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方兵
摘 要:計算是幫助我們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是小學生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教師要在培養學生對計算的興趣基礎之上,讓學生理清算理,掌握方法,在計算過程中,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間。讓學生在平時做作業時,多注意錯題的分析。讓良好的學習習慣貫穿于整個計算過程之中。長此以往,學生的計算能力就會得到長足的進步。
關鍵詞:計算;興趣;錯題分析;學習習慣
一、 努力培養學生對計算的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比绻銓σ患挛锔信d趣,就愿意多花一些時間去學習它,去鉆研它,不知不覺就會把這件事弄得十分透徹。我們在教學計算時,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去入手:①讓學生明白計算的重要性。在平時教學中,教師要從各個方面去介紹計算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在數學學習中的地位。在明白計算的重要性后,學生就會明白要學好數學,計算是基本功,要學扎實,從心里對計算有所好感,不再產生抵觸心理。②教師在平時教學時,可采用多種富有興趣的方式來教學,如用競賽、游戲、限時口算、聽算等多種訓練方式。讓學生不覺得計算的枯燥。③在課堂中,我們還可以給學生講一些中外數學家愛好數學的事例,或講一些能增添課堂氣氛的小故事,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愛好和興趣,學生就更能集中精神來進行計算,課堂學習效果自然就提高了。
二、讓學生理清算理,熟練掌握方法
在教學計算時,要重點讓學生弄清算理,掌握規則,再用法則去計算。在課堂中,教師應多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間,幫助學生對計算過程與算理的理解,培養學生用計算來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在教學整十數乘一位數時,我們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借助小棒圖來直觀操作,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明白算理,掌握方法。再如在教學兩位數乘兩位數時,讓學生多去自己理解,如25×12,在計算過程中強調位置,用乘數個位上的數去算即是求2個25得50,所以要和乘數5對齊寫在個位上。用乘數十位山的數去程就是求10個25得250,所以5要寫在十位上。通過多次訓練,就能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方法。
三、在平時的作業中,多注意錯題的分析
學生出錯了一次,如果下次不在這個地方出錯了,他就得到了很大的進步。想要做到這一點,關鍵在于平時多分析、多總結。教師在批改作業,發現個別錯誤時,要讓他學生去分析,怎樣去解決下次才不會出錯。如果班級在相同的地方錯的人數多,就應拿到班上去和學生們一起去分析。讓大家一起去分析錯出在什么地方,下一次怎樣來避免。讓學生自己把自己錯的題歸結在一個作業本上,經常拿出來讀一讀、看一看、做一做。長此以往,學生的計算能力就會有長足的進步。教師可以在每周安排一節改錯課,讓學生們把錯題拿出來自己改、相互改、小組改。改錯后,讓自己或同學說說錯在哪里,下次怎樣才能不再出錯。如口算25×4÷25×4,有好多同學一下就算出來等于1,結果出錯了,究其原因是因為學生審題不認真,應從左到右依次計算等于16,而不是先算兩邊的乘法,再算中間的除法??偨Y過后,相信大部分同學再經歷類似的題目時,一定不會出錯了。
四、要求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生在做計算題時大部分出錯是因為粗心大意、馬虎了事、字跡不清等不良習慣造成的。如何才能讓學生做計算題時正確率更高,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必不可少的。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注意:①做題時,認真看清題目,把題目看清楚,弄懂題目的意思。②在計算過程中,對題目的小數點、數字、運算符號要書寫工整,不能馬虎,格式要規范。③培養學生打草稿的習慣。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在計算時,不喜歡打草稿。更有些學生在計算復雜的計算題時,直接用的是口算,有的學生在書的邊緣,桌子上或其他地方列豎式、打草稿。針對這些情形,我們教師必須要求學生準備專門的草稿本,認認真真打草稿,并且還要嚴格監督學生落實情況,時間一長,學生們就會慢慢養成良好的打草稿的習慣了。④做完計算題后,一定要認真檢查,看看有沒有自己算錯的地方,如果有及時改正。比如,在學習進位加法計算的時候,經常出現忘記向前一位進“1”的情形,在學習退位減法時,也常出現忘記前一位退“1”后,這位上的數在計算時已經少了“1”的情形;在計算除法的時候,前一位的余數常常忘記移下來等情形。在檢查時,可從以下幾方面來入手:數字看錯了沒有、運算順序是否出錯、數字是否寫錯、結果是否寫錯,在每次做作業時,教師都應提醒、強調,久而久之,學生就會養成自主檢查的習慣了。
計算的教與學是教學過程中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學生計算能力的提高也是一點一滴積累的過程。教師要在引導學生對計算感興趣變為愛好的基礎上,重視計算的算理、掌握方法、不放過每一次的錯誤,再加上努力的訓練,我相信學生們好的學習習慣一定會養成。這樣,學生的計算能力的提高就更有成效了。
(作者單位:重慶市萬州區普子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