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敏慧
摘要: 經濟的發展需要全方位慎密布局,發展地方產業既要堅持地方特色,又要統籌產業發展全局,不走重復建設,盲目建設的老路。贛州既是古老的宋城,又是紅色蘇區,金融如何兼與支持文化旅游產業發展與自身效益結合的雙贏局面,是本文探究的主題,本文將從構建贛州文化旅游產業格局入手,從贛州文化旅游產業頂層設計,探究金融支持的政策、手段與功能。
關鍵詞: 文化旅游;產業發展;金融支持
文化旅游產業是國家大力引導發展的新型產業,這一產業能夠因地置宜的調動區域經濟的優勢資源,具有產業創新與產業融合的重要特點,金融業是現代經濟的核心,推動贛州文化旅游產業發展需要通過現代金融要素的滲透來帶動和促進各種資源的優化組合,金融如何在贛州市文化旅游產業發展過程中發揮 “總指揮”作用,是贛州產業與金融資源優化的機遇與挑戰。
一、金融支持贛州文化旅游產業取向
文化旅游企業是以輕資產運行的新型企業,它體現的是豐富的地域資源和特色的地緣文化的有機結合,推動文化旅游產業與金融業的對接,是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的需要,針對贛州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特色,用好有限的金融資源發展最大的社會效益。
1、構建紅色-綠色-古色-客家-娛樂文化旅游產業大格局
合理設計文化旅游產業的布局與發展是金融跟進的前提條件,要按照“培育大品牌、開拓大市場、發展大產業”的發
[HJ25mm]
展思路,推動贛州旅游逐步由“接待事業型”轉向“產業經濟型”,形成“紅色、綠色、古色、休閑、會務、商品”等文化旅游產業大格局,把旅游資源優勢轉化成產業優勢,總體將布局六大文化旅游產業:一是以瑞金、興國為中心,打造“紅色”文化旅游產業品牌。二是以自然生態為依托,打造“綠色”文化旅游產業品牌。三是以客家、宋城為載體,打造成“古色”文化旅游產業品牌。四是整合旅游產品結構,打造休閑文化旅游產業品牌。五是以商務會議為驅動,打造會務文化旅游產業品牌。六是以土特產品為傳播,打造商品文化旅游產業品牌。
2、文化旅游資源優勢比較。根據贛州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我市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將贛州市現有文化旅游產品整合包裝,打造紅色旅游、江南宋城旅游、客家風情旅游、生態旅游和堪輿宗教文化旅游五個產業集群,形成集“紅色-古色-綠色”三色于一體的文化旅游體系。從縱向比較贛州綠色與古色文化旅游資源與周邊其他地區旅游資源相比大同小異,丹霞地貌以及生態旅游資源與粵北地區出現同質,客家文化旅游資源則與福建、廣東等地出現同質,要打出贛州品牌有一定難度。而以瑞金為代表的紅色旅游資源在全國具有很高知名度,是贛州目前唯一具有相對壟斷性和獨特性的旅游資源,這主要表現在:一是國家旅游局把近幾年的旅游發展主題定為“紅色旅游”,并制定了《2004—2010年全國紅色旅游發展綱要》,規劃于2010年前在全國培育12個“重點紅色旅游區”,100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30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都有贛州所屬的縣、市名列其中,這必將給贛州紅色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帶來機遇;二是革命史上的諸多“第一”賦予了贛州紅色文化旅游資源不可替代的歷史地位:在這里,發動了中國共產黨策動并領導的第一次大規模武裝起義——“寧都起義”;成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第一個全國性政權——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制訂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一部憲法、第一部婚姻法、第一面國旗、第一個國微;建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第一個“海關”、第一個兵工廠;更邁出了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第一步。
3、優先支持紅色文化旅游產業。贛州紅色文化旅游產業是贛州當前最具發展潛力和優勢的文化旅游產業,在諸多“第一”的光環下,可成為贛州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亮點和突破口。但是,據研究,要將瑞金、于都、興國、寧都、會昌、石城打造成一個紅色文化旅游精品,大概需要投入186億元,單純靠市政府財政資金投入是遠遠不夠的,因此,要通過多種渠道籌措資金。一是政府主導成立“紅色文化旅游發展產業基金”,充分吸收社會閑散資金;二是引導大型銀行給予信貸支持,適當給予信貸政策傾斜;三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優秀經營商對贛州市紅色旅游文化產業進行綜合開發。這樣才能推動贛州市紅色文化旅游產業朝系統化、規模化和市場化發展,并最終形成贛州市文化旅游發展的增長極,帶動贛州文化旅游產業的全面崛起和發展。
二、金融支持文化旅游發展的工具與手段
隨著贛州市旅游產業的持續發展和金融產品創新的不斷深入,金融支持文化旅游發展的工具和手段也日益專業化、多樣化和靈活化。
1、加強窗口指導,合理引導信貸資金向旅游產業傾斜
緊緊抓住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這一難得的政策機遇,加大“窗口指導”的力度,合理引導商業銀行調整信貸投向,在規避風險的同時為贛州旅游產業提供有效的支持和服務。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結合贛州“三色”旅游的發展特色,制定明確的貨幣信貸指導意見,用好用足再貸款、再貼現等貨幣政策工具,合理引導信貸資金向“紅色”、“綠色”、“古色”三色旅游產業傾斜。二是建立窗口指導工作的獎懲機制,對大力支持“三色”旅游產業的金融機構給予激勵,對拒不執行窗口指導意見的,要予以相應的懲罰。三是充分利用經濟金融運行分析會、銀企聯席會、貸款項目推介洽談會等形式,傳達支持“三色”旅游的指導意圖,督促贛州市政府部門完善旅游產業管理相關措施,提升窗口指導的質量和效果。
2、增強信貸支持,加大對旅游產業的資金投入
根據贛州市政府對贛州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整體規劃,銀行業金融機構要適時調整信貸結構,創新支持方式,在支持當地旅游經濟發展的同時,培植新的利潤增長點,實現“雙贏”格局。一是支持核心景點旅游龍頭企業,根據規劃,重點支持陡水湖陡水湖周邊旅游及配套資源,以及支持瑞金創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通過加大資金支持,加快其建設步伐,形成“重點突破,以點帶面”的局面,促進贛州“三色”旅游景點項目建設,完成年內新增3個4A景區的目標;二是支持旅游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目前主要是要加強對贛州機場走廊改造、鷹瑞高速、廈蓉高速等公路建設、贛韶鐵路等項目,從根本上改善贛州市交通狀況,對加快旅游城市建設起到積極作用。三是支持旅游酒店,嚴格掌握飯店的星級和規模標準,根據政府規劃,重點支持四星級及以上大型飯店的建設。四是支持旅游產業鏈發展,重點支持旅游商品產業集群等旅游相關行業,延伸旅游產業鏈,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爭取把贛州建成旅游食品、旅游紀念品、旅游用品的生產、研發、集散基地。
3、爭取直接融資,從資本市場募集資金支持旅游產業發展
一是積極爭取企業上市。要緊緊抓住創業板推出的契機,以資本和品牌為紐帶,整合贛州市宋城古色——陡水湖綠色——瑞金紅色等精品旅游路線,實現成長性好的優秀旅游企業及項目的強強聯合,再對其進行重點培育和扶持,創造條件上市,爭取2年內有1家旅游企業向國家證監會申報材料,并通過初審。二是發行旅游債券。為滿足贛州旅游產業發展所需的巨大資金需求,贛州市政府應積極發行區域旅游債券,有條件的核心優質旅游企業也要積極利用債券市場產品,實現融資渠道多元化、融資結構最優化和融資成本最小化。三是BOT項目融資。根據旅游項目建設前期投資大,一旦建成現金流回收較為穩定的特點,非常適合BOT項目融資,具體做法是:贛州市政府通過簽訂特許協議,把目前在建的“三色”旅游的重大項目,交給私人資本或商業資本,在建成此項目后的協議期內,投資方通過經營該項目收回投資、運營、維修費用和一些合理的服務費及租金等其他費用,并取得利潤,在協議期滿后,投資方將項目無償轉讓給政府。通過運用BOT融資,可以減少贛州市政府的財政負擔,避免政府債務風險,同時可以提高“三色”旅游項目建設效率和經營管理水平。
4、拓展融資渠道,多角度為旅游產業融通資金
一是積極拓展小額貸款公司等小型金融機構。采取市場化手段,實行有限合伙制、股份制等形式,成立小額貸款公司,將民間借貸資金集中起來用于“三色”旅游投資。二是積極爭取國家開發銀行的信貸支持。以紅色旅游為支持重點,優先考慮瑞金紅色革命根據地紀念園等建設項目,建立承貸承還機制,并按項目建設進度安排資金并監督使用,確保項目真正發揮效益。三是適時成立產業發展基金。成立旅游產業發展基金可以發揮政府資金“四兩撥千斤”的導向作用,從而帶動更多的社會資金向優勢資源匯聚。從歷史經驗看,其運作方式多種多樣,結合贛州實際,比較可行的就是以贛州市財投公司出資,形成啟動資金,然后在旅游景點的收入中或旅游者的消費中提取一定金額,用于陡水湖、瑞金風景區等旅游設施的建設,或為小企業提供貸款擔保,扶持本地旅游企業的發展。
三、金融支持文化旅游發展的服務功能
文化旅游產業,包括了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配套服務體系,金融服務體系就是其中重要體系之一。可以說,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離不開一個完善的金融服務體系。因此,要想挖掘和提升一個地區的文化旅游市場,就必須建立起完備的金融服務體系。
1、逐步推進金融電子化。金融業的電子化與現代化程度,決定了旅游者是否能夠通過現代化的金融手段,快捷方便的支付其旅游費用。縱觀西方發達國家,幾乎實現了“一卡在手,可以走遍天下”的金融電子化。雖然我們近幾年在金融電子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還沒有實現標準化、通用化,特別是信用卡存在“卡出多門”的問題,這對于持卡旅游者來講,還有許多 “不方便”之處。因此,為了給游客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務環境,銀行機構在加大網點設置密度的同時,還要加大景區ATM機和POS機的布放力度,加速推進贛州市金融電子化進程,實現金融業與文化旅游產業的同步輝煌。
2、推進金融國際化。一個國家金融業的開放程度和參與國際金融業運營的程度,也是決定一個國家和地區的旅游業發達程度的一個重要因素。贛州市文化旅游產業想要發展成為中外皆知的品牌旅游產品,就必須有一個國際化的金融服務環境。我們要加大外幣的自由匯兌,吸引更多的外國游客。這就要求我們金融業有一個完善的服務體系,如加雙幣ATM機和雙幣POS機的布放力度,或者在景區設立適量的本外幣業務金融機構網點,提升金融服務水平,逐步推進金融國際化。
3、發展旅游保險業。隨著贛州市旅游業的快速發展,旅游人數規模呈逐年增大趨勢,旅游環節中的災害、意外事故、法律風險和違約責任等風險也日益突出,但是贛州市旅游保險業仍維持在尚待開發階段,存在旅游保險品種少且缺乏特色、旅游保險事故處理緩慢等問題。為此,建議針對贛州市旅游特色,建立“旅保合作”工作交流和信息共享、核心景區旅游保險“聯合共保”、旅游糾紛調解和旅游保險快速處理等機制,設計合理的旅游保險產品,開展旅游行業聯合共保業務,通過對旅游核心景區保險實行統一管理和服務,維護旅游保險市場秩序、遏制惡性競爭、及時有效地處理景區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
參考文獻:
[1] [ZK#]《2004—2010年全國紅色旅游發展綱要》
[2] 2010年贛州市《關于加快我市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