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娟 劉琳
摘 要:通過文獻研究法研究了女性人力資本投資的相關理論,利用統計數據對我國女性人力資本存量以及女性人力資本投資的現狀進行了具體分析,指出其存在問題和限制其發展的因素,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女性;人力資本;投資
中圖分類號:F2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32-0101-02
我國女性約占總人口的一半,是經濟建設的重要力量。由于傳統文化的影響,我國總體對女性的各方面投資不足,導致當今女性總體文化素質、勞動生產能力等綜合能力相比較男性來說顯得較低。本文以女性為研究對象,結合我國當前女性人力資本投資的現狀,探究我國女性人力資本投資的各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一、女性人力資本投資相關理論
人力資本是通過對人投資而形成的存在于人體中并能帶來未來收益的以知識、技能及健康因素體現的價值。人力資本存量主要是人力資本投資所形成的結果,凝結于人身上的知識、技能、健康等。女性人力資本就是將人力資本的投資對象為女性,研究女性人力資本的投資存在的各方面問題。
人力資本投資就是通過對人的投資,提高人的各方面素質,如健康、智力、技能、體能等,以增加人的生產效率與收入能力。
二、我國女性人力資本存量分析
(一)中國總體女性人力資本存量現狀
1985—2010年間,我國總體實際人力資本存量持續穩定增長,其中全國女性的實際人力資本存量一直低于男性,在1996 年之后,男女實際人力資本存量差距愈來愈拉大。
圖1 全國分性別實際人力資本(1985—2010年)
資料來源:根據《2013年中國人力資本報告》資料整理所得
(二)城鄉女性人力資本存量現狀
2000—2010 年間,農村男性和女性的人力資本近年的增長速度相對變慢,而城市男性和女性的人力資本的增長在加快,差距在不斷擴大,而且女性實際人力資本都低于男性。此外,農村女性實際人力資本低于城鎮女性。
圖2 全國分城鄉分性別實際人力資本(2000—2010年)
資料來源:根據《2013年中國人力資本報告》資料整理所得
1999年之前,農村男性和女性的實際勞動力存量都分別高于城鎮的男性和女性。之后,城鎮的實際勞動力人力資本高速增長,農村卻一直保持較低的增長速度。從中國整體、東西部地區、城鄉三個角度分析來看,我國男性和女性的人力資本存量差異較大?,F階段,由于西部地區農村對女性人力資本投資較少,女性人力資本存量和勞動人力資本存量普遍較低。
三、我國女性人力資本投資現狀
(一)女性教育投資狀況
2010年,在未上過學、小學教育類別中女性比男性多,在初中和高中教育類別中女性人數比男性人數少,尤其在初中階段性別差異較大,反映出女性的受教育年限仍然低于男性,如圖3所示。
圖3 中國2010年各種受教育程度分性別人口統計
資料來源:根據《中國2010年人口普查分縣資料》計算所得
(二)女性就業投資狀況
目前,中國經濟活動人口在8億左右,勞動參與率約為78%,其中男性為82.5%,女性為71.5%,女性就業比例卻較男性顯著偏低。
2011年全國各行業就業人數中,女性只占了36.27%,第三產業的女性就業人數最多。
(三)女性健康投資狀況
據“六普”資料顯示,2010年我國男性人均期望壽命72.4歲,女性77.4歲。女性壽命長于男性,但女性的患病率和就診率都比男性高,女性的健康狀況相對于男性而言,其水平較低,如表1所示。
表1 1993、1998、2003年國家衛生服務調查地區
居民患病和就診情況的性別差異
資料來源:根據各年份《中國衛生統計年鑒》資料整理計算所得
威脅婦女健康的還有很多的常見病、多發病。2010年全國婦女常見病總患病率為28.8%。
(四)女性遷移流動投資狀況
統計資料顯示,2011年,我國流動人口總量已接近2.3億,占全國總人口的17%;省內流動人口中女性流動人口占48.8%,跨省流動人口中的女性流動人口占43.7%,不管省內還是省外,女性流動率都比男性低。
四、影響女性人力資本投資的制約因素
(一)教育投資制約因素
1.經濟欠發達。經濟是教育投資發展的基礎,經濟不發達,教育投資短缺,受影響最大的是女性。由于家庭投資的偏好、政府政策實施過程中的歧視現象等因素,導致女生失學率大于男生。
2.教育投資不足。中國當代的公共教育經費占GDP的比例,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至今,一直在3%左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12年實現4%的目標,仍然低于2009年世界平均水平(4.56%)。
(二)在職培訓投資制約因素
我國大多數企業沒有建立起完善的培訓體系,模式單調僵硬,培訓方式比較簡單,還缺乏針對性;多數企業培訓制度流于形式,培訓效果差,培訓所獲得的知識技能轉化率低。另一方面,根據企業以往經驗,對女性員工進行在職培訓的收益比男性低。因而,在實施相同培訓的情況下,由企業負擔成本的培訓通常更傾向于男性。
(三)醫療保健投資制約因素
首先,在我國衛生總費用當中,政府的投入偏低,2/3以上的中國人醫療費用要靠自己支付。其次,我國衛生事業發展呈現出高水平、低覆蓋的態勢,高新醫療技術、優秀人才基本上都集中在大城市和大醫院,衛生資源分配嚴重不均衡,農村的新型合作醫療制度與城市的職工醫療保障制度水平差距明顯。再次,很多調查表明,女性很少重視自身健康,健康意識不足,如在體檢比例不高、婦科病治療意識淡薄、安全意識不足。endprint
(四)遷移流動制約因素
目前,盡管外來進城務工人員已不受戶籍制度的限制,但是由于戶籍所產生的相應影響,如暫住證的辦理、醫療保障限制、子女入學問題,都是與戶籍有關的對外來務工人員的限制。
另一方面,缺乏知識、技能的女性流動人口缺乏競爭力,不能夠承擔復雜的技能工作和腦力勞動工作,只能從事較低層次的工作,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女性流動人口的就業范圍,阻礙了女性勞動人口的遷移流動。
五、提高女性人力資本投資的對策分析
(一)提高女性教育資本投資的對策
首先,保障女性接受教育的權利。教育法規、政策制定增加性別視角,落實性別平等原則;加大財政資助,減少女孩失學率。其次,提高女性終身教育水平。逐步構建適合女性發展的終身教育體系。再次,大力培養女性科技人才。建立靈活的女性科技人才培養體系,培養女性相關專業技術人才和技能人才。最后,提高學生和教育者的社會性別意識。通過教育內容和方式引導學生樹立男女平等的性別觀念,在師資培育課程中增加性別平等內容。
(二)提高女性在職培訓投資的對策
首先,培育和提升企業的權利意識和平等觀念,提高女性主動參與培訓的意愿。其次,企業可以實行彈性工作時間,允許女性的工作時間適度的變動,靈活安排個人自主的時間,促使女性進行自我投資。再次,家務勞動社會化、科技化。發展家庭保姆、現代化廚房設備有利條件,實現家務勞動社會化與科技化,縮短女性家務勞動時間、減輕勞動強度。最后,建立和完善職業培訓體系,加強女性勞動力職業培訓,為失業、技能低的女性人員提供及時的職業培訓。
(三)提高女性健康投資的對策
首先,政府應加強對女性的教育投資,以提高她們的健康認知水平。其次,合理有效的配置衛生資源,增加對偏遠貧困地區婦幼衛生事業的經費投入,加快婦幼衛生人才的培養。再次,努力普及女性生殖健康知識,為各年齡段女性提供的生殖保健服務。最后,普及婦女常見病的保健知識,婦幼機構應定期篩查婦女常見病,并擴大乳腺癌等女性重大疾病的檢查范圍。
(四)提高女性遷移流動投資的對策
首先,完善相關法規政策,嚴格要求企業執行勞動合同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加大流動婦女的法律保障力度。其次,針對女性勞動力提供職業培訓、就業指導、勞務輸出等就要信息,建立健全就業信息網絡。再次,大力推進第三產業發展,進一步提高我國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吸納流動婦女就業的能力,擴大婦女就業渠道。最后,各地政府應因地制宜,發展鄉鎮企業,引導和扶持農村婦女就近就業,鼓勵女性勞動力就近遷移。
參考文獻:
[1] 李俠.性別視角下的女性人力資本投資[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2010,(6):30-32.
[2] 呂惠蘭.我國女性人力資本問題探析——基于教育視角[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5):50-51.
[3] 李寶慧.女性人力資本:經濟發展的有利保障[J].統計研究,2011,(6):64-69.
[責任編輯 柯 黎]endprint
(四)遷移流動制約因素
目前,盡管外來進城務工人員已不受戶籍制度的限制,但是由于戶籍所產生的相應影響,如暫住證的辦理、醫療保障限制、子女入學問題,都是與戶籍有關的對外來務工人員的限制。
另一方面,缺乏知識、技能的女性流動人口缺乏競爭力,不能夠承擔復雜的技能工作和腦力勞動工作,只能從事較低層次的工作,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女性流動人口的就業范圍,阻礙了女性勞動人口的遷移流動。
五、提高女性人力資本投資的對策分析
(一)提高女性教育資本投資的對策
首先,保障女性接受教育的權利。教育法規、政策制定增加性別視角,落實性別平等原則;加大財政資助,減少女孩失學率。其次,提高女性終身教育水平。逐步構建適合女性發展的終身教育體系。再次,大力培養女性科技人才。建立靈活的女性科技人才培養體系,培養女性相關專業技術人才和技能人才。最后,提高學生和教育者的社會性別意識。通過教育內容和方式引導學生樹立男女平等的性別觀念,在師資培育課程中增加性別平等內容。
(二)提高女性在職培訓投資的對策
首先,培育和提升企業的權利意識和平等觀念,提高女性主動參與培訓的意愿。其次,企業可以實行彈性工作時間,允許女性的工作時間適度的變動,靈活安排個人自主的時間,促使女性進行自我投資。再次,家務勞動社會化、科技化。發展家庭保姆、現代化廚房設備有利條件,實現家務勞動社會化與科技化,縮短女性家務勞動時間、減輕勞動強度。最后,建立和完善職業培訓體系,加強女性勞動力職業培訓,為失業、技能低的女性人員提供及時的職業培訓。
(三)提高女性健康投資的對策
首先,政府應加強對女性的教育投資,以提高她們的健康認知水平。其次,合理有效的配置衛生資源,增加對偏遠貧困地區婦幼衛生事業的經費投入,加快婦幼衛生人才的培養。再次,努力普及女性生殖健康知識,為各年齡段女性提供的生殖保健服務。最后,普及婦女常見病的保健知識,婦幼機構應定期篩查婦女常見病,并擴大乳腺癌等女性重大疾病的檢查范圍。
(四)提高女性遷移流動投資的對策
首先,完善相關法規政策,嚴格要求企業執行勞動合同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加大流動婦女的法律保障力度。其次,針對女性勞動力提供職業培訓、就業指導、勞務輸出等就要信息,建立健全就業信息網絡。再次,大力推進第三產業發展,進一步提高我國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吸納流動婦女就業的能力,擴大婦女就業渠道。最后,各地政府應因地制宜,發展鄉鎮企業,引導和扶持農村婦女就近就業,鼓勵女性勞動力就近遷移。
參考文獻:
[1] 李俠.性別視角下的女性人力資本投資[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2010,(6):30-32.
[2] 呂惠蘭.我國女性人力資本問題探析——基于教育視角[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5):50-51.
[3] 李寶慧.女性人力資本:經濟發展的有利保障[J].統計研究,2011,(6):64-69.
[責任編輯 柯 黎]endprint
(四)遷移流動制約因素
目前,盡管外來進城務工人員已不受戶籍制度的限制,但是由于戶籍所產生的相應影響,如暫住證的辦理、醫療保障限制、子女入學問題,都是與戶籍有關的對外來務工人員的限制。
另一方面,缺乏知識、技能的女性流動人口缺乏競爭力,不能夠承擔復雜的技能工作和腦力勞動工作,只能從事較低層次的工作,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女性流動人口的就業范圍,阻礙了女性勞動人口的遷移流動。
五、提高女性人力資本投資的對策分析
(一)提高女性教育資本投資的對策
首先,保障女性接受教育的權利。教育法規、政策制定增加性別視角,落實性別平等原則;加大財政資助,減少女孩失學率。其次,提高女性終身教育水平。逐步構建適合女性發展的終身教育體系。再次,大力培養女性科技人才。建立靈活的女性科技人才培養體系,培養女性相關專業技術人才和技能人才。最后,提高學生和教育者的社會性別意識。通過教育內容和方式引導學生樹立男女平等的性別觀念,在師資培育課程中增加性別平等內容。
(二)提高女性在職培訓投資的對策
首先,培育和提升企業的權利意識和平等觀念,提高女性主動參與培訓的意愿。其次,企業可以實行彈性工作時間,允許女性的工作時間適度的變動,靈活安排個人自主的時間,促使女性進行自我投資。再次,家務勞動社會化、科技化。發展家庭保姆、現代化廚房設備有利條件,實現家務勞動社會化與科技化,縮短女性家務勞動時間、減輕勞動強度。最后,建立和完善職業培訓體系,加強女性勞動力職業培訓,為失業、技能低的女性人員提供及時的職業培訓。
(三)提高女性健康投資的對策
首先,政府應加強對女性的教育投資,以提高她們的健康認知水平。其次,合理有效的配置衛生資源,增加對偏遠貧困地區婦幼衛生事業的經費投入,加快婦幼衛生人才的培養。再次,努力普及女性生殖健康知識,為各年齡段女性提供的生殖保健服務。最后,普及婦女常見病的保健知識,婦幼機構應定期篩查婦女常見病,并擴大乳腺癌等女性重大疾病的檢查范圍。
(四)提高女性遷移流動投資的對策
首先,完善相關法規政策,嚴格要求企業執行勞動合同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加大流動婦女的法律保障力度。其次,針對女性勞動力提供職業培訓、就業指導、勞務輸出等就要信息,建立健全就業信息網絡。再次,大力推進第三產業發展,進一步提高我國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吸納流動婦女就業的能力,擴大婦女就業渠道。最后,各地政府應因地制宜,發展鄉鎮企業,引導和扶持農村婦女就近就業,鼓勵女性勞動力就近遷移。
參考文獻:
[1] 李俠.性別視角下的女性人力資本投資[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2010,(6):30-32.
[2] 呂惠蘭.我國女性人力資本問題探析——基于教育視角[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5):50-51.
[3] 李寶慧.女性人力資本:經濟發展的有利保障[J].統計研究,2011,(6):64-69.
[責任編輯 柯 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