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姝
摘要:在不同的時代、經濟條件下,不同的民族會有不同的藝術設計和追求。藝術陶瓷是精神與物質的結合,審美與實用的統一,所以要重視它的設計和理念。陶藝作為最早出現的藝術形態是所有藝術種類中最簡潔和純粹的,同時也是多功用和極具抽象性的。而且在燒制的過程中,釉和火的結合能帶來意外驚喜,選擇這個課題也充滿期待。
關鍵詞:現代陶藝;設計;傳統文化
陶藝作為最早出現的藝術形態是所有藝術種類中最簡潔和純粹的,同時也是多功用和極具抽象性的。而且在燒制的過程中,釉和火的結合能帶來意外驚喜,選擇這個課題也充滿期待。
陶藝在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有不同的形態和理念,呈多元化發展,特別是現代陶藝,有的國家和地方更是走在世界的前沿。所以我們在自我發展的同時也應該向外學習和借鑒優秀的東西。學習中國美術史,了解中國陶藝發展的概況。從早期的陶器發展到瓷,再到明清時期的輝煌,人們在陶器最初的使用功能發展到裝飾、鑒賞、審美等功能,都離不開設計者、制作者和欣賞者的思想和理念的注入。通過學習外國美術史,了解外國現代陶藝發展和現狀,其中不乏影響本國和世界的陶藝大師和其理念,體現了個人理念在陶藝作品中的重要性。
在不同的時代、經濟條件下,不同的民族會有不同的藝術設計和追求。藝術陶瓷是精神與物質的結合,審美與實用的統一,所以要重視它的設計和理念。
現代藝術陶瓷遠離傳統的形式和審美習慣,有了新的表現手法和形式,更加關注的是人的思想。而現在的機械產品缺少了對人的感情和內心的關懷,所以更加體現了現代陶藝的內在思想。
受人們的需求和藝術品交易市場的影響,現代人更加關注和追求藝術品內在的東西,所以現代陶藝的創作應該更加注重。
談到中國瓷器,我們就會生出些許自豪感,在某種程度上陶藝成為了中國的代名詞,擁有悠久的歷史、精湛的技藝。中國現代陶藝的發展得益于悠久的陶藝文化史,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千年以來積累的制陶經驗,還有根深蒂固的民族文化滋養。這也為人們接受現代陶藝提供了物質和精神上的基礎。
我的創作主要想表達青春和自由,青春是一個代表活力與激情的詞,也是我要去享受和追求的。用項鏈來表達這么一個概念,我需要做的是在造型上做一個傳統上的改變,而且顏色主要用紅色、藍色、金色來表現。自由,面臨畢業面臨我要獨自去面對社會,畢業的季節,我的內心有期待有彷徨。我想要走的路與家人的期待背道而馳,所以我期望自由。做一個抽象人臉代替自己內心的掙扎與向往。我用自己的設計意識,通過材質、工藝手段的應用和嘗試,來表達自己的理念。
這是一個提倡節約與低碳生活的時代,材質的選擇上我也有向這個方向靠攏。項鏈的材質通常都是貴重金屬和寶石之類,我用陶瓷來做既能做到節約環保又是一個創新意識。而且貴重的項鏈對于大多數的人來講都是奢侈品,而我用陶瓷做的項鏈能滿足人們的一個美的需求同時又在一個能承受的經濟范圍內。所以,陶藝家需要審視自己的社會位置,調整自身與大眾的關系,更多地面向社會;另一方面,陶藝在創作上應該對外開放,將自身和大眾的界限變小。
由于這個方向的思路與我的設計題材有些不合,所以在老師的建議和幫助下我選擇了藝術陶瓷的設計創作。選擇了藝術陶瓷我就得考慮怎么做,我要表現什么。我想做的是代表青春的很現代的裝飾品,而其中要帶有我對未來的憧憬和對自由向往,所以我就要做到兩者的結合。
在我的手稿創作過程中,第一次的時候,我設計的項鏈多數的型是借鑒別人的,老師看一眼就說出了其中的缺點:缺少原創性,借鑒的東西太多。而現代陶藝要求的是創新,盡情的去表達自己的內心,觀念和藝術形式有強烈的變化。
我想讓項鏈飾品看起來青春時尚,同時還要簡潔,表達我追求的青春和自由。設計最終有一個是像玉佩的圓形吊墜,中間做一個小圓的鏤空,在其表面做三個不同的火焰,火焰用紅色的釉來繪制,讓它展現青春的一個激情狀態。另一個長方形瓷條由長到短從中間向兩邊漸變的項鏈,瓷條用金色和藍色繪制,帶給人神秘和期待。顏色主要用紅色和藍色,紅色代表朝氣,藍色代表青春。紋飾方面以大塊顏色和波浪紋來整體附著在小小的項鏈上,讓它看起來豐富和靈動。而與之相搭的是我想做的一個抽象的人面相,不做具體的五官,而是一個抽象化了的形象,讓它來表達我自由的追求。
我運用在以前學習的設計課程中所學到的對比,集散,分割構成等技法,讓作品的構成元素擁有大小、顏色上的對比,而多與少的相差又會讓作品擁有節奏感,給人帶來視覺沖擊力感受我所要表達的簡約、青春、自由的理念。而抽象化的人面我給它添加各種紋樣色彩,讓它看起更具神秘性,與項鏈一起搭配就更出色了。
有了設計稿接下來最主要的就是制作用的材料和方法了,陶泥我用景德鎮的高白泥和一般的陶泥。高白泥用于制作項鏈,那樣做出來的東西更具細膩感,顏色也更鮮艷,一般的陶泥用來燒制抽象人面,加以色彩就會有原始彩陶的感覺,泥的運用也是做到一個對比效果。在兩遍的燒制過程中我更希望能有那種偶然出現的窯變,讓色彩更豐富更有層次。
現代陶藝是一種新的藝術形式和文化現象,它打破過去的“實用審美”,表現的形式和手法也多樣化。我在整個創作過程中,感受到的是自由的釋放,可以自由發揮創作表達我的思想,讓我樂在其中。通過不斷的學習和親身體驗,理解其獨有的本質特征和時代審美理念,更深層次的認識這個具有時代性的藝術形式。
【作者單位: 沈陽師范大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