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麗
摘 要:閱讀能夠給人知識,讓人警醒,令人愉悅;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閱讀讓我們銘記過去,閱讀讓我們把握現在,閱讀讓我們預測未來。培養學生的良好閱讀習慣,讓他們能夠喜歡上閱讀,熱愛閱讀是我們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因為小學生的年齡小,性格活潑,沒有較好的自我約束力,平時生活經驗優先,對閱讀難以產生興趣。我們應該怎么樣去引導學生閱讀呢?現就筆者的一些經驗來進行討論。
關鍵詞:小學閱讀 教學方法 引導 討論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12(a)-0119-02
1 怎么培養學生閱讀興趣
1.1 做好引路人,讓學生喜歡閱讀
作為語文教師我們應該要做學生的引路人,將書本的樂趣傳遞給學生,讓他們能夠喜歡閱讀,熱愛閱讀,給他們提供一個快樂的童年。懵懵懂懂就長大了,如果日子太過平凡,那么必然童年是灰色的,我們應該要用閱讀來給他們的童年點綴上一些顏色,讓他們能夠去回味。
日常教學中,如果要讓學生喜歡閱讀,教師自身一定要喜歡閱讀。學生會以教師為榜樣,看見教師手中捧著書,一定會產生好奇,教師在休息時、課間、在辦公室時常手捧一本書,學生會產生向往,希望能夠和老師一樣,教師的熱情可以感染學生,讓學生接近閱讀。因此教師是學生閱讀路上的引路人。
1.2 做好閱讀宣傳,讓學生走近閱讀
為了讓學生們愛上閱讀,我會在班級里面為閱讀宣傳。(1)大聲給學生讀。比如說每天中午課前的20 min可以定為閱讀的時間,每天讀、每天讀,學生對于這樣的閱讀充滿了期待,每天午間的20 min,成為他一天當中,最憧憬最快樂的時光,然后他記住了這個故事,記住了你這位老師,也就深深的愛上了閱讀。(2)講述自己對書的理解。我們也可以在自己閱讀的基礎之上,把自己的閱讀感悟講給學生聽,聽后,他會對這本書有更深的感情,也會不自覺的捧起這本書。(3)通過多媒體的方式,來展示來推薦閱讀,為了讓學生們愛上讀書,我自己課余時間也要閱讀,提升自己的素質;早讀或自習時,我經常與學生一起讀書,一起誦讀古詩,每天抄寫一首學生們沒有學過的古詩和名言警句。早讀課上學生讀我也讀,我讀給學生們聽,學生們讀給我聽,這對學生是一種無聲的教育。學生在濃濃的讀書氛圍中,體會到老師對閱讀的重視,從而自覺地進行閱讀活動。在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學生逐漸愛上閱讀。
1.3 樹立榜樣,讓學生走進閱讀
給學生提供榜樣,為學生建設良好的閱讀分為,讓學生能夠進入到閱讀的空間,感受閱讀的美好。可以將和讀書有關的名言進行收集,和學生一同賞析,向學生介紹一些喜愛讀書的名人軼事,在教學活動中,對學生進行觀察,有愛讀書的學生,應該要對其進行表揚,請他們談談閱讀的心得和收獲。在學生身邊尋找榜樣,帶領學生進入到閱讀中,暢游書海,激發學生的閱讀渴望,喜愛閱讀。
2 多樣化的活動來讓學生熱愛閱讀
2.1 用游戲的方式來閱讀,讓學生參與其中
游戲能夠吸引學生,將讀書變成游戲可以給學生一個非常好的閱讀動機。班級中開展升級讀書活動,制定一個讀書等級,由學生組織閱讀管理評價小組,對學生的閱讀進行管理,學生每讀完一本書就可以讓家長簽個條,然后在評價小組等級,每個月都進行一次統計,閱讀達到一定數量的學生就能夠進行升級,不同等級有不同獎勵,可以是小獎狀、學習用品、書籍等等,用班費來購買這些獎勵,激勵學生的閱讀興趣,既能夠提升學生的閱讀動機,又能夠增加學生的榮譽感。
2.2 巧用激勵,讓學生樂讀書
為了讓學生能夠喜歡閱讀,筆者每周都去圖書館進行借書,將這些書給愛度數的學生,并且對他們閱讀的情況進行了解,及時的給予評比獎勵。定期的舉行閱讀報告會和閱讀心得交流會,讓學生將自己的閱讀筆記和大家分享,評閱讀優秀積極分子,利用學生的榮譽感來激勵他們。課外閱讀獲得較好成績的學生,還可以給他們獎勵。學生在獲得獎勵后,會持續進行大量的閱讀,這樣就有助于他們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學生的進步還可以產生連帶效應,激勵更多學生進行閱讀。
3 親子閱讀,讓學生更愛閱讀
第一,要和家長進行很好的溝通,在一開學的時候,我們可以發一份《告家長書》,向家長陳述課外閱讀的意義、親子閱讀的目標,以及我們推薦的親子閱讀的一些書目,讓家長知道,我該怎么做,然后努力配合我們。
第二,親子閱讀開放日。上課外閱讀指導課的時候,邀請家長,讓家長更加了解老師是怎么指導學生讀書的,能找尋到學生閱讀的足跡和規律。
第三,組建親子閱讀沙龍。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有主題的,也可以很閑散地,邀請一些做的比較好的家庭來進行介紹。讓優勢資源達到一種共享,相互啟發。
第四,鼓勵每個家庭建設家庭書櫥。
第五,圖書的流動。每個學生把自己看過的書,和別的學生進行交換。也可以進行互相買賣,讓圖書流動起來,還可以師生互換。
第六,開展一系列的親子閱讀的活動:如快樂一刻鐘,親子共演、親子共畫,還有其他的一些形式……為了展示,還要有一個終極的評價體系,根據自我申報和班級測評,評出書香家庭,算是給親子閱讀做得比較好的家庭一種鼓勵!
4 在閱讀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
長時間以來,教師在閱讀的時候為了減少自身的工作負擔,對學生的閱讀自主性并沒有給予重視。拿著教學參考資料來進行作品的資料介紹,段落大意,主題思想,順著現成的參考資料進行誦讀,這樣學生對作品并不能夠深入的了解,只能夠生硬的去品讀課文。這樣的閱讀只會增加學生的被動情緒,學生并沒有自己去閱讀和解析作品,所以不是學生在閱讀。教師在教學時應該要注意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能夠對學生給予教學方法指導,讓學生能夠進行一些利索能力的自主學習,這樣有助于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增加閱讀興趣,點撥和啟發是教師的主要任務。
5 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閱讀習慣是在長期的閱讀過程中養成的。學生如果沒有好的閱讀習慣,那么閱讀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因此,閱讀教學中,需要對學生的閱讀習慣進行培養,第一,應該要讓學生學會靜下心來,集中注意力去閱讀,才能夠在閱讀中產生問題,進行思索,才有提升;第二,引導學生通過閱讀來和作者進行情感的交流,和作者之間形成共鳴,這樣可以通過閱讀體會到作者的本意,這也是我們閱讀所需要掌握的技巧。
培養學生的閱讀情緒,讓學生熱愛閱讀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其效果不會馬上凸顯出來,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等待。教師應該從旁引導,家長在旁全力協助。只有我們堅持不斷努力,學生的閱讀習慣才能夠養成,學會正確的閱讀方法,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通過閱讀積累知識,獲得成長,這是閱讀最大的魅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