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萍
摘 要:在國家新型城鎮化戰略的背景下,對于城市新城新區建設又有了新的要求。本文從目前國內新城新區建設存在的問題出發,就規劃、土地利用、配套、投資等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新城新區建設的對策及建議,以期實現城市的科學發展,達到新城新區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關鍵詞:新城新區;城市規劃;土地利用;以人為本
隨著城市經濟與社會的發展以及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為了滿足城市生產、生活日益增長的需要,新城新區建設應運而生,從而逐步實現城市的預期發展目標。新城新區的建設是按照城市總體規劃的部署,在城市現有的建成區外的一定地段內,進行集中成片的、綜合配套的開發建設活動。如最近剛獲批為國家級新區的四川天府新區,主要集聚新型城市功能,包括科技、商務、文化行政、現代制造業基地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等。截至目前,新城新區的建設,為城市帶來了新的發展動力,為城市發展帶來了新的突破口,同時也為新型城鎮化建設提供了實踐的平臺。除此之外,各地掀起了申報國家級新區的熱潮,眾多城市都在進行新城新區建設。
一、新城新區建設存在的問題
在新城新區建設的20多年里,伴隨
著城市的快速發展、新城新區的大力建設,一系列新城問題隨之產生,具體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產業與城市缺乏合理統一的規劃,導致產業、城市布局不合理。產業、社會發展與城市總體規劃間缺乏有機聯系與協調;新區規模論證與交通、就業、用地和布局等相脫節;產業功能的差異性不顯著;產業園區、商務區和居住區功能分離。②土地利用及管理方面的問題,導致土地得不到集約利用,土地資源不能有效配置;土地用途不符合用地綜合發展趨勢;不集約利用土地現象嚴重。③新城建設與周邊區域發展脫節,新城公共服務設施配套缺乏,導致人口聚集效應低;新城區域公共服務資源供給不足,造成生活不便,運行成本高,人口聚集效應低下,同時也無法支撐新興產業和高端產業的發展,難以推動區域整體發展。④政府的財政壓力增加,缺乏后續投資建設,導致產生建設、投資風險。大部分新城規劃都確定了浩大的投資規模,寄希望于通過招商引資、土地出讓進行償還。一旦開發主體不到位,地方政府必須面臨投資風險問題。目前一些城市的債務問題、投資浪費問題和新的債務風險問題已經顯現,沒有人承擔責任,導致最終眾多新城新區成為空心城。
二、對策及建議
綜合以上問題,新城新區建設并不是毫無可取之處,而是在開發建設的過程當中應當注意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隨著城鎮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如何遵循城市和經濟發展規律,實現“經濟、環境、社會”效益三者統一,筆者認為應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規劃建設管理。
1.結合城市現狀及特點,因“市”制宜,科學合理規劃
進行科學的規劃,要在充分調研當地人文、社會、經濟、民俗等綜合因素的基礎上,從實際情況出發,與城市性質、職能相結合,突出城市建設的主題,使新城新區建設特色鮮明、定位明確,同時要廣泛征求專家的建議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意見,提高新城新區規劃透明度。
2.集約利用土地,加強土地的法制建設及管理,實現土地的可持續利用
新城新區建設要節約耕地,科學地編制土地利用規劃,加強土地動態監測與管理;要加強土地的法制建設及管理,對城市土地利用要加強立法,嚴格控制建設用地規模,控制建設標準過度超前;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優化資源配置,發展垂直城市。
3.以人為本,完善新城新區城市配套,重視基礎設施和生態建設
新城新區建設必須最大限度地滿足市民的需要,方便人的工作和生活,人氣的聚集、設施的完善,必將進一步提高新城吸引力,同時新城建設應吸取中心城區的發展經驗,構建綠色城市,注重生態建設。
4.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投資高效化,地方政府行為規范化
要建立約束機制,通過制度建設和責任追究機制,規范政府決策者的行為,切忌行政推動,特別是要防止政府的一把手主觀“拍腦袋”的決策。加強城鎮管理及人員培訓,要加強宣傳和引導,推廣正面典型,增強新城吸引力。合理招商引資,不能只重經濟效益,而要實現投資的高效化,避免不必要風險。
參考文獻:
[1]劉士林.中國的新城新區建設的正確認識和評價[J].學術界,2014(02):73—74.
[2]范 巧,郭愛君.中國新城新區建設中的體制機制改革模式研究——基于對重慶市九龍坡區西部新城體制機制改革的應用性設計[J].經濟體制改革,2012(05):39—42.
[3]梁宏志.城市新區建設開發模式研究[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10.
[4]梁宏志.城市新區建設開發模式的城市經營論[J].當代經濟,2010(07):48—49.
(作者單位:四川城市職業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