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
摘 要:幼兒是國家未來的主人,也是民族發展的希望所在,幼兒的健康成長直接關系到國家的未來。從中外幼兒教育的對比反差、中國幼兒教育存在的問題、關于幼兒教育的思考和設想三個方面,對我國目前的幼兒教育進行了探究,提出了我國幼兒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簡單的設想。積極借鑒國外幼兒教育的成功經驗,通過借力快速實現幼兒教育的轉變,短時間內改變目前的幼兒教育現狀。
關鍵詞:幼兒教育 對比反差 存在的問題 思考 設想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12(a)-0141-02
1 中外幼兒教育的對比反差
作為一名幼兒教育工作者,筆者在適應家長、社會以及小學教育對幼兒教育的要求之余,也翻閱了大量國外關于幼兒教育的書籍和資料,了解了世界多個國家的幼兒教育狀況。丹麥的幼兒教育也分階段,但每個階段基本不與知識學習相聯系。幼兒時期,重點培養幼兒的適應能力和社群能力;對稍大的孩子,將教育中心轉移到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他們的教育注重給孩子更多的自由,允許孩子有時間、空間玩耍,鼓勵孩子接近大自然,不反對孩子爬樹,對孩子在玩耍中跌倒也習以為常。他們的幼兒教育與我們最大的不同,就是不逼迫孩子學習,只鼓勵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再看日本的幼兒教育,他們更注重培養孩子的自立能力和吃苦耐勞精神。從上幼兒園第一天起,孩子就要自己動手整理若干個大大小小的包,并將小包裝進大包里,整理得井井有條。在上學路上,也是孩子自己背著大包小包,家長從不幫忙。在幼兒園,教師也會要求學生在不同時段換穿不同的服裝,家長、教師從不動手幫忙,孩子的自理能力得到訓練和提高。同時,幼兒園還會組織多種活動培養孩子的吃苦耐勞精神,比如,冬天穿短褲上學;讓孩子在吃飯、午睡、上課的時候半裸上身;半裸上身在寒風中奔跑等。從國外的幼兒教育中,從來看不到知識的灌輸、規矩的養成,更多是培養孩子的精神和品質。
反觀我們國內的幼兒教育,教育的功利目的很明顯:無論公立還是私立幼兒園,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著對經濟效益的追求;家長對幼兒園的選擇也更加注重幼兒園能教給孩子多少知識和技能,對孩子今后的入學和發展有何影響。家長忽視了對孩子的尊重,忽視了孩子本身成長的需要,包辦了孩子生活上的一切事物,幫孩子穿衣、收拾物品、拎書包甚至給孩子喂飯,錯誤地認為只有孩子能學到一技之長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家長的選擇趨向進一步惡化了幼兒園的辦學方向。于是,各家幼兒園爭相加強硬件建設,以硬件來吸引孩子和家長的注意力,并推出各種“特長班”“興趣班”以符合家長對幼兒教育的要求。家長受“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錯誤思想的誘導,紛紛給孩子報數個特長班:舞蹈班、音樂班、繪畫班、英語班等等。家長為了孩子的特長發展,情愿“鞍前馬后”地伺候。然而,我們這種幼兒教育取得成果又是如何呢?多少個孩子因不愿去幼兒園而殺豬般的哭號,多少個孩子將“我不愿意上幼兒園”作為口頭禪,多少個孩子不愿參加各種興趣班,多少個孩子面無表情地舞蹈?我們忽視的恰恰是孩子的興趣、孩子的快樂,將家長的人生需求甚至人生缺憾強行加在孩子身上,讓孩子不堪負重,失去了童年,失去了應有的單純和快樂。
2 中國幼兒教育存在的問題
與國外的幼兒教育相比,我們的幼兒教育都表現出三個明顯特征:注重知識灌輸,弱化想象力的激發;注重技能的培養,忽視對幼兒心理需求的關注;呵護多于引導,幼兒自理能力較弱。這種幼兒教育現狀,對孩子今后的發展造成的負面影響在很長時間無法消除,嚴重影響了孩子今后人生之路的順暢發展。
2.1 想象力的缺乏限制了孩子今后創造力的發展
幼兒正處于對外部世界充滿好奇的時期,由于不受已有思維模式的影響,又沒有科學知識的束縛,他們對萬事萬物充滿了神奇的想象。在孩子眼里,月亮絕不是一個冰冷的星球,而是一個充滿魅力、會跟著人一起走、富有生命的“燈”,它會在自己不高興的時候藏起來,讓人們找不到它;在孩子眼里,“0”絕對不僅僅是數學意義上的數字,可能是一個縮小了的操場,可能是一張帶有誘人香味的蔥香餅,可能是一張張開的嘴巴,也可能是可以滾動的圓圈。在這種豐富想象力的驅使下,孩子們也會提出很多在成年人看來荒誕不經的問題,比如,人為什么不能飛?狗為什么叫“狗”不叫“貓”呢?母雞為什么不會生小雞?汽車為什么一定要加油才可以奔跑,可不可以借助風力跑起來呢?汽車為什么不能在水里開?等等。
這種好奇和想象正是孩子對外部世界探索的獨特方式,也是孩子今后創造力發展的基礎。而我們的幼兒教育卻忽視了對孩子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呵護培養,而是以學科或科學知識的方式直接告訴孩子一個中規中矩的“正確”答案。記得看過一個資料,一位美國媽媽起訴學校,只因為她的孩子在上學前,“0”在他眼里可以是他想的到的與之有關聯的任何事物,而上學后孩子只知道它是個數學數字“0”。這位媽媽認為學校教育扼殺了孩子的想象力,應該給予賠償,法院也判決學校的教育存在過錯,應給予這位媽媽賠償。如果以這個標準來評判我們的幼兒教育,我們的幼兒教育工作者是否該賠償所有孩子一個充滿好奇和幻想的童年呢?我們的幼兒教育從表面上看,比國外的幼兒教育起步更高,孩子的知識貯備更豐富,然而,正是這種知識貯備成為限制、扼殺孩子想象力、創造力的第一殺手。
2.2 過多的技能學習導致孩子產生嚴重的厭學心理
我國目前的幼兒園為了迎合家長對孩子“多才多藝”的培養需求,大都開設了各種特長班——音樂班、舞蹈班、繪畫班、書法班、鋼琴班等。由于受幼兒固有生理、心理特點的影響,他們很難長時間專注于某一件事,更不要說長時間讓其不停進行各種自己并無興趣的學習了。中央電視臺有一則很有名的廣告,家長不停發出指令——小貝該練書法了、小貝該跳舞了、小貝該繪畫了……而那只被稱作小貝的蝴蝶則被累得趴在地上一動不動。其實,我們目前幼兒教育中的興趣班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幼兒園為了迎合家長的需要,以興趣班作為自己的辦園特色來吸引家長,搶占更多生源。家長為了孩子更加全面發展,或者是出于攀比的心理,為孩子報盡可能多的興趣班。大人所做的一切從不考慮幼兒的成長需求,家長也不認真考慮孩子天賦、成長環境、興趣愛好等因素,只是根據自己的好惡選擇,或者為了彌補自己成長過程所謂的“缺憾”隨意地選擇。部分幼兒園為了迎合小學入學的要求,在大班提前開設小學一年級的課程。很多孩子在幼兒園已經開始了聽課、作業的枯燥學習,甚至還要完成相當繁重的家庭作業和課外拓展學習。讓一個幼兒強行去學習自己并不感興趣的知識、技能,無端剝奪孩子游戲、玩耍的時間和權利,對一個孩子而言是一件極為殘酷的事情,會對孩子的身心造成極大的傷害,讓孩子過早產生厭學心理。我們不止一次看到孩子因不愿上興趣班而哭鬧不止,我們也不止一次孩子因不愿學習而毀壞昂貴的學習器材。幼兒時期產生的厭學影響,會在今后的很長時期讓孩子對學習產生恐懼心理,對孩子小學甚至以后的學習發展產生不可消除的負面影響。endprint
2.3 過分的呵護影響了孩子自立能力的形成發展
由于受我國目前特定家庭結構的影響,孩子是家庭的中心,是眾心捧月的那輪“明月”,家長對孩子呵護備至。在家庭中,一切可能導致孩子受傷的行為都被禁止,家長時刻對孩子進行監護,禁止孩子攀爬、跳躍,怕摔傷;不讓孩子獨立進食,怕燙傷。家長代替包辦孩子的一切雜務,幫孩子穿衣服、整理學習用品、拎書包、打雨傘,下雨天甚至抱著、背著孩子上學。在幼兒園,跌倒、磕碰這種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現象,被家長看作是監管不周到甚至是失職的表現。小朋友間發生肢體摩擦,孩子受到一點皮肉傷,家長也對對方和園方大加指責和非難。家長對孩子的態度、對幼兒園的要求,導致幼兒教育也出現了呵護過多、缺少磨練的發展傾向。幼兒園會要求教師對入園后哭鬧不止的孩子采取抱、哄的方法,對不會獨立進食的孩子進行喂飯,教師要幫助幼兒添衣、換衣,保證孩子心情愉悅、生活舒適,以避免與家長的摩擦。這種過分的呵護,導致幼兒自理能力發展緩慢,很多孩子上完幼兒園還不能獨立穿戴衣服鞋帽,不會收拾歸攏自己的物品,不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理能力的缺乏對孩子今后人生道路的影響不可小覷。每年大學開學,都會有新生因無法適應大學生活退學的報道。在這部分學生中,很大一部分學生是因為生活能力、自理能力的欠缺而被打敗的。和國外幼兒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自理能力,注重磨練學生意志相比,我們的幼兒教育亟需進行這方面的改進。
3 關于幼兒教育的思考和設想
幼兒是國家未來的主人,也是民族發展的希望所在,幼兒的健康成長直接關系到國家的未來。因此,我們有必要對幼兒教育進行深刻的思考和科學的設想。國家應該像關注大學教育一樣來關注、重視幼兒教育,加大幼兒教育投資,制定科學的教育發展方向,結束目前幼兒教育存在的混亂局面,建立科學、完善的幼兒教育體制,將保證幼兒身心將康、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培養幼兒的良好品質作為幼兒教育的主要任務,禁止附加一切不符合幼兒發展規律的知識學習。提高幼兒教育從業人員進入的門檻,改變目前只有不能升入高一級學校的學生才上幼師、教幼兒園的不合理現狀,提升幼兒教師的綜合素質,為徹底改變幼兒教育現狀打基礎。
積極借鑒國外幼兒教育的成功經驗,通過借力快速實現幼兒教育的轉變,短時間內改變目前的幼兒教育現狀。
參考文獻
[1] 黃淵柏.對我國目前幼兒英語教學模式的幾點思考[J].學前教育研究,2005(4):55-56.
[2] 楊麗麗.當前我國農村幼兒教育的思考[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11):2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