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紅
【摘要】目的:探討噻托溴銨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穩定期的臨床療效。方法:選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患者80例,按照隨機分配將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40例。觀察組采用噻托溴銨粉吸入劑治療,對照組采用復方異丙托溴銨氣霧劑治療,統計分析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及入院治療后第1個月、第3個月、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氣量(FEV1)的變化及第6個月的改善率。結果:觀察組與對照組臨床總有效率分別為9250%(37/40)、6500%(26/40),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治療后第1個月、第3個月FEV1值變化分別為(0895±0385)L、(1345±0427)L、(21067±10731)%,與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兩組FVC值第1個月、第3 個月以及第6個月改善率比較均有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噻托溴銨粉吸入劑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患者,可以明顯改善患者肺活量及呼氣容積,從而提高了患者生活質量,是臨床上值得應用的治療方式。
【關鍵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噻托溴銨;穩定性;肺活量
【中圖分類號】R563【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7-8517(2014)12-0062-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常見的一種呼吸系統疾病,臨床表現為咳嗽、咳痰、喘息等,呈反復發作和逐漸加重趨勢,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1]。近幾年來國內外都很重視對COPD穩定期病因病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有效進展。噻托溴銨是一種新型長效抗膽堿能藥物,治療COPD疾病主要通過與乙酰膽堿競爭結合氣道平滑肌上M1、M3受體以達到擴張氣道,減少黏液分泌[2]。本研究采用了噻托溴銨治療COPD穩定期患者,取得了滿意的療效,現將研究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我院自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年修訂版)》中關于穩定期COPD診斷及分級標準[3]。按照隨機分配原則,將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40例。觀察組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齡53~76歲,平均年齡(658±743)歲;病程4~30年,平均病程(160±26)年,COPD嚴重程度中度30例,重度10例;對照組中男性21例,女性19歲;年齡54~76歲,平均年齡(660±749)歲;病程4~29年,平均病程(162±27)歲,COPD嚴重程度中度患者29例,重度11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持續時間、COPD嚴重程度分級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兩組患者入院后進行常規抗炎藥物治療。對照組在此基礎上采用復方異丙托溴銨氣霧劑,一次噴2噴,3次/d;觀察組采用噻托溴銨粉吸入劑,每次150μg,1次/d。兩組患者均在常規平靜狀態下吸入,治療期間患者均單獨用藥,不與其他藥物共同合用。治療時間為6個月。
13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患者治療第1個月、第3個月、第6個月肺功能指標FEV1、FVC及臨床療效。
14療效判定標準顯效:患者臨床癥狀體征改善率>90%;有效:患者臨床癥狀體征改善率>60%;無效:患者臨床癥狀體征改善率<30。總有效率=顯效+有效觀察例數×100%
15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處理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均數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慢性肺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病率及死亡率據當前死亡疾病的第4位[4]。近幾年來,由于生活環境日益惡化、空氣污染逐漸加重,COPD發病率呈更加明顯的上升趨勢,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已經成為全球性公共衛生問題。COPD發病機制主要為氣道、肺實質及肺血管的慢性炎癥,導致氣流受限制存在不完全可逆,同時呈進行性發展,在穩定期持續存在[5]。因此,對于COPD的治療主要以緩解癥狀、減少發作次數及改善生活質量作為主要目的。
COPD穩定期治療以吸入性藥物為首選,吸入性藥物的特點是局部藥物濃度高,不良反應發生率低。噻托溴銨粉吸入劑是復方異丙托溴銨的衍生物,是一種新型長效吸入性抗膽堿能支氣管擴張劑,其藥理作用可以持續24h左右,選擇性拮抗M1和M3受體,使患者支氣 管擴張顯著,腺體分泌受到有效的抑制[6]。復方異丙托溴銨氣霧劑屬于非選擇性膽堿能受體拮抗劑,對M1、M3受體有拮抗作用達到治療作用,但是其缺點是機體內作用時間較短,患者依從性較差,難以達到最佳的臨床治療效果。本次研究結果中也表明,觀察組的臨床總有效率與對照組比較,統計學差異顯著(P<005),另外在改善患者FEV1及FVC方面與對照組比較亦有較為顯著的統計學差異性(P<005),較大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噻托溴銨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穩定期患者,可以有效預防患者疾病急性加重期發作,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標,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藥物安全性高,不良反應小,是治療COPD穩定期的有效藥物。
參考文獻
[1]杜開頤.噻托溴銨聯合沙美特羅替卡松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患者的療效觀察[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2,20(7):1118.
[2]遲玉敏,杜俊鳳,姜明明,等.沙美特羅替卡松干粉劑與噻托溴銨干粉劑聯合吸入在重度極重度COPD穩定期中的應用[J].中國呼吸與危重監護雜志,2012,11(4):322.
[3]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年修訂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7,30(1):8.
[4]吳純剛,沈冰蘭.噻托溴銨吸入劑治療穩定期C和D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療效評估[J].山西醫藥雜志,2013,42(12):1347-1349.
[5]楊林.噻托溴銨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患者48例臨床觀察[J].四川醫學,2013,34(8):1214-1216.
[6]李竹英,田春燕,劉文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中醫病因病機概述[J].中國中醫急癥,2014,23(1):92-95.
(收稿日期:20140419)
【摘要】目的:探討噻托溴銨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穩定期的臨床療效。方法:選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患者80例,按照隨機分配將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40例。觀察組采用噻托溴銨粉吸入劑治療,對照組采用復方異丙托溴銨氣霧劑治療,統計分析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及入院治療后第1個月、第3個月、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氣量(FEV1)的變化及第6個月的改善率。結果:觀察組與對照組臨床總有效率分別為9250%(37/40)、6500%(26/40),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治療后第1個月、第3個月FEV1值變化分別為(0895±0385)L、(1345±0427)L、(21067±10731)%,與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兩組FVC值第1個月、第3 個月以及第6個月改善率比較均有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噻托溴銨粉吸入劑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患者,可以明顯改善患者肺活量及呼氣容積,從而提高了患者生活質量,是臨床上值得應用的治療方式。
【關鍵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噻托溴銨;穩定性;肺活量
【中圖分類號】R563【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7-8517(2014)12-0062-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常見的一種呼吸系統疾病,臨床表現為咳嗽、咳痰、喘息等,呈反復發作和逐漸加重趨勢,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1]。近幾年來國內外都很重視對COPD穩定期病因病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有效進展。噻托溴銨是一種新型長效抗膽堿能藥物,治療COPD疾病主要通過與乙酰膽堿競爭結合氣道平滑肌上M1、M3受體以達到擴張氣道,減少黏液分泌[2]。本研究采用了噻托溴銨治療COPD穩定期患者,取得了滿意的療效,現將研究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我院自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年修訂版)》中關于穩定期COPD診斷及分級標準[3]。按照隨機分配原則,將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40例。觀察組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齡53~76歲,平均年齡(658±743)歲;病程4~30年,平均病程(160±26)年,COPD嚴重程度中度30例,重度10例;對照組中男性21例,女性19歲;年齡54~76歲,平均年齡(660±749)歲;病程4~29年,平均病程(162±27)歲,COPD嚴重程度中度患者29例,重度11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持續時間、COPD嚴重程度分級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兩組患者入院后進行常規抗炎藥物治療。對照組在此基礎上采用復方異丙托溴銨氣霧劑,一次噴2噴,3次/d;觀察組采用噻托溴銨粉吸入劑,每次150μg,1次/d。兩組患者均在常規平靜狀態下吸入,治療期間患者均單獨用藥,不與其他藥物共同合用。治療時間為6個月。
13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患者治療第1個月、第3個月、第6個月肺功能指標FEV1、FVC及臨床療效。
14療效判定標準顯效:患者臨床癥狀體征改善率>90%;有效:患者臨床癥狀體征改善率>60%;無效:患者臨床癥狀體征改善率<30。總有效率=顯效+有效觀察例數×100%
15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處理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均數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慢性肺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病率及死亡率據當前死亡疾病的第4位[4]。近幾年來,由于生活環境日益惡化、空氣污染逐漸加重,COPD發病率呈更加明顯的上升趨勢,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已經成為全球性公共衛生問題。COPD發病機制主要為氣道、肺實質及肺血管的慢性炎癥,導致氣流受限制存在不完全可逆,同時呈進行性發展,在穩定期持續存在[5]。因此,對于COPD的治療主要以緩解癥狀、減少發作次數及改善生活質量作為主要目的。
COPD穩定期治療以吸入性藥物為首選,吸入性藥物的特點是局部藥物濃度高,不良反應發生率低。噻托溴銨粉吸入劑是復方異丙托溴銨的衍生物,是一種新型長效吸入性抗膽堿能支氣管擴張劑,其藥理作用可以持續24h左右,選擇性拮抗M1和M3受體,使患者支氣 管擴張顯著,腺體分泌受到有效的抑制[6]。復方異丙托溴銨氣霧劑屬于非選擇性膽堿能受體拮抗劑,對M1、M3受體有拮抗作用達到治療作用,但是其缺點是機體內作用時間較短,患者依從性較差,難以達到最佳的臨床治療效果。本次研究結果中也表明,觀察組的臨床總有效率與對照組比較,統計學差異顯著(P<005),另外在改善患者FEV1及FVC方面與對照組比較亦有較為顯著的統計學差異性(P<005),較大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噻托溴銨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穩定期患者,可以有效預防患者疾病急性加重期發作,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標,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藥物安全性高,不良反應小,是治療COPD穩定期的有效藥物。
參考文獻
[1]杜開頤.噻托溴銨聯合沙美特羅替卡松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患者的療效觀察[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2,20(7):1118.
[2]遲玉敏,杜俊鳳,姜明明,等.沙美特羅替卡松干粉劑與噻托溴銨干粉劑聯合吸入在重度極重度COPD穩定期中的應用[J].中國呼吸與危重監護雜志,2012,11(4):322.
[3]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年修訂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7,30(1):8.
[4]吳純剛,沈冰蘭.噻托溴銨吸入劑治療穩定期C和D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療效評估[J].山西醫藥雜志,2013,42(12):1347-1349.
[5]楊林.噻托溴銨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患者48例臨床觀察[J].四川醫學,2013,34(8):1214-1216.
[6]李竹英,田春燕,劉文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中醫病因病機概述[J].中國中醫急癥,2014,23(1):92-95.
(收稿日期:20140419)
【摘要】目的:探討噻托溴銨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穩定期的臨床療效。方法:選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患者80例,按照隨機分配將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40例。觀察組采用噻托溴銨粉吸入劑治療,對照組采用復方異丙托溴銨氣霧劑治療,統計分析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及入院治療后第1個月、第3個月、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氣量(FEV1)的變化及第6個月的改善率。結果:觀察組與對照組臨床總有效率分別為9250%(37/40)、6500%(26/40),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治療后第1個月、第3個月FEV1值變化分別為(0895±0385)L、(1345±0427)L、(21067±10731)%,與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兩組FVC值第1個月、第3 個月以及第6個月改善率比較均有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噻托溴銨粉吸入劑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患者,可以明顯改善患者肺活量及呼氣容積,從而提高了患者生活質量,是臨床上值得應用的治療方式。
【關鍵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噻托溴銨;穩定性;肺活量
【中圖分類號】R563【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7-8517(2014)12-0062-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常見的一種呼吸系統疾病,臨床表現為咳嗽、咳痰、喘息等,呈反復發作和逐漸加重趨勢,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1]。近幾年來國內外都很重視對COPD穩定期病因病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有效進展。噻托溴銨是一種新型長效抗膽堿能藥物,治療COPD疾病主要通過與乙酰膽堿競爭結合氣道平滑肌上M1、M3受體以達到擴張氣道,減少黏液分泌[2]。本研究采用了噻托溴銨治療COPD穩定期患者,取得了滿意的療效,現將研究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我院自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年修訂版)》中關于穩定期COPD診斷及分級標準[3]。按照隨機分配原則,將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40例。觀察組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齡53~76歲,平均年齡(658±743)歲;病程4~30年,平均病程(160±26)年,COPD嚴重程度中度30例,重度10例;對照組中男性21例,女性19歲;年齡54~76歲,平均年齡(660±749)歲;病程4~29年,平均病程(162±27)歲,COPD嚴重程度中度患者29例,重度11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持續時間、COPD嚴重程度分級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兩組患者入院后進行常規抗炎藥物治療。對照組在此基礎上采用復方異丙托溴銨氣霧劑,一次噴2噴,3次/d;觀察組采用噻托溴銨粉吸入劑,每次150μg,1次/d。兩組患者均在常規平靜狀態下吸入,治療期間患者均單獨用藥,不與其他藥物共同合用。治療時間為6個月。
13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患者治療第1個月、第3個月、第6個月肺功能指標FEV1、FVC及臨床療效。
14療效判定標準顯效:患者臨床癥狀體征改善率>90%;有效:患者臨床癥狀體征改善率>60%;無效:患者臨床癥狀體征改善率<30。總有效率=顯效+有效觀察例數×100%
15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處理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均數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慢性肺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病率及死亡率據當前死亡疾病的第4位[4]。近幾年來,由于生活環境日益惡化、空氣污染逐漸加重,COPD發病率呈更加明顯的上升趨勢,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已經成為全球性公共衛生問題。COPD發病機制主要為氣道、肺實質及肺血管的慢性炎癥,導致氣流受限制存在不完全可逆,同時呈進行性發展,在穩定期持續存在[5]。因此,對于COPD的治療主要以緩解癥狀、減少發作次數及改善生活質量作為主要目的。
COPD穩定期治療以吸入性藥物為首選,吸入性藥物的特點是局部藥物濃度高,不良反應發生率低。噻托溴銨粉吸入劑是復方異丙托溴銨的衍生物,是一種新型長效吸入性抗膽堿能支氣管擴張劑,其藥理作用可以持續24h左右,選擇性拮抗M1和M3受體,使患者支氣 管擴張顯著,腺體分泌受到有效的抑制[6]。復方異丙托溴銨氣霧劑屬于非選擇性膽堿能受體拮抗劑,對M1、M3受體有拮抗作用達到治療作用,但是其缺點是機體內作用時間較短,患者依從性較差,難以達到最佳的臨床治療效果。本次研究結果中也表明,觀察組的臨床總有效率與對照組比較,統計學差異顯著(P<005),另外在改善患者FEV1及FVC方面與對照組比較亦有較為顯著的統計學差異性(P<005),較大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噻托溴銨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穩定期患者,可以有效預防患者疾病急性加重期發作,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標,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藥物安全性高,不良反應小,是治療COPD穩定期的有效藥物。
參考文獻
[1]杜開頤.噻托溴銨聯合沙美特羅替卡松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患者的療效觀察[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2,20(7):1118.
[2]遲玉敏,杜俊鳳,姜明明,等.沙美特羅替卡松干粉劑與噻托溴銨干粉劑聯合吸入在重度極重度COPD穩定期中的應用[J].中國呼吸與危重監護雜志,2012,11(4):322.
[3]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年修訂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7,30(1):8.
[4]吳純剛,沈冰蘭.噻托溴銨吸入劑治療穩定期C和D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療效評估[J].山西醫藥雜志,2013,42(12):1347-1349.
[5]楊林.噻托溴銨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患者48例臨床觀察[J].四川醫學,2013,34(8):1214-1216.
[6]李竹英,田春燕,劉文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中醫病因病機概述[J].中國中醫急癥,2014,23(1):92-95.
(收稿日期:20140419)