習情趣得到有效激發,并幫助其形成一個持久的、自主的田徑運動習慣,幫助其獲得一個良好的田徑運動體驗,并使其身心綜合素質得到有序的提升。
3.4 輔助以音樂調節教學法
音樂能夠使學生的一系列緊張學習情緒得到調節,幫助其放松肌肉,起到緩解疲勞的作用,同時,音樂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加強動作的節奏感。在高職院校的田徑教學熱身活動過程中,任課教師通過輔助以音樂調節教學法,使學生的參與熱情得到有效提升,而在對其興奮的提升過程中,學生自然而然的會形成一種對接下來田徑學習的向往情緒。
而在田徑教學的整理放松活動過程中,因田徑運動本身的屬性導致,學生在這種高負荷、高強度的運動下很容易產生疲勞感,同樣的,任課教師可以雇主以音樂調節教學法,在優美、柔和的音樂下,使學生的身心得到科學、有效的放松。該教學方式,在單調乏味的田徑教學中引入了音樂元素,能夠使學生在運動前與運動后體驗音樂給自身帶來的慰藉、和諧與快樂。
3.5 科學的利用公平競賽法
體育比賽往往更能夠吸引學生,這對于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與熱情有著有效的激發和調動的作用。為此,在高職院校的田徑教學中,任課教師要有意識的對競賽氛圍的渲染進行強化,通過對競賽情境的有機設置,來為學生提供一個公平競賽參與機會。只有這樣,才能夠使學生感受到競賽帶來的田徑學習的成功感與喜悅感。
4 結論
綜上所述,在高職院校田徑教學中,在強調學生的體能、意志品質提升的基礎上,還要注重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放松訓練,例如,通過音樂調節教學法的輔助,為學生進行心理疏導,緩解學生的緊張情緒。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在田徑教學中形成一個端正而又成熟的心理條件,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田徑教學參與主動性,并實現培養學生綜合素養能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唐學軍.淺談高職院校田徑教學中快樂法的運用[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0,27(12):44,46.
[2]梁明鏡.談高職院校田徑教學改革幾點新思路[J].體育時空,2013,(10):149. [3]黃松峰.普通高校田徑教學的現狀分析及改革對策[J].體育學刊,2005,12(6):96-98.
[4]張曉陸.普通高校體育課必須重視田徑教學[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3,19(4):85-87.
[5]邵林海.普通高校田徑教學發展的新趨勢——以人為本的教學策略探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7,41(11):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